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统计》2004,(11):10-11
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04年的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经验交流;表彰先进;布置2004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年报和2005年定期报表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底,天台县共有工业生产单位4242家,比1995年增加1028家,全部工业固定资产原值28.7亿元,比1995年增长1.8倍。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2亿元,比1995年增长1.5倍(未剔除价格因素,1995年进行了第三次工业普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非国有成分的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几年来.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新经济增长点,成为工业经济的主体。2004年,全国非国有成分工业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0%以上.我市也达到80%。非国有工业企业日益壮大.但是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却十分滞后,普遍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既严重影响规模工业企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也影响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加强和完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提高规模工业企业数据的准确性,是当前统计工作中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2007年,我市工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九届二次、三次会议精神,不断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四十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统筹协调三个层面联动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实现利税总额超过一千亿元,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夏昊  杨晓 《浙江统计》1998,(3):19-22
目前我国衡量工业经济成果最主要的指标是工业增加值。它最主要的缺陷是未能反映出资源的利用和生态质量的转换,从而忽略了经济活动中对生态和社会起着破坏作用的方面,这使得部分企业只看产出,而无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以及恶劣的职工工作条件,也使得对工业经济成果的评价失去了合理性。为此,本文提出了工业生态总值这一指标,对工业生产活动的负面效应予以扣除,以求更全面地考察工业经济成果。一、工业增加值的片面性1.工业增加值只是一个衡量“流量”的尺度,而不是衡量“存量”的尺度。近几十年来,流量的增长被认为就是经济…  相似文献   

6.
智华 《青海统计》2004,(3):17-18
同志们:2004年全省统计工作会议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会议就要结束了。两天来,大家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题。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统计局对这次会议作一小结,主要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临邑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超常发展、跨越前进”的工作要求,大上工业、上大工业。面对“非典”疫情的袭扰,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狠抓项目的达产达效,全力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和协调,使全县工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良好运行态势。全年完成  相似文献   

8.
王中强  潘金亦 《浙江统计》2004,(6):48-49,52
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仙居工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20%.但近年来仙居工业经济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发展速度滞缓,发展后劲日显不足.2003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仅增长9.2%,比全省平均增幅低4.3个百分点.比台州市平均增幅低6.4个百分点.进入2004年,工业生产形势更加严峻,一季度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减2.6%.为摸清情况,我们对全县工业经济状况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寿良 《浙江统计》1996,(12):11-13
本文根据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普查的资料,就建德市十年来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和当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综合分析,并对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几点建议。一、发展态势1985年至1995年,是建德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经济水平提高最快的十年。尽管期间出现过两次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经受了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和市场波动的严峻考验,但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1、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至1995年末,全市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826家,比1985年增加3408家,增长2.4倍;从业人员达到75845人,比1985年增加47096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四川工业战线认真贯彻省委工业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新产品研发的力度,自主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显著的成效。2004年,全省新产品产值首次突破 600亿元大关,达到 624.52亿元,比1998年翻了一番多;2004年工业经济技术创新投入就已经跃居中西部地区第一;《四川省企业技术创新条例》获得通过,创下全国第一;全省 12家企业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全省技改投资增幅居中西部第一。新产品产值受长虹公司影响逐年下降。1998年,长虹公司新产品产值达到创纪录的 192.8亿元,占全省的61.7%。1999-2001年,受长虹公司生产调…  相似文献   

11.
三普资料表明,瑞安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本文拟就瑞安工业的特点及今后发展对策,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小商品、大市场”是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基本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瑞安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为该市经济注入了活力。199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135.17亿元,比1979年增长58倍。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12.59亿元,比1979年增加184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83.30%;年未职工人数15.3万人,比1979年增加《.5倍,乡镇企业数已达1.7多万家。由于乡镇工业发展历史较短,我市的大部分的乡…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市工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步伐为主线,克服电力紧缺、电价上涨、运力不足、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等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开拓市场,合理组织工业生产,全市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实现工业增加值62.88亿元,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6%,为来年的工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统计》2006,(2):48-48,F000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13次全国性的普查工作。其中,人口普查进行了5次、农业普查进行了1次、工业普查(含工矿企业普查)进行了3次、第三产业普查进行了1次、基本单位普查进行了2次,经济普查进行了1次。分别是1950年的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1982年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85年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1990年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3年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的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1996年的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2000年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2001年的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相似文献   

14.
刘拥 《青海统计》2000,(10):65-65
2000年9月6日,青海省企业调查队在西宁召开了全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会议,总结1999年工作,布置2000年工作。全省三十三个抽中市、县(区)统计局的负责同志和工业统计人员、省经贸委、省农林厅、省统计局及省企调队的有关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28日-29日.山东召开全省统计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统计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了2004年全省统计工作.安排部署了2005年统计工作任务:对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讨论研究了改进地区GDP核算和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薛政 《青海统计》2004,(3):9-16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十届三次全委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3年的统计工作,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部署2004年统计任务。下面我代表青海省统计局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以来,全区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努力克服了资金短缺、电力不足和铁路运输紧张等困难,抓项目、保运行、促发展,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客观地分析当前的工业经济形势,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特别是企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使整体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仍需付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8.
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能源的需求,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随之大幅增加,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影响,这使节能降耗工作成为当前工业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既要保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又在发展中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降耗,做到两者兼顾,是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以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四十多年来一直沿用工业总产值为考核工业经济的核心指标.近年来虽提出了以国内生产总值(即增加值)为核心指标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2年并决定工业发展速度改用工业增加值指标为主进行考核评价,但此项统计改革直传和贵彻的力度不足,在具体计算方法上仍回于旧体系.一度被“淡化”的力值观念仍十分拍厚.目前统计工作与写立社舍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巨需加强理论研究和加大改革力度.本文拟议谈对工业经济核心指标的看法,希望能对促进统计改革起点作用.一、工业经对核心指标何为佳?——工业增加值反映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20.
1999-2004年是晋中撤地建市的五年,也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五年。五年来,我市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全省的统一部署,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实施“四大战略”,倾力推进“双百项目”,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工业生产总量与效益水平成倍增长,各项工业经济指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好水平,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一、工业经济规模显著扩大,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1、工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总体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以来,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