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现行制度的主要弊端当前劳动制度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在用工制度上,表面看似乎传统的固定工制度被打破了,新招工人都实行“全民合同制”。但这种合同制与原有的固定制相比,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因此还是集体工、临时工纷纷争取向全民合同工转制。前几年,有关方面对集体工、临时工开了一个到一定年限可以转为全民合同工的口子,引起了集体单位的“集体工”和“临时工”的攀比,都强烈要求转制,甚至有的未达到要求就闹事,组织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2.
计划外合同工即临时工,主要是指使用期限比较短的,一般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和在较短期间内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用工。企业招用临时工原则上在城镇招用,若向农村招用,应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  相似文献   

3.
,·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面向实践探索开拓为繁荣我省理论事业商努力理论工作要继续开拓创新更好地为我省的建设和改革服务经 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的途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多元 所有制结构浅析关于土地有偿使用的几个问题对国营工业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 工人问题的探讨靠两水一加”经济格局面临的新情况一一台州农村发展商品经济的调查“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 一一对浙.;工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浙江产业进出口结构的选择以出口为导向调整工业的产业结构杭州发展外向型经济问题的简析走国际大循环的道路 一一南朝鲜发…  相似文献   

4.
一、湖南企业人才队伍现状湖南省现有各类人才 2 2 0万人 ,其中企业人才为 70 3万人 ,约占全省人才总数的 32 %。(一 )湖南企业人才队伍的优势1 企业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1999年底 ,全省各类企业共有人才 70 3万人 ,比 1978年的 8 46万人净增约 6 2万人 ,增长731%在全部企业人才中 ,有 43 6 8万人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 ,比 1983年 (此前无统计资料 )增加了 4 5 4万人 ,增长11 6 %。在全部企业人才中 ,具有高级职称者 13873人 ,中级职称者 12 95 5人。此外 ,全省乡镇企业已评审内部有效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490 0…  相似文献   

5.
一、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尽管我省国营大中型企业在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的平均水平上大大超过小型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的骨干的作用,但是总体上企业活力明显不如小型企业和非国营企业。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宁市从去年起改革用工制度,推行劳动合同制,取得了初步成果。全市到1982年底试行合同制的已有纺织、轻工、化工、建筑、建材、交通、商业、邮电、铁路等系统的83个企业,合同制工人总数达到  相似文献   

7.
1991年,湖南省县属国营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全省国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2%,而利税却只占全省国营工业企业总利税的15%,全省亏损企业中91%是县属国营企业。近年内,企业经济效益差,成为了困扰县域经济以至全省经济发展的症结,62个财政赤字县都是县属国营工业企业亏损造成的。就一个县的范围来看,只有尽快改变这一状态,才能改善县级财政状况,搞活全县经济,并保证农业生产有新的突破。从湖南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工业方面大项目不多,如果占全省国营工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一的县属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企业管理协会、省企业家协会最近在成都召开了“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及企业厂长、经理共2000余人。会议就国营工业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进行了认真地探讨。  相似文献   

9.
自建国以来,我国推行刚性劳动用工制度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的结果是大锅饭、铁饭碗、平均主义、低效率.据有关部门计算,按较现实的国营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递增5%计算,为实现1981年计划工业总产值需用2346万人.而实际当年在职职工人数为3407万人,其中冗员1061万人,占计划需用人数的45%之多.80年代初的另一份调查材料表明,现有企业工人的生产能力,至少有30-40%没有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0.
一农民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较之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全国现有50%以上的县(市)办起了11.5万多所农民学校(班),50%以上的行政村有了农民教育场所。在学的扫盲班学员2674万人,业余小学班学员1640万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学员8000多万人。农民教育已开始形成了多渠道、多门类、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国营农垦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对弋阳县国营农垦企业进行了调查。 (一) 弋阳县有旭光、花亭、三县岭、旗山、磨盘山,五个国营农垦企业,它们大都是在1957年开始建立起来,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这种从事农业的国营企业单位,不同于国营工业企业,也有不同于农村经济,形成了相对特殊的文化、经济形式,它一直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花亭是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的工业企业,在70年代形成较大规模,花亭味精最高年产值达900万元,畅销全国  相似文献   

12.
<正> 青海是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全省有二千一百多万头牲畜,为制革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目前,我省的制革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现有制革、制鞋、制裘企业25个(内含集体所有制企业17个),职工3,957人(内含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2,683人),固定资产1,240万元(内含集体所有制企业约800万元)。制革机械化水平40%,和全国平均水平相同。1980年制革20万张,生产皮鞋80万双、皮筒子12.3万件、皮件35万件,总产值  相似文献   

13.
如何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和提高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效益?这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国营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柱,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是国库收入的主要财源,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毫不夸张地说,今后10年能否在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确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之大事,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之大事。一、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现状——企业亏损面逐年扩大,亏损额逐年增多。据1990年统计,我国的国营企业已有10万多个,其中预算内企业4万多个,大中型企业1.3万多个,特大型企业500多个,双保企业234个。就现有的全部的国营企业而言,经过40多年的惨淡经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搞好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企业11540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利税占60%以上。这充分说明,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民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缺少活力,效益下降,有1/3的企业亏损,亏损额居高不下,再加上潜在的亏损,亏  相似文献   

15.
1958年湖北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令人兴奋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工农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理论、学习哲学的热潮.根据极不完全的统计,从去年7月起到年底止,全省学理论、学哲学的工人、农民、士兵、基层干部、商业工作者和街道居民共有二百多万人.与此同时,出现了上万所各种类型的业余红专学校;各级党委办了上千所党校、党训班、业余党校;编出了上千种通俗的理论讲稿,有的已经准备出版;培养了上万群众性的理论宣传队伍.现在这一学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社科院宋林飞教授申报的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问题研究”,经专家评审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同意,为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经费总额20万元。研究和解决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重大课题。目前,中国的农民工已达到1亿多人,其数量大大超过了城市工人,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服务业的50%,制造业的60%、建筑业的80%以上的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但在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下,农民工整体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农民工从职业来说是工人,从身份来说是农民;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今后近二十年内山东省总人口要增加到8,630万人,靠现有的农业资源,不仅要吃的饱、穿得好、生活还要得到改善提高,加之各项事业的发展,这就给全省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山东农业的发展,首先要考虑山东有7441万9千人,其中农民占90%左右,需要不断提高全省人民的吃穿用等经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年来主要流向城镇和乡镇企业,这仍是今后应坚持的重要途径。但经过十来年已转移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城镇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1990年末,全省城镇劳动力达509.9万人,其中待业人员11.2万人。城镇隐性失业又严重,企业富余职工约30万人。在大中城市和陕北陕南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县,问题尤为突出。如绥德县有3万多非农人口,1990年待业人员高达2633人,占全县非农人口的9%。据省劳动部门预测,1990年至2000年,全省城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对我省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调查和研究。农村商品生产的形势十分喜人,乡镇企业正在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到处是一片兴旺景象。据统计,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九十八万个:去年全年总收入一百亿零七千万元,比上午翻一番;从业劳动力四百四十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三。我们深感在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探索。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我们调查的大量事实证明:河北农村从事农工商多层次,多渠道商品生产经营的单元,最主要的就是乡镇企业。如今乡镇企业的含义,远比过去的“社队企业”宽广锝多,它把农民联合体、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非耕地经营专业户和个体企业都包括在内了,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势头之猛,是建国以来所从来没有过的,具有鲜明的新时期的新特点: 第一个特点,个体企业、农民联合体发展迅猛,其速度、规模超过乡(镇)、村办企业。在全省乡镇企业中,农民联合体和个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已占百分之七十;总收入占百分之六十以上。保定地区截止去年八月,农民联合体和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五十六万多人,总收入五亿元;乡(镇)、村办企业从业人员二十万人?总收入二亿四千万元。个体企业、农民联合体是适应当  相似文献   

20.
丹东化学纤维厂自一九七九年五月在厂内试行经济合同制以来,虽然时间不长,但却显示了它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生产水平的重大作用。实践的结果表明,实行企业内部经济合同制,是工业企业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落实和全面完成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为国家多积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一) 丹东化纤厂是采用化工工艺生产纺织品原料——人造毛(棉)、人造丝的一个拥有四千六百多名职工的比较老的企业。每年可生产粘胶纤维一万八千吨,产值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