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汉语词序,并进行了适当的英汉对比。以凝固词和顺序象似性的探讨为重点,指出在词序这一语法层面上体现了人类认知直接地映照于语言形式和结构。同时,引入概念“对称”和“不对称”,从认知语言学诠释了词序象似性。  相似文献   

2.
既往的汉藏语类型学研究多集中于句法,构词方面特别是复合词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汉藏语并列复合词数量众多、能产性强、词素顺序基本固定,是汉藏语构词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区别于其他语系语言的重要特点。汉藏语控制并列复合词词素的顺序有语音和语义两个因素。其中,语音规则是形态标记,具有韵律和谐的显著特征,是由汉藏语语音结构的类型学特征所规定的。汉语和藏缅语的并列复合词在构造上、语言标记上、演变上都普遍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特点,通过汉藏语与非汉藏语的比较,能为语言类型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些旁证材料。  相似文献   

3.
朱军  戴春蕾 《学术探索》2012,(5):150-155
本文通过一个多语体小型语料库,考察现代汉语有标并列短语的语体适应性,发现不同语体在有标并列短语的出现频率、标记类型、并列项类型及多项式选择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得出一些具体结论:有标并列短语语体分布的优选序列为"口述体<对话体<操作体<新闻体<法规体",不同标记类型有所差别;并列项的优选序列为"数量短语/代词<形容词<异类<动词<名词",但口述体、对话体中异类词、代词更为优选;多项式优选序列为"口述体<对话体<新闻体<操作体/法规体"。本文的结论将为并列短语的自然语言识别和处理提供参考性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红生 《云梦学刊》2016,(6):104-109
上古汉语OV词序是继承原始汉语述宾结构词序而被赋予新价值的语法形式。综合归纳诸种OV词序所表示的语法价值,可以确证这种词序表示的语法价值是凸显句法焦点。讨论上古汉语OV词序的语法价值这种问题,对深化认识汉语历时句法学的一些重要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词序的产生,有多种因素的影响。词序可分为事因类和情景类或散文序、骈文序。其发展,一般由简而繁,由短而长,由拙朴而精雅。词序对词的依附关系由强而渐趋减弱。词序具有诠释、补充的作用,具有史料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学、音乐、风物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审美价值则主要有情感美、境界美、语言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零冠词,是指名词前面没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并且在语义上也不要使用其他限定词的一种语法形式.由于汉语中不讲限定词,所以,中国学生在英语造句时经常会漏掉或误用限定词,给英语表达带来许多不便.本文将对零冠词和后位限定词的词序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该用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段红伟 《理论界》2012,(7):143-145
词序产生于北宋,部分词人对词序文学性的强调使词序作品具有了独立的散文价值。发展到南宋金元时期,文学性词序写作向两个方向分化,在南方的南宋以姜夔、周密、张炎等为代表,其词序以精雕细琢、苦心经营的文辞描写为主,尤其注重对山水景物的精致入微的刻画;在北方的金元以元好问等为代表,其词序以叙事为主,并且因所叙之事的传奇性而具有了较强的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8.
李丹弟 《兰州学刊》2009,(4):188-191
始创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标记理论(Markedness Theory)认为,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着有标记与无标记的二项对立的形式,即语言的标记性表现为一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一个成分具有某种特性,另一个则没有这种特性。英语和汉语都有表示合取和析取逻辑关系的并列标记,且在句法分布上有同有异。英语并列标记句法分布干净利索,只要求所连接的成分具有平等的语法地位,而没有词性和语言单位层级的限制。汉语并列标记句法分布却复杂得多,不仅要求所连接的成分具有平等的语法地位,而且还有词性和语言单位层级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英语和汉语在句法上分别是偏重形合和意合的语言。受时间一维性原则的制约,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在某一时间位置如果有多个动词表达相关动作(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就只有一个动词(并列动词除外)具有时体等与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其他动词则通过名词化或非限定形式来消除与时间信息相关的句法特征;汉语的动词在句法上也受时间一维性的制约。研究发现英汉语中的限定动词与非限定动词的对立在本质上相同,在句法表现上不同。此外,对比分析了英语动词名词化过程的连续统和汉语名动词的相似点,更好地揭示英语-ing分词、动名词和动词派生名词的本质和汉语名动词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颜庆余 《兰州学刊》2009,(4):206-209
北宋以来,词进入一个诗化的进程,在体制上的表现之一是词序的从无到有、由简入繁。在词序的进化过程中,金元之际的元好问是继宋人苏轼、辛弃疾、姜夔之后最有创造力的词人。元好问对于词序的创新,表现在更加复杂多样的功能,如交待写作的语境,记载有关文献史料,提供必要的词语、典故的训释,以及指明拟古的性质和对象,有时也表现在结构上对说唱文学的效仿,即词序与正文形成宾白相生、韵散结合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联合短语是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之一。汉外联合短语在各个方面有共通点也有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联合短语是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汉语学习者所用教材的统计以及对留学生理解和使用汉语联合短语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联合短语的学习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阶段,尤其是提高阶段的重要一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分析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联合短语时造成的偏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中都既有符合语法习惯和人们认知规律的常式句,也有对人们认知规律有所偏离的变式句。英汉语的变式句可大体对应,但不尽相同。英语由于形态清晰和语法逻辑性强,其变式句较容易被规定和辨认,产生的认知语用理据也较多。比较而言汉语变式句则不太容易被理解,它的产生基本是出于修辞的需要。对于英语变式句和汉语变式句,我们应区分其不同的句式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4,17(3):51-54
汉语与英语的主语表示法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动词作主语、形容词作主语、述宾短语作主语、主谓短语作主语、述补短语作主语、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字短语作主语、同位短语作主语、介词短语作主语等方面。只有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特点,才能准确互译。  相似文献   

14.
谢丽霞 《云梦学刊》2004,25(3):111-113
英语和汉语中性别词发展趋势有着相同之处,对英语和汉语中性别词的发展趋势、分类和构词特点进行多侧面的对比,可了解到英汉性别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次范畴化理论出发,探讨了英语名词短语中前置修饰语和后置修饰语的认知功能和特点。名词短语中修饰语的功能是对名词所指事物进行次范畴化即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词所指事物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前置修饰语的次范畴化功能具有以稳定、持久属性为参照的认知特点,而后置修饰语一般都是对某个特别语境下中心词暂时性的次范畴化。  相似文献   

16.
医学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翻译医学英语文献不但要求准确、济流畅,更要求符合医学论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态、用词、结构等诸方面存在差异,因而翻译时要求作适当的变动和调整,如:对不具有医学专业含义的普通词加以引申,把关系复杂的长句拆为简单易懂,层次分明的多个短句,对语序作适当调整等,使译文准确,流畅,这样才能对原文传神达意。  相似文献   

17.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概念。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原型集合体,身体经验因此成为各式各样隐喻的来源模式。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汉英身体部位词"头"和"head"为例,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其中所揭示的人类认知规律。含有"头"和"head"的汉英习语都源自人们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各种体验,而隐喻在这些习语语义的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命名与修辞造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选择几种常用的修辞造词法,研究了它们在三大类事物命名的应用情形。英汉两种语言每天都有大量的新词新语涌现,修辞造词法是它们产生的重要方式。对修辞造词法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修辞词语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黎千驹 《云梦学刊》2005,26(1):120-123
现代汉语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模糊性包括语素与词之间的模糊性、词与短语之间的模糊性、句子与句群之间的模糊性;现代汉语词类的模糊性包括实词与虚词之间的模糊性、各类实词之间的模糊性、各类虚词之间的模糊性、各类实词与各类虚词之间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