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里强调的是,如同吃东西不小心会生病一样,说话不慎就会惹祸。但是现在,无论你怎样小心,甚至你花高价买来的食品,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比所谓"病"更严重的、想像不到的祸端。  相似文献   

2.
丛新 《社区》2009,(6):6-8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里强调的是,如同吃东西不小心会生病一样,说话不慎就会惹祸。但是现在,无论你怎样小心,甚至你花高价买来的食品,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比所谓“病”更严重的,想像不到的祸端。  相似文献   

3.
生癌有内因也有外因,饮食则是外因中重要的一种。因此,"病从口入"不仅适于许多传染病,也适于癌症。为了预防癌从口入,首先要保持饮食多样化,使营养成分尽可能完备和平衡。营养素单调或过少,都会使人体抵抗力下降,这就直接或间接地为癌症的发生开了绿灯。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如果氨基酸配比适当,则不论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低,都不易使人罹患癌瘤。但是,营养素过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过多,不仅能造成动脉硬化,而且会促进大肠癌、乳腺癌的发生。因为长期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大便中的胆酸代谢物、胆固醇代谢物、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增高。胆酸的结构和胆固醇代谢物都跟致癌的多环芳烃极为相似。高脂肪饮食还可使催乳素的生成量增加,这又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吴文宙 《老友》2008,(7):56-56
我参加省老干部健康协会的活动已经八年多了,启迪很深。我在这里学习的体会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要健康,靠自己。"首先,管好自己的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管好自己的嘴,对健康很重要。应当合理饮食,酸碱平衡,戒烟限酒,少吃多餐,七八分饱。对蔬菜、水果、坚果之类,应当  相似文献   

5.
清洗,是一件人人会做、需要经常做的事情。但怎样洗才算科学,这其中的学问就不一定是每个人都了解和清楚的了。如何清洁才算科学,才能对健康有益呢?洗手要勤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接触物体最多、最频繁。常言说“,病从口入”,其实手才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是病菌与口之间的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家庭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防止餐具被污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家庭应重视对餐具的科学消毒,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从医学的角度来讲,简单实用的消毒方法有很多,只要严格认真操作,都可以达到消毒和灭菌的目的。家庭餐具常用以下几种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7.
保健养生,重在行动,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这是我的一点体会。首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科学养生。早先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错误的。"病从口入",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为了丰富医疗保健、养生知识,我买了不少"宝书",如:《家庭医疗手册》、《健康快车》、《家庭医疗保健处方百科》等等,还订了些这方面的报刊。读书,要学以致用。比如,心脑血管病专家洪昭光教授讲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  相似文献   

8.
李凡 《山西老年》2010,(6):55-55
我虽已78岁,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棒。当邻居们问我健康的秘诀时,我总结为三个原则,即:管住嘴,溜好腿,心态调整靠自己。管住嘴:良好习惯要养成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的道理。生活中常见的"富贵病",说到底,并不是生活条件改善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9.
健康吃出来     
《阅读与作文》2011,(7):58-61
所谓病从口入,在讲究养生的这个年头,大家都知道饮食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学习十分紧张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不良饮食习惯变成家常便饭——爱吃零食、暴饮暴食、偏食等情况普遍存在。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有损健康,但美食当前,有多少人能抵挡住诱惑呢?不良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营养的摄取。下次当你面对丰盛的大餐时,想一想,现在吃下去的东西会对日后的健康有所影响,也许你就会更理智一点了。  相似文献   

10.
今天看娱乐新闻时,娱乐圈才女伊能静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不要求自己做第一,只要求自己做唯一。"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太好了,它不仅适用娱乐圈,更适用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个慈祥的大人间一个天真的孩子:"你的学习怎么样?"孩子骄傲地扬起脸说:"我考了第一名"或"我考了双百。"那得意的神态和心态让我心碎,小小的年纪就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时时刻刻用第一来要求自己,心里有多累,没有人知道。即使考了全班第一,会是全校第一吗?即使是全校第一,会是全省、全国、全世界第一吗?  相似文献   

11.
“病从口入”,已为人所共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防范。而“病从脑入”则还未被人们充分认识,予以预防。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无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这才是全面的健康。实践证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切  相似文献   

12.
"风险感知偏差"是指公众基于自己的直觉感受和感性认识而高估或低估某种风险发生概率的现象。高估健康风险不仅会引发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而且也会付出不必要的行为成本;而低估健康风险则不仅容易导致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而且也会错过最佳的应对时机。研究以"新冠肺炎"议题为例,对835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青年学生在重大传染病疫情中存在着两类风险感知偏差:一类是就易感对象而言,这种认知偏差表现为个体容易低估自己遭遇新冠肺炎的概率而高估了同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概率,从而产生了"乐观偏差"。另一类是就疾病类型而言,个体错误估计了新冠肺炎与其他疾病在一般人口中的发生概率,进而产生了"悲观偏差"。同时研究还发现,无论是采用"绝对风险测量法"还是"相对风险测量法",受访者对新冠肺炎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概率评估都存在着"乐观偏差"效应。而无论在何种情绪水平下,受访学生表现出的乐观偏差都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早晨,经常在学校大门外听到家长这样叮嘱自己的孩子:"上课要好好听讲,要……"也经常在课堂中听到老师这样要求学生:"唉,老师在讲课,要注意听……"一直这样唠叨着,学生就会倾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的。"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学生在英语堂的有效倾听,不仅能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歌德说过:"人人都有惊人的潜力,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与青春,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万事全依赖自己。"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发展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在心理上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15.
吴钩 《东方论坛》2012,(5):7-23,45
在中国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存在两条线索,一为维持皇权专制的"秦制线索",一为追求自由的"儒家线索"。秦代以后的二千年国史,基本上就是这两条线索互相交缠、较量的历史。当皇权愿意接受儒家政治哲学的塑造时,王朝的专制烈度就会降低、社会自治的空间就能得到拓展;而当儒学无力左右皇权的运作时,王朝的专制程度则会加剧,社会自治空间也受到压缩。通过对蕴含在秦后历史中的专制线索与自由线索的整理,可对费正清先生的"冲击—回应"模型论提出修正:中国近代化不仅是西方"冲击"的结果,也是内在于儒家历史的自主诉求。  相似文献   

16.
娱乐广场     
《山西老年》2008,(3):26-27
"吃醋"溯源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醋,被列为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不仅拌凉菜、烹鱼炖肉少不了醋,就连一般炒菜,放一点醋也会提味增香;吃饺子蘸醋,是为了解腻开胃。醋作为调味品,始于何时,史无可考。但几千年来有"杜康造酒儿造醋"之说。传说夏代杜康的儿子黑塔,率族移居今江苏省镇江一带,在长江岸边的渔港设了一家糟坊,  相似文献   

17.
小便不仅是人体内的"清道夫",承担着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重任,还扮演着"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天天向你透露隐藏于身体内部的健康秘密,一旦疾病滋生,就会发出警讯。所以医学专家提  相似文献   

18.
繁星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看满天的繁星,我觉得它们灿烂而炫目,可爱又神秘。小时候,我一直认为每颗星星都是有生命的小精灵,它们不仅会眨眼睛,还会"吱吱"地叫!终于忍不住了,有一天我问妈妈:"星星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要给"幸福"二字下个定义,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及时行乐。当然,这是现在,以前不敢这样说。以前这样说了,会被人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享乐主义。不仅不敢,而且不会,即使我自己,也会认为这是宣扬资产阶级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20.
春节回家,见到母亲,一种无法言喻的温暖瞬间溢满心胸。看到76岁的母亲,依旧身板硬朗,心里便觉得踏实和幸福。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屋后有一片桃林,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当红艳艳的桃花开过,桃子成熟之时,我便贪婪地吃着鲜桃,母亲告诉我:“桃养人,杏伤人。”嘱咐我多吃桃。并告诫我“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病从口入”,坏了的东西绝不能入口。每当吃饭的时候,我常常是端起碗就吃,这时母亲就会轻轻敲敲我的碗,说:“吃饭先喝汤,肠胃不受伤。”在菜谱里,母亲特别偏爱萝卜,并能做出许多花样。见我不爱吃,母亲便跟我讲:“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