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老子书中的“一”,是与该书中的“大”和“道”联系紧密、至关重要的哲学范畴。深入探究“一”的含义,揭示“一”同“大”和“道”的关系,对于认识整个老子哲学体系,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1 老子一书,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又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书中的一些范畴曾广泛流行。仅拿“一”来说,道家用过,儒家也用过;唯物论者用过,唯  相似文献   

2.
“被发左衽”一词中的“被发”辞书中释为“披发”或“散发”,忽略了这一词具体的实践依据,是不准确的.通过对这一词出现的语言环境的全方位考察,笔者以为“被发左衽”中的“被发”最主要的意义是“辫发”(或“编发”).至于一些学者将这一词中的“被发”释为“断”或“剪”的意义,缩小了此词中“被发”的外延,过于武断,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沿着中国思想史发展的轨迹探讨了“志”这一哲学范畴的提出和演变过程,进而论述了“志”在中国“人类学哲学”和“宇宙学哲学”中的不同的地位,以及在当今哲学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曾子对孔子学说的阐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子提高“孝”在儒学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以“孝”统贯孔子的“仁”和“礼”,以“忠恕”概括孔子学说,突出“忠”在内省的修养方法中的作用,开启了求诸于心的运思路向。曾子成为儒学发展中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5.
董其昌的绘画艺术理论中的仿古主张包含了对“师古人”和“师造化”的独到见解,并将这一主张成功地运用到他的绘画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董氏的仿古主张是他绘画艺术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他“师古人”和“师造化”的理论,重新认知董氏绘画艺术中仿古主张中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焦仲卿妻》中之"东南"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仲卿妻》中的“东南”并非表示确切地理位置的方位词,而是特殊的艺术“东”、“南”分别同八卦中的“震”、“离”;家庭成员中的“长男”、“中女”;四季中的“春”、“夏”;五行中的“木”、“火”;五色中的“青”、“赤”和 五味中的 “酸”“苦”形成了对应关系。“东南”既象征着爱情婚姻,又象征着痛苦哀愁。《焦仲卿妻》以“东南”意象起兴和作结,奠定和强化了该诗赋艳和悲剧的色彩,产生了爱情悲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一套表和联网直报的现状及优化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统计“四大工程”建设中的“企业一套表”和“联网直报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国庆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21-25,60
本文有感于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论述了这一理念的及时性与合理性,对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进行辨析,指出“民本思想”对“人本思想”的取代,并分析了“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汉代人之评价屈原及其作品,不仅仅是带来了相关史学和辞赋创作的发展而已,以贾谊、司马迁、班固为代表的诸学者、辞赋家还在吸纳儒家和道家部分思想的基础上,重塑了一种哲学理论——“智”学,并启发了新的审美方向——山水之域。“智”学的本质是强调士人“自我”的价值,表现为在“臣——君”关系中为“臣”这一群体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智”学理论中的“出走”思想为后来不得志的士群体退隐山水之域提供了哲学支撑,而其所追求的“自乐”“逍遥”精神则使退隐者开始留心于山水之美,从而形成了“自我——自然山水”这一新的人生关系。此关系在古典哲学、美学与文学中的影响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朱子语类》中的“把来”结构经历了一个词汇化以及构词要素语法化的过程.《朱子语类》中的“把”和“来”分别有“把1、把2、把3”和“来1、来2、来3”等等多个语义,而词汇化的“把来”结构却只有“把1来3”一种结构语义关系.“把来”形成的动因和机制是NP话题化以及“把1”与“来3”词汇化的结果.“把来”的动词性体现了“把”的动作义和“来”的趋向义的回归,体现了语言在句法演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方向性.“把来”的形成表明,“把来”各要素的语法化与结构的词汇化是两个互相影响的不同进程  相似文献   

11.
作者凭借独特的"生活经验"和"生命感悟"构筑起"一个人的村庄",这是他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对"人"、"人之外"和"形而上"不舍追问的结晶.他的"自审"与"自恋",是东西方哲学碰撞、融汇的果实;"看戏"与"演戏"的巨大张力成就了他独特的言说.  相似文献   

12.
“影戏”一词的含义在我国历史上数有变化:其初始意义是指称我国民间的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即今人所谓的“皮影戏”;入明以后,“影戏”除继续沿用宋元时期的初始意义外;其含义也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其指称范围逐渐扩大,一些与“弄影”有关的艺术如走马灯、西洋景、电影等也被称为影戏,另一方面则是在民间产生了一些对于影戏的别称。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当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从理论教育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一般方法分析和解读《宣言》,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新形势下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宅门》为20世纪我国的文学艺术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和漂亮的句号,作为电视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大宅门》的艺术水平,在中国电视艺术的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中既以一个真实的家族创业与兴衰的历史过程为原型,塑造了一系列真实而生动的人物群像;又典型而全面地反映了我国2O世纪后半期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作品虽没有达到“现代《红楼梦》”那样的高度,却对21世纪艺术创造走向更高境界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内容和结构方面的重大变化,指出认真贯彻落实新《规定》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现念、诚信观念、程序意识等必将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申凤梅》是小说与传记的结合,艺术与纪实的统一。就形式而言,它引入了戏曲舞台上"场"的概念,以"场"的组合结构情节。就内容而言,它以"戏"为魂,统领全书。"戏"在全书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个生存密码,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戏"谈人,以人演"戏",作家在史的叙述中彰显了人的品格,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语言游戏"理论来检验儿童文学的话语形态,揭示其中"童年性"与"成年性"的交互作用.儿童文学通常被标志成"为儿童而写",然而在儿童文学的话语势力位阶上,成人却总高于儿童.在儿童文学中关于儿童的文化想象反映出成人对儿童的一种殖民,这使得"语言游戏的童年"向"话语禁忌的童年"陷落.本文以<小红帽>和<彼得·潘>为例,探讨儿童文学童年话语禁忌的一些历史成因,认为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显示出一种强烈的乌托邦主义,长此以往,它导致了一些严重的情况,如"伪善"被"理想"合法化以及"秘密"成了"遮蔽"的工具.儿童文学若要充分谋求"语言"和"游戏"的实践,就必须走出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18.
“两课”教学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高校"两课"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两课"教学除继续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之外,必须努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明示创新原则,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人》在曹禺的创作中具有着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隐含了作家以后创作的基本走向,曹禺此后的创作都可以在《北京人》中找到前兆性的趋势。它既是作家创作危机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对其审美转向的一种预言。作家一方面在作品中高扬着反传统的旗帜,另一方面又对体现着传统美德的愫方赞美有加;一方面向往着北京人那种"敢爱敢恨"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被"为着自己受苦,留给别人一点快乐"的人生哲学深深地吸引。作家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悖论之中。这一悖论是由作家灵魂深处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所决定的,它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作家在以寓言的方式宣告了传统的士大夫家族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的同时,也在优美地向过去的"反传统"事业告别。  相似文献   

20.
作为20世纪现代电影最杰出的编导———英格玛·伯格曼除了一生孜孜不倦地迷恋于上帝、生、死及爱恋这些生命终极意义命题的探讨外,对影像艺术自身的探索也成为他钟爱的主题。剧作《魔术师》以心理学为视点揭示了艺术的假定性和欺骗性。《假面》则探索了艺术创造、艺术品与艺术接受之间的依赖性、互补性关系。而《芳妮与亚历山大》则更多地从艺术社会学着眼,表达了伯格曼对宗教与艺术的两种情感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