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论语·泰伯》中的第九章“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译注提出疑义 ,探讨了疑义产生的原因 ,指出疑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后人“断句”错误 ,文章还指出 ,译注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 ,才能得出合乎作者思想体系的译注。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6日《中华读书报》头版刊登的署名文章正题为《蔡尚思指出杨伯峻书中漏洞》,肩题为《〈中华文化要籍导读丛书〉向〈论语译注〉挑战》,报道蔡尚思“直率批评”“流行多年的权威著作《论语译注》(杨伯峻著)”。指出杨书有8处漏洞,今用客观对比的方法,将该报根据蔡书所说杨著的8项所谓漏洞,逐项加以对比,并用客观权威的资料加以判断论述,结果证明该报所宣扬报道的杨著的讹误之类,并不讹误,而蔡书所指实为不经,该报所宣扬报道者,实为背离蔡、杨二书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荀子·劝学》的“鼠石鼠五技而穷”和“尸鸠在桑,其子七兮”的古代传注的今人译注做了商榷。  相似文献   

4.
《孟子》一书,自东汉赵歧《孟子章句》刊行起,至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孟子译注》问世止,其间还有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等等。由于注家蜂起,理应疑义烟消。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加深,至今依然是聚讼之声充耳,翻案之笔盈目。近读《孟子·梁惠王篇》,偶有所得,录之于笔端,以就教于有识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世说新语·贤媛》中女性的特征,指出了“贤”之一字不同于封建礼教所要求的新的内涵,并阐述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新的审美理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离骚》疑义例释黄灵庚俞氏荫甫《古书疑义举例》,发明条例,迢迪后学,叹为旷代不刊之作。余治屈赋,窃师其法,以揭橥剩义,凡得二十馀事,今移录其十例如下。(一)“盼……,又……”句中,下句述语多承上旬而省例“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王逸注:“言...  相似文献   

7.
读《诸葛亮文译注》札记刘廷武诸葛亮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巴蜀书社出版的《诸葛亮文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了解和研究他的重要资料。该书注释简明,译文较准确而通畅,但有的注释和某些语句的翻译还需再斟酌。我读此书时随手记之,略陈已见,现录于此,与译...  相似文献   

8.
导致古代文学作品译注“望文生训”的原因之一,是在选择与确定词的语义时脱离了交际的语言环境,所以,《列异传》中的“生人气”、“略无”和《列女传》中的“便利”不应是“陌生人的气息”、“略微没有”和“方便”之义,而应该是“活人的气息”、“全无”和“有利可图”之义。  相似文献   

9.
一、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初五册《触龙说赵太后》)其中“哀”字,课本未注释,一般讲作“哀怜”、“悲哀”、“哀痛”。如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为:“实在使人感到哀痛。”阙勋吾等合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为:“也确实够悲哀的了。”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注云:“哀之,哀怜她。”  相似文献   

10.
《论语》"公冶长"篇、"雍也"篇有许多章句在古今众多注解中存有疑义,甚至被误读,对我们研究《论语》及领悟《论语》的思想造成障碍。本文将在质疑古今权威注解(分别基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基础上,对此两篇中的一些疑义章句重新解读,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相似文献   

11.
“舍命”一词出自《诗经·郑风·羔裘》,东汉郑玄将其释为“处命”,即临危受命之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21年。其后,王国维、昊阁生先生指出“舍命”当作发号施令解。但由于论述简略,加之语言研究者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一直没有得到近世《诗经》注家的普遍认同。本文从传世文献旧注与今人译注要籍相结合的角度,说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王、昊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分析说明,力求使这一观点得到学界认同,进而使《羔裘》一诗得到确诂。  相似文献   

12.
韩愈《原道》的“非毁之也”,并非像众多注译者所解释的那样,是一个否定判断句。“非毁”是个动词,意为“诽谤;诋毁”,“之”指“仁义”,“也”是表停顿的句中语气词。“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意为“老子轻视仁义,(并且)诽谤、诋毁它”。由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们觉得有必要重提并强调训诂学研究和古籍译注所应遵循的几条原则:第一,忌不顾语言事实强为之解;第二,忌无视问题症结避难就易;第三,要结合语法分析探求文意。  相似文献   

13.
圆舞曲是最富于轻音乐特徽的一种音乐体裁,也是较为普及的一种音乐形式,19世纪中叶起,得以迅速发展,尤以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最富盛名,它以其生活性、感染性、独立性、广泛性及经典性存国内外传播开来,奠定了他“圆舞曲之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文观止译注》及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的《言文对照古文观止》三书,均把司马迁《管晏列传》中“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的“九”字,解释为实数的“九”。《大学语文》注云:“指齐桓公九次以盟主身份邀集各国诸侯开同盟大会”;《古文观止译注》译为:“九次会集诸侯”;《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先释为:“九合,谓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后译为:“九次约合诸侯”。上述解释和译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09,(7):18-29
艾尔维斯·普莱斯利逝世20多年了,然而,这位已逝的歌唱家,这位“摇滚乐之王”至今广受赞誉,其唱片仍畅销不衰。他是怎么成为“猫王”的?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地狱——论祥林嫂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祥林嫂悲剧的内涵作出重新的解释 ,指出祥林嫂之死的原因 :其一是礼教各条律之间的内在矛盾 ,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悖 ;其二是愚昧大众们“看客”的凶眼 ,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犯罪感 ,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门。“五四”时期控诉“吃人礼教”的作品汗牛充栋 ,鲁迅控诉的深刻性在于不是浮面地指出礼教吃人 ,而是尖锐地指出遵从了礼教的条律规范 ,礼教依旧吃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颇有争论,有些人对这个理论提出疑义。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没有“相对”和“绝对”之分;列宁虽提到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这一命题,但却不  相似文献   

18.
在曹禺精心营造的以《雷雨》为代表的戏剧世界里,弥漫着强烈的悲剧色彩,灌注着浓郁的悲悯情怀。人生历程中的苦痛所产生的悲苦感受与自我悲悯,让曹禺产生了“生存之畏”,这种“生存之畏”又使得曹禺在潜意识里把个体导向了人类群体,转向了对人生、甚至对整个宇宙天地的同情与怜悯,从而显现出一种人文主义的关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人性光辉下蕴含的心灵状态是高尚人格的基本标志,其深刻的内涵,是博大的胸怀、仁爱的情感。这些构成了曹禺作品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蕴和超越世俗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梦蝶”寓言历经千载有着极为丰富的阐释,然条分缕析,大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解释抉发其梦幻之义,因其中多羼杂着浓烈的情绪感受,故称之“情”的体验。第二类解释则从“梦蝶”寓言中寻绎出万物变化的道理,故称之“理”的思致。第三类解释以齐物之境解读蝴蝶梦,故称之“境”的领悟。三种解释路向各有其合理之处,自成一说,但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而且它们在理解的层次上是有高低之分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08,(4):10-13
然而,索菲亚也会唠叨说:“如果您年纪大了,那‘仍然’会让您有点儿难过”她数了一些和她同时代她最喜爱的男演员:杰克·尼克逊,比利·克莱斯托,辛苦·康纳利以及吉姆·卡瑞。毕竟,正如她所指出的那样.好莱坞绝对不是一个机会均等的主人.年龄的歧视“仍然是个大问题”,罗兰补充说:“我认为那将不会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