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论“罗森塔尔效应”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将“罗森塔尔效应”应用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思路 ,讨论了应用这一效应的有效途径。新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付出爱心、倾注热情 ,把期望通过言行传达给学生 ,使“罗森塔尔效应”在思想教育工作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森塔尔效应并不适用于任何教育对象。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期望属外在于教育对象的他控型教育模式。要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产生理想的效应,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是否内化了这种期望,由他控向自控转化。  相似文献   

3.
罗森塔尔效应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在阐述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的含义及复杂的产生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正确地运用表扬与批评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师期望是一种外在动力,在教育中积极的教师期望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针对当前大学生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外语焦虑"和缺乏英语学习动机的现状,强调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关心和鼓励每个学生,寄予他们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并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以此来消除学生外语焦虑的情绪,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树立英语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一 “期望效应”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作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学实验。他们随机抽取20%的学生作为受试者,并告诉老师这部分学生是班级里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生,要求老师注意观察。1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真的比其他学生进步快。  相似文献   

6.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国外一位比较有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试验:在一所学校里对一班的孩子进行所谓“智能测定”,包括若干项目的体检和若干项目的测试,最后宣布结果,若干名智能超常的孩子将来必能有成就。学校及学生们都信以为真。过了一段时问后,再来考察,这些所谓“超常”孩子果真在智力、能力上超过其它孩子。而其实,当初的测定是假的。宣布的“超常”是随意选定的。这一试验结果,被人们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相似文献   

7.
在独立学院旅行社专业英语教学中借鉴罗森塔尔效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激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使学生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进入“注意→兴趣→信心→追求”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教育活动中“罗森塔尔效应”的认识,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的要点,再分析“罗森塔尔效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成功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阅读理解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罗森塔尔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意义重大。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罗森塔尔效应",即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暗示,帮学生调整对自己学习错误的认识,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应用得法,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必能很快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它反映了教师的不同期望使学生知觉、感受并最终改变自我期望以使教师期望效应最终在学生身上应验。教师因性别、成绩等因素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期望,进而影响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仪表美学视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表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品位。教师的仪表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审美,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审美倾向。教师注重仪表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能够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的“身教”与“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该文从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角度,对教师期望效应的功能及其在新课程中的实践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3.
搞好课程改革必须建立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加强管理,建立保障机制、评价体系;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的改革效果不太理想,同时趋向"以学生兴趣为主",回归"娱乐本体",忽视了课程的文化建设;指出应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内在的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体现其本身的文化特性,强化其应有的调控力和约束力。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修课《新能源技术》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能源技术>是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的研究新能源与能源环境问题的公共选修课程.结合<新能源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总结了近5年的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体会,并对教学与考试形式进行了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物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生物课教学中,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同时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并且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来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现代学习理论也为实施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结合本学科教学探索整合途径并尝试作一些基础性探索就成为第一线教师的工作内容。仅从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出发,结合科学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乔厂长上任记》无疑是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光朴作为改革文学主人公的代表,具有了"类"的意义,他与海明威的"硬汉"形象又有精神上永不言败的相通之处。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硬汉精神与大众的阅读心理期待达成默契,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 ,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会向教师提出哪些挑战 ?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增强对新课程的了解和认识 ,为实施新课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笔者结合 2 0 0 2年 4月份在北京参加“新课程标准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中得到的有关信息 ,就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智能检测与生产过程控制”专业方向的“智能化检测课程设计”内容安排及其制作过程中的几点创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培养学生把握系统整体和具体操作实施的能力,机械与电子的结合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工程实际的联系与新方案和新内容设计培养学生在工程实际中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该内容和创意经过两届学生的尝试,证明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