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邓小平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重大的战略决策和政策原则,是在安徽作出的;有许多重大的战役,是在安徽指挥的;有许多重大的思想理论,是根据安徽人民的实践总结概括提出来的。今日安徽一切胜利成果,都与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指导和邓小平对安徽的深情关怀密不可分。因此,安徽广大人民深切怀念一代伟人--邓小平。 这里我记述邓小平与安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史事,以表达对世纪传人邓小平的深切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2.
安徽关心下一代组织成立25年来,全省66万关工老人在服务“三农”、培养安徽新一代农民伟大事业中,年年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之所以如此,回顾我个人投身安徽关心下一代工作14年来的实践体会和粗浅认识,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的安徽关工委广大老同志.认真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在农村人才开发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2013年2月5日,安徽部分高层次人才迎春茶话会在合肥举行。两院院士、海外人才以及其他高层次人才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国家"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诺尔·怀特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奥尔夫冈·希伯尔教授,芜湖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造型总监詹姆斯·霍普,安徽惊天液压智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乌利·威尼克,以及安徽巨一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2009年,安徽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62.8亿,迈上了万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2.3%。安徽正在快速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省份迈进。  相似文献   

5.
仁实 《人才开发》2007,(1):40-40
合肥是安徽省会,也是国家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为“在安徽崛起中勇当先锋,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合肥市采取多项措施、全方位大力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一、大力支持、激励科技人才创新  相似文献   

6.
围绕服务安徽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邀请国外高层次外国专家团队开展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咨询诊断和项目对接的引智模式,现已打造为安徽常态性的活动和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7.
刘笃 《人才开发》2005,(6):41-41
黎光祖,男,1915年12月生,安徽省宿松县人。抗战前投笔从戎,驰骋抗日战争华北战场,长期在山西八路军陈赓部队,主要从事宣传工作,主编报刊。建国后在安徽总工会主要做宣传教育工作。原任安徽画报新闻图片社社长、省新闻出版系统顾问。  相似文献   

8.
安徽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成效明显,硕果摇枝。相信,引智事业的科学发展一定会助力自主创新扬起风帆,助力安徽在加速崛起的航程中破浪前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一贯重视人才开发、促进中华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持续开展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本刊特发表此文,报道安徽的一份报告。安徽全省动员、组织了58万名各界老辈人士,持续不断地采取各种方式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历史文化、知识技能教育,有声有色,成就卓著,经验宝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安徽省外国专家局合肥市外国专家局安徽工程大学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六中学合肥英泰培训中心安徽中加学校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合肥英之辅语言培训学校合肥学院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王府学校厦门市外国专家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外国语学校  相似文献   

11.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张劲夫先生见面是1981年7月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他是安徽肥东人,我们是同乡,他说话略带乡音.我听了特别亲切,这也许是连见面的月、日都记得准确的原因。他那时是安徽省委书记,是地方的父母官。关于家乡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自然是我们见面所关心的。他说,安徽是个好地方,自然条件好.长江淮河横贯东西,既有辽阔的平原,又有广大的丘陵、山丘和圩区,铜、铁.煤等资源丰富。安徽人并不笨,安徽有个徽帮,江浙一带有个流行话是“无徽不起镇”。可惜的是过去这些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他说.只要同心同德.  相似文献   

12.
到了安徽,你会惊奇地发现,安徽省竟然有那么多以"城"命名的地名:舒城、宣城、桐城、蒙城、滁城、箫城……随便一点就有十几个。其实,上述均是一些"明城",是从地名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安徽人常常引以为荣的,则是一些更富文化内涵的城市别称。  相似文献   

13.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何家庆以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扶贫工作上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模范行为,连日来得到党和政府的赞誉,由安徽各条战线逐步向全国推广,形成热潮。 当何家庆同志1999年6月从西南八省自费考察、帮助扶贫回校时,《安徽大学报》于6月30日就刊载了曹义宏的  相似文献   

14.
一、初入新闻行业 张稚琴生于安徽无为。青年时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后来在南京财政部作过科长,抗日战争的时候,作湖南保安司令部的主任秘书。那时张治中将军在湖南任省政府主席,他们既是安徽同乡又都姓张,加上张稚琴同张治中的弟弟张文心是莫逆之交,因此很快同张治中接近起来。  相似文献   

15.
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到代理国内一线品牌,直至成为安徽同行业的标杆,安徽广力集团公司的蜕变只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不轻言放弃和大多数中国商人一样,朱巧平改变命运的契机来自于改革开放。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中国大地。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开始收拾行囊,投身商海。  相似文献   

16.
地方官员群体悄然瘦身自从2004年5月开始在部分试点乡镇进行领导班子“主官合一、交叉任职”为核心的改革以来,宣城,这个位于安徽东南部的历史名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改革的“操盘手”,安徽宣城市委书记方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公社副书记的时候,就痛感体制的弊端,萌生了改革体制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这是大别山老区、安徽宿松县一位教育局长在接受县人大任命时的发言。工作成就、事业情怀历历道来,情真意切,可资借鉴,特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酝酿,我和北京、上海、安徽的各位乡贤、友好发起,在地扼长江中下游、杲头楚尾之文化古城、原安徽省会安庆,筹办一所民办大学,即皖江大学。近一年来,进展很大,尚须努力,成功在望。 现在,我趁第二届我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之际,向海内外专家、学者、热心中华教育、培育人才的友好人士,报告这一民办大学筹办的一些设想和工作经过,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它的远景展望,抛砖引玉,向与会诸公并通过诸位向海内外人士求教. 动机 请允许我从60多年前开始回忆。 我童年在安庆高中实验小学上学,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到北门外、菱湖边在安徽大学求学的两位兄长处去度假。那时正是1929年,作为安徽唯一的一所省立  相似文献   

19.
我社发表此文报道一位安徽农村改革闯将的生动事迹。是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正是这样敢做敢为、勇往直前的开路先锋。现在党中央又在一次新的三中全会上。决定新的农村大改革,更需要像周曰礼同志这样杰出的干部带头闯关夺寨,去争取三农改革新的更大胜利。 此文作者是安徽老新闻工作者、高级农业经济师,也是农村改革的功臣。因此写来内容充实,得心应手,生动流畅。更加感人。我们正需要这种有的放矢、毫无套话的文章。在此谨对两位致谢!  相似文献   

20.
短信平台     
《人才瞭望》2010,(2):110-110
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有为的人有位。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安徽考察时鼓励公安民警到基层去,到火热的一线锻炼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