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平 《决策导刊》2010,(5):8-10
正2009年是涪陵区交通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一年,也是涪陵交通阔步发展、成绩斐然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交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项目攻坚年"要求,围绕"港城涪陵"建设这一主线,突出抓好高速公路和  相似文献   

2.
《决策导刊》2011,(1):I0003-I0003
“十一五”时期是涪陵区交通发展高歌猛进、成绩斐然的五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抓住市、区加快交通发展,建设畅通重庆、港城涪陵的重大机遇,以规划为龙头,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以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畅通涪陵建设:以改革为突破,促进交通和谐发展:以融资为抓手,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以安全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涪陵区交委以打造“港城涪陵“为具体目标任务,为未来几年涪陵交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第一是打通陆上主通道。全力打通涪陵陆上交  相似文献   

4.
2004年,涪陵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认真开展“创建平安乡镇、建设平安涪陵”主题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通过各级各单位特别是政法各部门的扎实工作,“两降四无”目标初步达到,维护了全区的社会政治稳定。全区的平安创建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考评得分高低位列全市26个优秀区县第四位,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重庆直辖以来,涪陵区始终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作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基础先行、项目支撑、点线结合、综合开发、优化结构、配套完善、狠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区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至2005年底,涪陵城镇化率达49%,比2000年提高11个百分点,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涪陵主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9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2.3倍和1.8倍,为把涪陵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深耕”文化产业,既是提升涪陵区人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涪陵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打造“三区一城,幸福涪陵”的需要,要着力打造涪陵本土文化品牌,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涪创新工程”是涪陵区委、区政府根据国家、重庆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进一步有效地推进和深化科教兴涪战略,加快涪陵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科技显示度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科教兴涪创新工程”在中共涪陵区一  相似文献   

8.
《决策导刊》2004,(1):39-39
武陵山乡位于武陵山脉乌江下游东岸,距涪陵城区42公里,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2003年,武陵山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涪陵区“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和“133”奋斗目标,按照既定的思路,心无旁骛谋划地方经济发展,乡域经济凸现出特色魅力。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3430万元,较上年增长72%。  相似文献   

9.
杨平 《决策导刊》2011,(1):22-24
“十一五”交通建设实现七大突破 “十一五”以来.涪陵区交通系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扎实苦干,交通发展成绩斐然.实现了“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6,(7):I0002-I0002
“十五”期间,涪陵区扶贫开发办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农村扶贫十年纲要(2001——2010年)》和《重庆市涪陵区扶贫开发规划(2002—2006年)》,坚持开发式的扶贫方式,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方针,以特困村建设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强“三基(基础设施、基本产业、基本素质)”建设为突破口,以实施扶贫培训和高山易地搬迁扶贫为手段,以加强贫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强化科技扶贫,社会帮扶,扶贫资金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机制,增大投入,强化帮扶措施,贫困地区发生了重大变化,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重庆是全国六大茧丝绸生产基地之一,地处三峡库区的涪陵区又是重庆市各区(市)县蚕茧产量的第一位。2004年以来,涪陵区委,区政府认真总结经验,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蚕丝绸行业的重组改制,组建新型的“重庆市涪陵区正众蚕业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产权国有化管理、民营化管理的新机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支柱产业需要“支柱企业”  相似文献   

12.
涪陵区是集库区、山区、老区于一体的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自2002年以来,涪陵区认真组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涪陵区扶贫开发规划(2002—2006年)》,以特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狠抓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贫困群众基本素质建设,贫困地区发生了重大变化,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历史的积淀和十分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涪陵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工业强区”是重庆市涪陵区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涪陵工业的发展战略既是全局性的宏伟蓝图、远大愿景的顶层设计,也直接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资源配置与生产空间布局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等方面具体举措的选择,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强区”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涪陵自“八五”时期开始,围绕“重点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承继性的发展策略,推动涪陵工业实现了华丽蝶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远眺涪陵工业未来的发展,要赋予重点发展战略新的内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在做大规模、做优产业、做精品牌、做强企业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效。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经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批准,涪陵李渡私营经济示范区正式挂牌成立。几年来,示范区全体干群在涪陵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成为涪陵对外展示特色经济形象靓丽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决策导刊》2005,(4):21-23
2005年涪陵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两个1号文件精神和重庆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围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突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这个口标,以扩大开收、深化改革、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科学咨询》2008,(11):F0003-F0003
重庆直辖,给巴渝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年来,涪陵区果品办公室一班人不辱使命,牢固树立“有为有位“的创业思想,发扬“团结向上、求真务实”的团队作风.一手抓自身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推动涪陵区果品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决策导刊》2000,(5):46-46
重庆涪陵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系在涪陵区注册的股份制水电开发企业,其注册资本金1.2亿元,拥有固定资产8亿元。公司现有职工268人,其中:中高级工程师16人,会计师3人,政工师4人,经济师3人,管理技术实力雄厚。公司主要经营发供电、水利电力技术开发、建设及管理等。石板水电厂是公司直属的水利发电企业,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是加快交通发展,推进"港城涪陵"建设关键的一年。全区交通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深入  相似文献   

19.
涪陵区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山地、丘陵多,平坝少,农村地区能量消费大,用能水平低,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涪陵地区能源消费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涪陵地区衣村能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如何加快涪陵地区衣村能源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剑  秦黎 《科学咨询》2007,(15):17-18
涪陵区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山地、丘陵多,平坝少,农村地区能量消费大,用能水平低,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分析涪陵地区能源消费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涪陵地区衣村能源建设取得的经验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如何加快涪陵地区衣村能源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