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0 毫秒
1.
针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孕灾机制复杂、风险暴露度高、承载体脆弱”等典型特征,应用多源数据与智能分析的雨洪灾害智慧识别技术,提出了多尺度规划协同的韧性防灾布局的规划思路,建构了应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宏观—中观—微观”多尺度智慧—韧性海绵城市规划方法。结合闽三角城市群—厦门市—杏林湾片区三个典型尺度,进行规划应用探索,包括流域—城市群层面的孕灾环境与承载体脆弱性解析、区域生态海绵系统格局建构,城市层面的雨洪脆弱性评价、承洪韧性空间结构布局、土地利用规划与避灾场所布局,街区层面的分单元差异化承洪韧性规划设计及雨洪风险智慧监测与导控,为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智慧识别与韧性防控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方法及实践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2.
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与日俱增,提高防灾基础设施承灾能力成为城市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北京市防灾基础设施灾前预防、灾时抵御以及灾后应急救援的能力。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及主成分分析法(PCA)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后,将其引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北京市2007—2016年这十年防灾基础设施承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灾前预防、灾时抵御和灾后救援能力发展不平衡,其灾前预防能力大幅度提升,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灾时抵御和灾后应急救援能力。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承灾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沿运张秋古镇为研究对象,从生态韧性视角出发,基于古镇历史概况、现状分析和生态空间干扰因素分析,构建张秋古镇水环境空间研究框架,选取空间生态评价因子分析古镇生态空间敏感性,并构建水环境生态空间安全网络,进而对古镇水环境空间范式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古镇运河水面、汪塘以及水网面积较大的景观绿带为高敏感区域,分散式布局水网空间和古镇集中建设区域为中低敏感区域。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等级的敏感性区域,构建“节点—模块—廊道”的水环境生态空间安全网络,并提出“水安全—水技术—水径流—水管控”四维导向下沿运张秋古镇水环境空间范式。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干旱区本身易变的气候条件呈现暖干趋势和更高的不可预测性。面对变化的自然条件,牧民适应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否有利于牧民采取有效的应对和适应策略。本文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基于近40年的气象数据以及两次田野调查数据,从社会脆弱性的两个过程——风险暴露和应对能力——出发,分析案例地牧民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脆弱性。研究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案例地近40年有暖干趋势,协同灾害增多;而草场划分到户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不仅增加了牧民的风险暴露程度,而且使牧民原有低成本的灾害应对策略失效,牧民不得不依赖高成本的贮备和移动策略。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的一系列草场保护项目又给牧民的灾害应对施加了诸多限制,由此导致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减弱,脆弱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近年来的几起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成因及应对方案来看,灾害与贫困在实践活动和政策框架两个层面显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其一,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使灾区和灾民步人贫困状态或走向贫困的边缘,或加重了地处贫困地区的灾民的贫困程度,所谓"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灾害成为一项重要的新型致贫因素.其二,贫困与灾害在分布区域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灾害高发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贫困进一步加重了灾区与灾民的脆弱性与受灾程度,降低了其灾害应对能力.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灾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它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因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土地利用规划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以及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与行动两个方面梳理了目前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中,土地利用与雨洪过程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对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作用机制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土地利用的雨洪承灾能力评价体系、提升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及其关键控制要素体系等亟待构建。基于已有研究及其问题,提出了提升城市雨洪承灾能力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趋势和未来的研究议题,包括雨洪承灾能力评价、土地利用动态调适机制以及强调评估与反馈的土地利用规划框架。  相似文献   

7.
农村孤儿在亲属网络养护模式下面临着诸多风险:养护结构不稳定,负担能力弱;社会变迁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心理创伤容易造成生活适应的困扰;发展性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研究发现,农村孤儿脆弱性的决定因子包括:家庭的抚养能力、亲属网络规模与资源、社会援助、同辈支持、自立人格与积极思维、国家福利等。农村孤儿的不利处境及其脆弱性揭示出国家在农村孤儿福利方面需要发挥更多的作用。并为抚养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以应对经济社会变迁对传统养育模式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县级国土空间具有“减排”和“增汇”的双重属性,对于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文章研究聚焦县级空间单元,以吴江区、嘉善县和青浦区为对象,构建包含经济支撑能力、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能力、结构调整能力、技术改善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碳汇吸收能力6个目标的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以2010—2020年的数据为计算样本,综合运用熵权法、灰色关联分析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分析模型,计算碳减排能力指数、协调发展指数以及障碍因子,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发展规律,以明确两区一县碳减排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向与主要症结,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减碳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演进的适应性视角,运用参与式脆弱性评估方法,针对台风灾害的扰动模式和人居环境防灾的脆弱性等问题的研究,揭示出浙江滨海平原地区“台风—内涝”的灾变机制,提出了动态调控避难空间资源,健全基于小微流域的镇级脆弱性补偿机制、营建传统圩区的“功能与时序”、设置“控涝单元”等人居环境营建的适应性策略,旨在为我国滨海平原区人居环境的防灾减灾与品质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非遗文化空间的生产过程被挤压乃至消解,是历史古镇发展中的常见现象,具体表现在非遗传承断层与文化空间失活、非遗过度产业化和空间文化性丧失、文化空间同质化与非遗认同感降低等方面.厘清非遗与文化空间之间"空间、要素、主体"三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非遗文化—生产主体—空间"三元辩证的文化空间生产分析框架;以崇州怀远古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