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的技术MBA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传统MBA教育十分普及和成功。 2 0世纪 90年代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1994年 ,美国大学“技术MBA”教育应运而生 ,其目标是培养精通专业业务、又掌握网络技术和知识的管理型通才。列出美国全国性综合大学技术MBA教育统计表。 1991年后 ,我国开始MBA教育 ,技术MBA在我国还是个新概念 ,我们应正视差距 ,培养中国的技术MBA。  相似文献   

2.
【正】名字像越南人,长得像日本人,口音像台湾人,护照是美国人,其实是党的人。网上有段子这样调侃阮次山。寥寥数语,不无质疑之意,却也勾勒出阮次山的基本人生经历:大陆出生,童年曾在越南,后在台湾成长,留学美国后变身美籍华人。  相似文献   

3.
《浙江统计》2011,(12):62-62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成为中国居民投资移民热门国。以美国为例,自其2006年初正式对中国开放投资移民以来,申请人数翻倍增长。来自美国国务院资料显示:2009年度投资50万美元以上获得绿卡的“投资移民”达到了4,218人,其中中国投资移民的人数增长最多,达1,979人。  相似文献   

4.
丁俊 《上海统计》2000,(2):30-36
上海市就业与社会保障统计体系赴美培训考察团一行20人,由上海市统计局副局长吴振国带队,于1999年11月7日至11月27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和北伊利诺伊州大学进行了培训,并对美国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培训考察期间,先后访问了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美国人口普查局、美国社会保障部中西部办公室、伊利诺伊州政府就业保障部和伊利诺伊州政府社会服务部等政府部门,也访问了美国国家民意调查中心、北美精算师协会、摩托罗拉公司总部等社会团体和企业.本次培训和考察得到了上海市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美国二十一世纪学会的大力协助.  相似文献   

5.
2020年12月15日,是外孙女嘟嘟的14岁生日。她在美国费城生活,我和老伴儿在中国沈阳生活,相距太远了。为了祝贺她的生日,我们在家里的客厅给她录了一段视频。老伴儿用手机做好了录像准备,我说:"我们祝贺嘟嘟生日快乐!希望嘟嘟和弟弟阳阳一起努力做个善良、健康、有专长的人。希望你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坚持游泳、跆拳道等运动,每天坚持做俯卧撑。  相似文献   

6.
运用1999-2013年中美两国贸易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协整检验,拟合了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中美两国收入水平及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相关关系,发现美国贸易逆差并非由人民币低估引起。通过建立美国进口需求模型和美国对中国出口模型,结果显示:美国国民收入每增加1亿元,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就会增加约174万美元,而中国国民收入每增加1亿元,中国对美国的进口额增加约192万美元,这说明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主要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人民币汇率与之相关,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欣悦 《妇女生活》2020,(1):11-13
“乔波精神”激励几代人去拼搏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对冬奥会最初的认识是怎样的?叶乔波(以下简称叶):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当时,离第13届冬奥会开幕已经很近了,国际奥委会让中国尽快组建队伍,我们的运动员连什么是冬奥会都不知道。当时国家组建了一支冬奥队伍,参加了1980年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的冬奥会。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资料记载,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调查预测,按目前出生率计算,全世界到2000年人口达到63亿,到2020年达到83亿,30年翻一番。我们中国现有人口12.5亿,49年后将达到24亿;而美国现有人口2.48亿,49年后达到不足3.5亿人,仅为中国的七分之一。中美两国土地相差无几,不管今后美国发生什么变化,中国科学再进步,这客观的7:1恐怕很难改变。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9-2004年期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全面快速增长,不断创新高.但是,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日益变大、贸易摩擦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着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因此,在美国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共享效应的同时,中国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贸易政策,美国也应该调整贸易政策来维护和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稳步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读美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Angus.Maddison)的 《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中译本, 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看到一组他推算出的1820年数据。其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8.7%,比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总量还大。 1 8 2 0 年 世 界 1 0 个 主 导 经 济 体 的 G D P 和 人 口 这已经是鸦片战争的前夜,当时的英国,其经济总量才不过占到世界GDP总量的 5.2%,和中国相比,好像还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对手。 此后的20年,英国无疑有大的发展。另一位美国人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道: 1800—1900年间,英国的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1.
【正】假如石油突然消失,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有趣的设想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3月30日在美国华盛顿乔治敦大学谈到能源问题时说:"在今天这样严重依赖石油的经济形态下,石油价格上涨将影响到每一个人——工人、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研究中国教育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与美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教育业与第二产业关联效应显著,而美国教育业与第三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中国教育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推动效应都不明显,美国教育业的拉动和推动效应比中国稍大;中美两国教育业的影响力系数都高于感应度系数,两国教育业对其上游产业拉动作用比其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13.
罗继东 《四川省情》2008,(11):28-29
美国的灾后金融支持美国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灾后应急支持;另一个是灾后风险分散机制。灾后应急支持。2005年8月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美国金融当局首先启动了紧急应对计划,计划基本内容包括及时发布公共信息,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14.
王启金 《浙江统计》2003,(12):33-33
今年12月8日,我们将迎来我国统计法制建设史上一件盛事———《统计法》颁布20周年。《统计法》的实施,结束了新中国长达34年统计无法可依的局面,对于维护统计秩序,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统计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统计法》对于许多人来说,比较陌生。有的人认为,《统计法》是“豆腐法”、“小法”,法本身不硬。究竟如何认识《统计法》熏我个人认为,就法本身而言没有软与硬之分,况且《统计法》同会计法、审计法等专业法一样,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其显著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MRIO模型,对1995—2011年中美两国20个行业的贸易内涵碳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总体及行业特征。研究得出: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内涵碳远大于其从美国进口的内涵碳规模,从而中国通过贸易承接了美国大量的内涵碳转移;另一方面,相对于两国的贸易规模,中国承接了更多的内涵碳转移,从而加剧了全球范围的"碳泄漏"。在此基础上,采用SDA方法将贸易内涵碳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得出:规模效应总体为正,且贡献率最高,表明中国日益增长的对美出口是推动两国贸易内涵碳转移不断扩大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效应总体为正,但影响很小;技术效应为负,证明中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两国贸易内涵碳转移规模的扩张。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大战中,我们却危机四伏。危机之一:人才流失触目惊心。80年代以来,鼓励出国留学成为我国开放的重要举措,出国留学人员累计突破20万,20万留学人员中只有7万余人学成回国。美国电脑研究中心的19个部主任,有12个来自中国;美国著名大学中,有三分之一的系主任是华人或华裔;美国机械工程学会12个分会会长是炎黄子孙;美国数学应用学会,主席、副主席都是华人;美国物理学界的领衔人物,都来自中国这块古老的黄土地,全美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约12  相似文献   

17.
聂志红 《山西统计》2000,(12):9-10,22
本文列举了美国“新经济”的主要表现 ,对其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美国“新经济”的内涵 ,指出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俊 《四川省情》2008,(11):46-46
中国已成美国最大债权人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一举超过8年来始终占据首位的日本。在抛售美国国债呼声高涨的时候,增持美国国债,当然是有原因的。虽然美国遭受了金融危机重创,但从目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996年 ,我大学毕业后便来到了美国 ,先上学后工作 ,物质生活似乎是越来越好。但怅然若失的感觉却有增无减。来到美国 ,很快就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重新做出抉择。为了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 ,也就是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美国 ,不得不转学中国人擅长且美国社会大量需要的专业。计算机、会计、统计以及工程的各分支 (电子、化学、材料、机械工程等 ) ,成为中国学生云集的学科。在美华人主要在从事两大类工作 :一是高科技研究或操作 ,二是餐饮、洗衣等服务行业。其它行业别说政治人物 ,就是高级企业管理人员都少 ,艺术家和文学界更是寥寥无几。来时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在1951-1983年间成功完成了不同纳税主体税率由不同到统一的过程。而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的费率目前仍处于不同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企业职工与个体户税率设计特点,剖析其对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费率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