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铁男  陈涛  贾镕霞 《管理学报》2011,8(3):388-395
基于对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提炼出一个体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采用多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和能力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得出能力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显著,而资源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明显的结论,这一结论为中国企业今后提升经营绩效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战略柔性与竞争绩效: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一种特殊的竞争能力,战略柔性日益成为驱动企业竞争绩效的战略要素,因而备受 关注.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探讨战略柔性与核心能力、企业竞争绩效之 间的关系以及环境动荡性所扮演的特殊中介角色,并运用来自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基于 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的结构方程模型(SEM) 验证了不同类型的环境动荡性在战略 柔性与企业竞争绩效之间的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3.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经典范式,构建"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双元柔性能力—组织适应性"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组合式雇佣、弹性工作安排、综合性技能培育)通过双元柔性能力(稳态柔性能力和动态柔性能力)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组织适应性。这启示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需适度应用,双元柔性应主辅结合、协同演进。  相似文献   

4.
以制度理论和资源基础观为理论基础,首次基于战略柔性的独特视角探讨了制度支持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了技术能力这一重要的组织特征在制度支持与战略柔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对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江、东莞以及佛山等10余个城市的300家企业600名高管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了186家企业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制度支持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绩效,并且战略柔性在其中发挥了完全的中介作用,而技术能力在制度支持和战略柔性的关系中则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战略柔性和技术能力这2个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阐释制度支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为制度理论在获取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态能力的测量与功效: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界定了测量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为了验证此评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国内29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并在探测性检验的基础上将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调整为市场潜力、组织柔性、战略隔绝、组织学习与组织变革5个方面。最后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基于363份有效样本,对我国企业动态能力的制约性因素,以及它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有限的贡献中,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超强竞争时代,组织学习、核心竞争能力和战略柔性,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问题,成为企业营造持久的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本文在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划分为技术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整合能力这三个关键构成要素,识别出组织学习的三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了战略柔性的内涵与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企业竞争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以来自中国企业的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本项研究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将战略柔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动态能力运用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探索了其在构建高层管理团队(TMT)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与企业绩效关系中所扮演的中介作用,并且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这一现实背景,采用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该中介环节的调节变量予以进一步阐释.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区390家企业的780名高管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241个有效样本,研究发现:(1)构建TMT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并且战略柔性在其中发挥了完全中介的作用;(2)环境不确定性在构建TMT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与战略柔性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但在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不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考虑战略柔性和环境不确定性这两个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构建TMT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这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动态环境中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战略柔性、双元性创新和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桦  彭思喜 《管理学报》2011,(11):1604-1609,1668
通过对274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双元性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战略柔性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而且能够通过双元性创新间接影响企业绩效。最后,指出了研究的意义、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悦 《决策与信息》2013,(11):269-269
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柔性战略对企业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职能具有明显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本文通过研究以上三者的重要关系为主要研究目的。通过本文研究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起着连接企业柔性战略与企业绩效的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晨  高山行 《管理科学》2017,30(2):16-26
 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和国家竞争优势塑造的重要作用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一致认可,但在技术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通过技术手段领先竞争者以维持企业增长和竞争力的可能性正在下降,非技术领域(如战略理念和管理实践)的创新正逐步成为企业竞争中更为关键的核心要素。但关于战略柔性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往往局限在技术创新领域,大量已有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战略柔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缺乏对非技术创新的探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两个维度,构建这两个维度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两种非技术形式创新之间关系的整合性研究框架,探讨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影响的差异化路径关系、与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的因果路径关系,以及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与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以303份中国制造业企业配对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7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均存在积极影响,战略创新能够促进管理创新的培育;战略柔性对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即对战略创新通过直接路径施加影响,对管理创新除直接效应外,还存在以战略创新为中介的间接影响路径,即战略创新在战略柔性与管理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通过构建战略柔性对两种非技术创新的影响框架,呼吁增加对创新研究中非技术创新的关注,促进企业内部创新系统中战略创新与管理创新两种不同层面创新之间的双向理论融合,并为提高和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提供关键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