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当今河南诗坛,李洪程是位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年诗人。其诗以简约洗练、风骨英朗见长。诗集《人生乐天图》是诗人人生境界的诗化结晶,体认着执著的人生追求与道德张扬。由率意走向哲理、由冲淡走向雄浑是诗人诗艺创造的运行态势,而把农家子的赤诚心态与文人诗的审美意象结合起来,并努力升华为一种时代思绪与风流,则是诗集鲜明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从形式到内容都受但丁《神曲》的影响,虽然始终都有叙事的成分,带着历史感,但都是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沉思,诗写的是幻觉、虚无;内容上涉及哲学、宗教和神学。《四个四重奏》是借英、美两国四个地名的移动变换,表达诗人时空观的哲理玄思。文中,诗人的时间观念也就是诗人的诗学真谛。诗人用哲学及其宗教观念来传达他的学术思想,和他的回归意识的辩证或悖论哲理。借此,解答了他生命回归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严文井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之后最有中国特色的童话作家之一。其作品浓郁的抒情韵味和哲理色彩,上接叶圣陶早期的童话创作,下启新时期抒情派童话,代表了中国童话作品的一种形态。其创作的特色大致可以概括为:师长的"严"与"爱";诗人的"抒情"与"哲理";寓言倾向。  相似文献   

4.
丘特切夫在国外被称为哲学诗人或思想家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哲学抒情诗或哲理抒情诗,在我国,他也被学者们认为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诗人,如飞白先生指出,丘特切夫"用抒情诗回答着哲学的问题[1](P804).  相似文献   

5.
废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家, 更是诗人, “一个耽于哲学悬想的诗人。”( 黄裳语) 。由于他常将庄禅释道思想融于诗歌中, 使其诗歌呈现出东方智慧的玄妙古奥的哲理境界, 晦涩迷离, 仿佛披上了一层朦胧的佛衣袈裟。本文正是以庄禅之道去阐释废名诗歌的哲理境界,感受他徘徊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苦闷彷徨的心绪, 并试图在走进他诗歌世界的同时, 走进他的文化世界, 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是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公认的诗人。这样的"四位一体",使他的政治、军事理论著述充满了哲人的睿智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有不可驳辫的逻辑力量,同时也富有诗人的激情、诗的文采和感染力。同样,在他的一些诗词中,不仅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大气磅礴,也具有含蓄蕴藉的哲学理趣。他的有些诗词看似"有感而发"、针对性很强"为时而写、为事而作"的"宣传诗",但因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就使之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性,有永久被人们喜爱、诵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以古朴、自然的诗风演绎了建功立业、痛苦抉择这些生命主题.他将"自然"融入诗歌的创作理念当中,将玄理变为日常生活哲理,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题材,他以清高的个性,率真的品格,对人生进行了哲学的思考,为后代士人努力去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展现了广为咏叹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8.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他的《神曲》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神曲》,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部寓言作品,文本充满着难解的象征、经院哲学的术语及各类史事.长期以来,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神曲》,也各有所获,多有创见.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也谈一点浅见.19世纪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德·桑克梯斯的《论但丁》认为,《神曲》中的“但丁的世界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可是,但丁不从诗人而从哲学家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越出了故事情节的范围.”德·桑克梯斯指出但丁《神曲》是以诗的形式去表达他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10.
禅宗以明心见性为终极关怀。它对杨万里的人生观、宇宙观、审美理想、文学观念及艺术表现手法都有重要影响。杨万里的咏园诗是诗人闲散时,吟咏性情所作,是诗人怡情养性、静谧修养心性的自性顿悟的结晶,是佛意、禅韵、诗情和景趣的有机契合,体现着诗人哲理思辨与诗情画意水乳交融的审美境界追求,极富禅学意趣。  相似文献   

11.
杨枝远是清初江西瑞金诗人,坎坷的遭遇使他致力于诗歌创作,主张“穷而后工”、“达而益工”的诗学观,其诗格调高雅,婉约清丽。一生著述甚丰,有《狎鸥亭诗钞》等,其诗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相似文献   

12.
朱弁是南北宋之际的诗论家、诗人 ,他的《风月堂诗话》是一部在中国美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都有重要理论价值的诗论著作。《诗话》作于朱弁羁留金朝期间 ,多是记载作者南渡前在新郑时与友人谈诗的回忆 ,借以寄托作者的故国之思 ,其中颇富论诗独见。朱弁论诗宗旨 ,首在于自然浑成 ,不以用事为高 ,而主张诗人以“体物”的方法在大自然和客观事物中直接获得审美体验 ;朱弁还非常崇尚雄奇刚健的诗歌风格 ,而又认为应该达到浑涵汪茫的艺术境界。他评价黄庭坚所说的“用昆体功夫 ,而造老杜浑成之地” ,是在诗学史上颇富理论创见的命题。朱弁在诗歌创作上也有重要的成就。从长期羁留北国的宋朝士人的角度出发 ,朱弁诗有着“亲历”、纪实的特点 ,同时又深刻细微地呈现了诗人内心那种深沉而勃动着的精神天地。从艺术上看 ,他的创作极少使事用典 ,得之自然 ,多用白描手法 ,但句律严整 ,下字坚实 ,意象的创造是很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13.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融古化欧",承上启下,影响深远。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诗论家。论文拟从中国文化和文学建设的视角,用卞之琳的翻译理论和新诗格律论反观他的翻译与创作实践,探讨诗歌节奏的意义,探测卞诗、卞译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方敬作为一位现代诗人、散文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他将自己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时代共呼吸,将"真"和"美"作为自己一生不懈的艺术追求,诗文并美.其诗歌和散文创作不单体现了他自己的所思所感,也俨然是中国20世纪社会现实和进步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现在我们重温方敬先生的诗文作品,追寻他那既切合时代主潮、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之路,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冯时可是晚明松江文坛著名学者、诗人。冯氏勤于耕耘,富于著述,仅诗作即达二千余首。然其生平、著述至今语焉不详,后人对其诗文创作褒贬不一,誉之者称其为诗坛“中兴五子”之一,为天子养士气、生士色,于世运功莫大焉;抑之者指其卑靡蹿驳,无一赞语。文章对其生平、著述进行了详实地考辨,通过考辨指出,冯时可诗虽不能成家,但在吴中文坛仍是一位极具影响的诗文大家,甚至在晚明他也是一位较有影响的学者。其诗文创作是那个沧海桑田时代的形象注脚。  相似文献   

16.
沈明臣出身于宁波栎社一大家望族。明嘉靖年间.明臣一度曾与徐渭同为兵部右侍郎胡宗宪募客。此后,他先则浪迹于吴、楚、闽、粤之间;后归故里,成为两上草野骚客之领袖。他作诗七千余首,既有慷慨铿锵之作,也有满目琳琅的小品,尤擅古体歌行;其寄慨抒怀之作曾脍炙人口,可称得上晚明浙东“独鸟鸣春”的布衣歌手,其门人屠隆,后辈文人钱谦益、朱彝尊、万斯同等人都曾在著述中对其多有褒奖。  相似文献   

17.
鲜于枢,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生活于战争动乱的金元之际的仕宦之家,多才多艺。他的诗词豪放飘选,描写底层百姓极具个人特色,是元代代表性的诗人。同时,他是元代书法家中的集大成者,元初三大书法家之一,他作品中的复古之风以及他对书法创作的论述,都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清代诗人边连宝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连宝为清代北方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在清代中期都独成一家。边连宝一生著述颇丰,除诗、文集外,还有诗话、诗文选本以及史部著作,今传世多为稿本、抄本。边连宝著述的搜集与整理,对研究清代北方诗学与诗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彝尊的学术最典型地代表了清初学术带有总结意义的学术史趋向,其诗学也具有浓厚的学术史特征。近年的朱彝尊诗学研究多集中于他对唐宋诗的态度,本文试图在浙江诗学的史学传统中把握其明诗研究的特点,并在与钱谦益《列朝诗集》的对比中分析朱彝尊《明诗综》的文献价值和批评特色,认为朱彝尊的明诗批评扭转了明代以来以选诗树立门户、标榜趣味的习气,将诗歌总集的编纂建立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成为清代诗学走向学术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罗兰·巴特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本”理论独树一帜。他的“文本”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他把“作品”与“文本”加以区分,把“文本”看成动态的生成过程,并对“文本”作了详尽的分类。巴特的文本理论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重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