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已经越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呈现外向型和国际化的趋势。 1979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经过9年来的开拓努力,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相似文献   

2.
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由高度中央集权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新旧体制的差别在于,新体制在组织形式上变中央高度集权为分层决策;在管理方法上实现既有计划机制又有市场机制的双重调节;在管理手段上不仅运用行政手段,同时还运用经济手段。对内搞活、简政放权的改革,使权、责、利结合  相似文献   

3.
现在,全国人民正在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这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宪法是关系到我国各民族切身利益的根本大法,是各民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全民开展宪法修改草案的讨论,不仅是发扬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而且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各民族人民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入讨论宪法修改草案的工作。这篇文章,着重讲了宪法修改草案中有关民族问题的条款,对于推动宪法修改草案的讨论,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民族的现状和历史开展系统的研究是社会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项工作既有很强的学术性,也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搞好民族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邓小平理论中“发展”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异于前人的新见,认为“发展是民族繁荣必由之路,而民族繁荣则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最终目标”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欠妥贴,而主张“发展”是对中国少数民族乃至对汉族和世界各民族都适用的共性概念,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适应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发展实际的个性概念。作者还对“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新的探讨,认为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的战略性主题。还认为,当前民族工作与民族理论研究中存在某些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如不加以扭转,既不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目标,也将对中国各民族共性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大自治区成就斐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已领先走上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牧、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之路。十几年来大力推进农牧产业化经营,涌现出伊利、蒙牛、鄂尔多斯、草原兴发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企业。产业化经营带动140万户农牧民实现增收,农牧民来自产业化的人均收入占总收入的1/3以上。自治区内鄂尔多斯市积极发挥农牧业和煤炭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代市场机制,引进国内、国外生产要素,还利用证券市场融入大量…  相似文献   

7.
谈到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我想大家不会不注意到,西部正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样的地区讲经济发展,当然不能不考虑到民族这个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经济发展问题。从民族的角度提出问题,很不容易用概括的词句,因为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一概而论就容易顾此失彼。比如讲一个地方居民从事哪种生产活动来取得生活资料的经济结构时,就会看到西部各民族在这方面很不一致。同一民族,由于地区不同,也可以从事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认真学习宣传,坚决贯彻执行十四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各民族地区工作的头等大事。当前,全省各族人民正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朝着共同富裕和繁荣的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9.
<正> 党的“十三大”在全面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强调“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这不仅指出了我国各民族兴旺发达共同繁荣的重要性,而且阐明了促进民族兴旺发达共同繁荣的具体途径。本文仅就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峨边彝族自治县是四川省两个彝族自治县之一,总人口148883人,其中彝族人口 41934人,占28.2%。 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一方面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和大专院校深造,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政治思想素质;另一方面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初、高中毕业生到各类专业院校学习并通过上挂、异地交流、换岗、下派等各种途径,为他们提供大展身手的成长环境。目前,全县拥有少数民族干部957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30.6%,1984年的3.1倍。其中县级领导干部 12 …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2006年12月26日在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上强调,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对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关心。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处理好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从云南省的民族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三条基本经验: 一、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讲各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团结、统一、稳定”这三面旗帜要高举,要在群众中理直气壮地讲,反复地讲。最近,江总书记指出,要在各族人民中反复地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讲“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这是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最明确的指示。总结云南省的经验,我认为,处理好民族关系,除了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外,实质的问题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促进各民族共同  相似文献   

13.
(一) 生产力与民族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生产力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来考察. 首先,我们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看生产力与民族发展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在这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东西部差距扩大,中西部相对落后主要是由自然条件较之东部地区相对恶劣,经济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和对外开放不够等因素造成的。从目前东西部各自发展的势头分析,东西部差距扩大的趋势将持续到本世纪末,大约从2000年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中西部将会进入较高发展时期,到2010年中西部则可能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西部地区只要因势利导地运用发展的区位差,设法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并结合当地实际加以吸收、消化,节省自己的时间和成本,能够与东部地区同时达到同样程度的现代化。这也可以说是后发展战略,或称“捷径战略”。为加快中西部发展,建议国家成立中西部发展协调机构、在中西部地区建立“试验区”、制定中西部投资法、发展法和设立地方发展银行,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给予中西部大力支持,特别是增加财政支持,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但它不再从属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而是“实现四化,振兴中华”总问题的一部分,只能通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解决。各民族间已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但历史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落后造成的少数民族还不能充分享用法律赋予的各种平等权利的现象仍然存在。增进各民族的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仍然是处理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主题。各民族间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矛盾着的方面,但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从总体上看,中国摆脱了绝对贫困状况,经历了温饱阶段,开始进入小康社会,但还不是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所说,“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这一…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忽略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民族语言文字不仅是人民群众日常的交际工具,也是民族地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极为重要的工具,更是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正> 周恩来曾经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中央领导同志在1988年4月25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也指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各民族平等原则的实现,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创造了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也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如果没有民族法制的保障,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非常困  相似文献   

19.
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提到了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问题,并提出财政投入要向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和教育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这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作为今年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摆上了议事日程。西部广大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大开发战略正式开始实施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关于实施西…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民族地区的经济搞上去,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入手.这是民族地区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改革与发展民族教育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教育,就其范围来说,是指对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成员所实施的教育.做好民族教育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必须把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同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