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跨国收养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跨国收养现象在收养制度产生之时便伴随出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常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跨国收养才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现代社会最先开展大范围的跨国收养的可能要算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许多家庭收养了不少欧洲儿童,特别是收养了不少德国、意大利和希腊等国的儿童。美国也有一些家庭从亚洲的日本和中国收养儿童。在战争期间,美国军队在欧洲战场不只是打了许多胜仗,同时也在欧洲留下了无数非婚生子女。另外,美国军人还在战争中与一些孤儿和一些无力抚养自己子女而愿意出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涉外收养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的涉外收养现状来看,我国属于送养国,很多发达国家都有收养中国儿童的强烈渴求.然而,在立法层面,中国涉外收养立法仍存在空白点,特别是对涉外收养效力及其准据法的选择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我国在涉外收养的立法方面,应将儿童利益作为根本原则贯彻其中.  相似文献   

3.
中法收养立法比较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法两国立法在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形式要件、收养效力、收养解除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建议完善我国收养法,改单一的行政程序为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并行,增设试养期,拓宽收养渠道。  相似文献   

4.
秘密收养作为一种主要的收养方式,在整个收养制度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虽然公开收养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秘密收养的法律地位,但秘密收养依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然秘密收养制度毕竟保留了与生俱来的缺陷,不得不予以规避。鉴于此,通过协调送养人隐私权与被收养儿童知情权之间的冲突、细化责任承担方式、明确收养行为效力等举措来完善秘密收养制度就变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从保护儿童利益的角度出发,我国收养条件立法应该在一定范围予以重构。具体需完善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放宽对被收养人限制;禁止无配偶者收养子女;对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与儿童不应区别对待,严格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的收养条件。  相似文献   

6.
由于民众法制观念淡薄、收养手续成本过高、收养程序繁琐等诸多原因,我国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在法律夹缝中求生存的事实收养。部分合情合理的事实收养仅因缺乏《收养法》规定的形式要件背负着“非法收养”的名声,法律效力得不到肯定,导致司法实践中解决此类问题陷入法律与道德相悖的两难境地,双方当事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为使我国的收养立法符合社会实际情况,应当引入时效取得制度,有条件地承认事实收养的法律效力,最大限度维护收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收养,是人为创设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亲属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养未成年人早在原始氏族时期便已存在,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收养立法得以产生并逐渐完善。我国第一部《收养法》是1991年颁布的,期间经过一次修正,该部立法体现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在这20余年的实施过程中,《收养法》为民众的收养提供了法律依据,解决了收养纠纷,保护了收养当事人的权益。但在新形势下,原有的未成年人收养立法已无法完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情。为使收养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其设立的目的,应在考察域外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国情,完善未成年人收养立法。  相似文献   

8.
滥用国际收养权拐卖儿童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也不论是区域性国际组织还是全球性国际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各种努力,采取行政和立法措施同滥用国际收养权的非法行为作斗争。为了寻找最佳解决办法和途径,应全面透视国际拐卖儿童的本质,界分合法的国际收养与借收养之名的国际拐卖儿童行为,通过各国的国内立法与国际收养法的统一化,有效地规范国际收养行为,全面维护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儿童维权人士在国际收养问题的重视程度上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跨国婚姻破裂后的儿童监护权进行国际保护,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多项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公约。这些公约都建立了缔约国之间的中央机关合作机制和司法与行政合作机制,以此实现儿童监护权的国际保护目标。中国应借鉴公约的规定,完善涉外监护制度的国内立法,同时考虑尽快加入相关的国际公约,以便更好地保护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1.
收养行为将对收养家庭、送养家庭和被收养人三方利益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秘密收养一直是传统的主要收养方式。秘密收养必须处理好被收养儿童的知情权和送养人的知情权问题。尽管秘密收养是主要的方式,但它也有弊端,于是公开收养逐渐被关注。公开收养有自己的优点,也有不足。采取两者并存的方式,兼顾其长处,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条约成为国内法是必要的,因为条约成为国内法是合理确定条约在法律体系中的位阶的需要,是正确适用条约的需要。条约成为国内法也是可行的,因为条约与国内法一样都是法律,同时国家既是国内法的制定者,又是条约的参与制定者或者认可者,使得条约易于成为国内法;条约对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这给国家以压力和动力推动条约成为国内法。对缔约国有效的条约不能自动成为国内法,国家主要通过公布条约并指令实施、通过立法将条约转化为国内法等方式使条约成为国内法。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单方退出条约行为近年来屡屡发生且具有任意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法律秩序的稳定性。现行有关条约退出的国际法律规制存在缺陷,不能对条约单方退出行为进行合理有效的限制。条约单方退出不仅要符合条约中的退出条款,同时也要受条约必须信守、诚信原则、国际合作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限制。为完善对于条约单方退出行为的国际法律规制,应明确条约退出权的权利基础及其限制,严格条约单方退出的要求,理清单方退出的法律责任,并加强应对不正当单方退出行为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对合伙企业的跨国所得进行课税时常常要适用双边税收协定,而协定的适用又离不开国内税法,由于各国国内所得税法对合伙企业的规定不同,当缔约国给予合伙企业不同税收待遇时,其对合伙企业所得的性质会产生识别冲突,从而导致双重征税和不征税。因此,课税时应结合税收协定与缔约国有关规定对合伙企业的居民资格、企业利润、特别报酬予以分析,以便进行正确的定性,正确适用双边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管理学科有两个领域值得人们注意。一是跨国公司的多文化管理问题 ;二是适应新经济的组织变革与创新。有 7国参加的跨国公司经营博弈模拟研究 (INTOP)说明 ,平等、开放的多功能型团队等有机式组织是促进信息沟通、有利于合作和激发创新的有效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情况下,缔约者会赋予某个条约术语一种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含义,以应对条约缔结后出现的新情况。为了体现缔约者的这种意图,在解释一些条约术语时,应进行演化解释。在梳理演化解释的内涵、法理基础及使用要件的基础上,提出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部分条款的解释是可以或有必要运用演化解释的。其中一个例证就是海洋科学研究这一术语的内涵。通过演化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与海洋科学研究有关的条款可以适用于BBNJ谈判的语境下,为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制度安排这一“新问题”提供法律选择。同时,演化解释也可能被运用到未来对BBNJ新文书部分条款的解释上。结合演化解释的使用要件,分析目前BBNJ谈判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日后可能对BBNJ新文书中相关条款的解释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断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国际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多,从而凸显了条约在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中的作用。条约适用于国内民商事审判的理论基础是一元论和二元论。各国民商事审判适用条约的方式以及条约在各国国内法中的地位,取决于条约在各国民商事审判中的立法与实践。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相关先进做法,完善条约在民商事审判中适用的立法与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8.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无论是在我国整个司法协助体系中,还是在国际合作领域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几年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发展较快,但是在刑事司法协助的合作范围、双边引渡条约的订立及《引渡法》等国内立法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无法适应我国有效打击刑事犯罪和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完善我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加大立法步伐,完善《引渡法》等有关国内立法,积极推动统一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出台,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刑事司法合作,扩大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领域,积极谋求与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双边引渡条约的订立。  相似文献   

19.
跨国投资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长期关注和争论的一个问题。在梳理国外关于跨国投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变动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从影响渠道、最终结果和产业案例等三方面归纳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跨国投资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最后总结并展望外资与东道国市场结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哈石油管道的开通及中哈之间签署的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协定。为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跨国公共产品与跨国俱乐部产品供求基础;地理区位优势和跨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国际贸易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双边贸易和跨区域合作中既有比较优势,又面临风险。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经贸必须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防止贸易摩擦、贸易不平衡性、贸易波动性、地缘政治和恐怖主义活动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