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音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2.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秦淮灯会,久负盛名。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干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秦淮灯会脱颖而出,赢得了“天下第一灯会”的美称。2006年,秦淮灯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平江九龙舞     
1991年6月,平江九龙舞艺人表演的《九龙闹洞庭》,在岳阳国际龙舟节上荣获表演金奖,《湖南日报》、《人民画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争相采访报导,使平江传统民间舞蹈——九龙舞从此声名远播。除了受邀在国内进行表演,德国、新西兰等国也都邀请九龙舞艺人前去一展风姿。2006年,平江九龙舞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底,粤剧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仍然令人堪忧。笔者仅就民间粤剧击乐人才匮乏这一话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也向有关部门提出的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9年潮州音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潮州音乐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意义和价值,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现以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为主体,通过创新学校的潮乐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互联网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潮州音乐。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的阳江漆器髹饰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非遗传承人和工艺大师们不断创新,让这古老的工艺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位于陕西宝鸡的凤翔县素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当地的凤翔泥塑造型古朴别致,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爰,而且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花瑶挑花     
隆回地处湖南省境内的湘西南腹地,属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虽然这里经济发展缓慢,却有着深厚的民俗传统和文化底蕴,其中一个代表便是有着上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花瑶挑花。  相似文献   

9.
“非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抢救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6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各地也相继出台了自己的“非遗”保护名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深受中老年观众喜爱的一些地方戏剧.更是境况堪忧。  相似文献   

10.
又到一年舂节时,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舂节期间的美食、艺术作品、娱乐活动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2006年5月,“舂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曰益昌盛,中国古老的传统春节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节曰。  相似文献   

11.
别金花 《城市观察》2011,(3):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应该加以珍视。在保护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适当旅游开发。本文以大都市上海为背景,廓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作用、影响,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盎然生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世博会文化遗产,是指上海通过举办2010年世博会所积累和获得的,具有巨大产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世博会举办城市,上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从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积累了现代建筑、新媒体、演艺、会展等八大文化资源。世博文化资源涵盖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推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据此,提出推进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钧 《城市观察》2012,(6):185-18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DNA",对都市"非遗"的淡忘,会造成我国城市传统文化的缺失。保护"非遗",更要在传承中创新,让"非遗"活起来,其生命之树才会常青。广彩是国家级的"非遗",是广州的城市文化名片之一,有过辉煌,亦曾走入衰落。在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下,广彩如何传承创新,焕发生命力,助推文化强市和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14.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全面构建文化强市战略和建设幸福乡村战略的背景下,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领作用,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阐明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略。  相似文献   

15.
湘西苗族鼓舞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凝聚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河南神镇因出产钧瓷而驰名中外,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的传统工艺与造型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今,年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艺术大师们将祖辈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不断创新,使瓷都神诞生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钧瓷新品。  相似文献   

17.
葫芦谐音“福禄”,作为中华吉祥文化的象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烙画葫芦艺术又称火绘葫芦,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家们用烙铁在葫芦上熨出烙痕作画,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framework of a larger research program, in which the 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Yangzhou University are jointly involved to study and preserve historic towers.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intangible and tangible attributes of a society, including the natural heritage, that are inherited from past generations, preserved in the present and granted for the next generations. Nowadays we consider the cultural heritage as a world heritage belonging to all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rrespective on which territory they are loca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and a methodological hypothesis to conserve cultural heritage in a sustainable way throughout the case study of Sichuan Towers (China) that could become an example for other cultural sites around the world, connecting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al aspect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黎明泽 《城市观察》2014,(5):167-173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延续和再生,既在乎历史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也有赖城市规划建设主体的"文化自觉"。徽州文化在历史传承中坚持"文化自觉"注重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物态和非物态传承的有机融汇、重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