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新实践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元方法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它应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实践美学终结论”者企图以认识论、庸俗进化论、双重标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等颠覆实践美学,是一种不利于学术多元发展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完整体系,它不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开辟通向美学真理的新道路。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之交,实践美学受到来自后实践美学的挑战,从实践美学自身来说,由于过去对实践概念的狭隘理解,给实践美学的理论带来诸多隐患,造成了重认识论轻本体论,重社会轻个体,重理性轻非理性等等偏颇,另一方面由于对实践美学的片面的理解,使得它受到了很多建立在误读上的批评,重新阐释实践概念,修正上述偏颇,澄清人们以往对它的误读,使实践美学重树话语威信,并成为新时期美学理论多元共存格局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本文的题旨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当那些只破不立,贩运西方当代美学零碎的反实践美学的“学人”,偃旗息鼓,不知所向的时候,实践美学的新发展成果却层出不穷。人们可以在许多报刊杂志上看到关于实践美学新发展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踏踏实实地把实践美学推进到新阶段。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发现,有关新实践美学的论著也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4.
实践美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实践的含义和结构决定了美学问题的特征和美的特征。语言论美学脱离社会实践,因此它发展到今天已举步维艰。从而后现代主义美学之后的美学应立足于实践。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它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实践”作为实践美学体系构架的基础性范畴,对其发展和完善应是实践美学的当务之急。目前实践美学的最大局限正在于实践范畴界定的模糊性,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大多也可归结到对实践理解的差异上来。因此实践美学应解决好“实践”中物质性与精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等关系,弥补自身的缺陷,以显示其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6.
虚拟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美学形态,与传统美学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观照的是一种“虚拟”的现实和现象。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对虚拟美学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虚拟美学中的实践问题,虚拟艺术的审美特征,虚拟美学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学史和关学史两个角度考察了实践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证明了实践美学思想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时代精神。随着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实践美学思想也从一种时代精神演变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并且随着西方资产阶级全球性的侵入,这种美学思想披上了普遍人类学的外衣。实践美学思想之所以能在当下中国大行其道,是因为当下中国具有与启蒙时期的西方世界相同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实践美学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指出了美感和美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是一种凸现了人、人的活动、人的自由活动的美学。在理论上,实践美学顺应历史的潮流,宣告了形而上学的终结,走出了古典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现实上,实践美学针对时代的虚无,高扬人的旗帜,为美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从美学本体来看,当代美学的逻辑演进是沿着自然本体论(客观物质说)→意识本体论(主观意识说)→历史(实践)本体论(客观社会说)这一历史顺序发展的。实践美学的崛起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此美学学派的扬弃。  相似文献   

10.
萨特的实践观经历由个人实践向社会实践的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人类对实践的认识是处于不断地深化与发展之中。实践美学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科。在人类审美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等问题上,实践美学仍具有解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993—2005年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展开的一场争论,是一个转折性的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好形势下,中国当代美学界在西方后现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所产生的,它有力地推动了实践美学主导流派的发展,把实践美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实践美学流派。在争论中,新实践美学从许多方面引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观点、立场、方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开放性和生命力。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争论中,新实践美学非常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优秀遗产结合起来,争论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美学发展格局呈现出由一枝独秀到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实践美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之中脱颖而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之中逐步成为主导流派;90年代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使得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各种美学流派在理论建构方面进行着努力探索和研究。实践美学在这种探索和研究之中走向了新实践美学。在今后的美学发展中,新实践美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吸收中西美学优秀遗产,在实践美学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一定会在中国当代美学百花丛中笑迎新春。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生态美学和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证明了这两种美学形态都是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实践观上,从而证明了这两种美学具有同源性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澄清了当今有些学界人士把实践美学看作“古典形态”的美学,而把生态美学看作是完全超越了实践美学的错误观点,指出了生态美学是对实践美学的新发展,是具有现代性和开放性的实践美学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4.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某些批评有必要商榷、剖析.本文针对"后实践美学"在实践活动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实践美学"的理性化和现实化倾向问题、实践美学忽视审美的纯精神性问题等方面的批评进行了剖析,认为"后实践美学"存在着忽视"实践美学"的科学性,以西方现代美学为圭集,片面评判"实践美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新实践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元方法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它应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实践美学终结论"者企图以认识论、庸俗进化论、双重标准、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想等颠覆实践美学,是一种不利于学术多元发展的行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完整体系,它不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开辟通向美学真理的新道路。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反驳实践美学终结论——与章辉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各种反实践美学的论文中,章辉的《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以当代西方美学思想为标准对实践美学进行了攻击,认为从时间标准来看,实践美学不具有现代性,因此是古典形态的美学;从空间标准来看,实践美学与西方当代美学潮流不符,又因为不能吸纳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实践美学到了终结的时候。这种分析既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又不符合客观事实。实践美学正在发展,并未终结。  相似文献   

17.
叶茂根深的实践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践美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实践的含义和结构决定了美学问题的特征和美的特征。语言论美学脱离社会实践,因此它发展到今天已举步维艰。从而后现代主义美学之后的美学应立足于实践。实践美学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它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美学重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而后实践美学则采取了一种“去实践化”的举动。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共享着同一种有关实践的理念,即都对实践作了一种非哲学的、社会学化的、历史科学化的理解。20世纪西方的实践哲学和美学转向提出了“审美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这个大问题。审美可以是一种实践,但不是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眼中的实践,而是一种奠基在源初的生活世界中的前反思性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实践。“超实践”不是不要实践,而是回到一种带有原发性的、主客未分状态下的前反思性实践。超实践美学建立在一种崭新的“超实践”观的基础上,是后理论时代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美学形态,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19.
音乐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是音乐表演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与音乐实践活动关系密切。文章试从表演美学诸种现象中探索音乐表演主体审美意识的一般规律,引发对音乐表演实践及音乐美学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理论语境本身具有多维性。新实践美学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与旧实践美学确实有所不同,新实践美学所理解的实践概念较之于旧实践美学确实有所发展。新实践美学对美学理论研究确实有实实在在的推进。批评者可以在对新实践美学的观点有了"同情的了解"的基础上,指出这种理论观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偏差,而不应该把美学观点的交锋变成对一个哲学概念涵义的反复引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