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家电,但有些电器未必适合老人使用,老年人应该留点神。甩脂减肥机切莫进家门甩脂减肥机的副作用,不少人都知道。老  相似文献   

2.
问:现在许多住宅区都安装有健身器材,方便大家茶余饭后锻炼。请问,使用这些大众的健身器材有什么禁忌吗?答:小区里的健身器材每一项都有其锻炼的针对性,总的来  相似文献   

3.
2300年11月10日。 不知不觉又到我的生日了.这回干什么呢?太空漫步吧!  相似文献   

4.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太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9月27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在另外两名宇航员协助下,成功步出外舱,进行了中国航天首次太空漫步。此刻,翟志刚的大哥翟志强通过电视画面,  相似文献   

5.
如今,在城市的多数小区里,都设有一些健身器材,但是并非每种健身器材都适合所有的人群。髋骨软化莫玩蹬力器蹬力器主要用来锻炼下肢和腰部力量,但对那些患有髋骨软化症的人来说,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健身器材逐步走入家庭,如跑步机、划船器、功率自行车和多功能健身器。这些健身器材小巧玲珑、方便实用,可以使人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体育锻炼,因而深受锻炼者的欢迎。但是,随着家庭健身器材的普及,发生在家庭健身器材上的损伤也越来越多。这些损伤包括切伤、挫伤、肌肉拉伤和肌肉劳损。人们购置家庭健身器材本意是锻炼身体,何以反而出现一些对人体的伤害呢?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国也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老年人健身器材的设计研究日臻完善,然而现有设计西式化严重,漠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缺乏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以老年人健身器材为研究对象,在剖析老年人健身器材设计民族化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其民族化设计的过程,并结合中华太极文化设计提出一款老年人健身器材,希望对解决老年人健身器材的民族化设计问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社区》2005,(3)
健身器缘何成了“促死器”我是社区里的一位退休老人。小区内有一些能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这些器材曾经是我们这些退休老人的“好伙伴”。可是最近一些时候,我可是不敢再与它们“为伍”了。原因是我们小区内的很多居民都说那些健身器材是“促死器”。问过老伙伴们,我才知道这其中的“底细”:原来这些退休老人大都需要手摇的、脚蹬的、擦肩磨背的安全、保险的健身器材。可小区给他们安装的却是仰卧式锻炼腹肌的健身器。老人们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若是让他们在这种健身器上反复仰卧运动,不但达不到健身…  相似文献   

9.
苑广阔 《社区》2014,(28):4-4
近日,有贵阳市民致电称,市内一些地方的公用健身器材残缺不全,不仅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贵阳晚报》8月10日)目前公共场所的健身器材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由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捐赠。《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各级体育部门只负责捐赠,器材捐赠之后,受赠单位负责健身器材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二是来自社会单位公益捐赠,这具有广告效应。三是由有关部门用公共财政资金购买。  相似文献   

10.
吴勇 《社区》2005,(7):20-21
2004年11月,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某社区,由于不明白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没有大人照看,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玩健身器时,头部插入健身器梯子横档上的栏杆,被活活卡死。健身器材进社区,在家门口就能健身,这对居民来说应该是件好事。可近一段时间以来,一提到健身器材,很多居民却望而却步。有的老年居民甚至还把健身器说成是“促死器”,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人身伤害,健身器械永远的痛健身器材本是健体强身用的,可是近年来由于使用不当或器材失灵,导致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在兰州某学校的家属住宅区中,记者看到几个十多岁的孩子正在健身器…  相似文献   

11.
"最受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海选",如何进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以及选票的设计、数据采集、电子文档模版的制备、数据整理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明确定义什么是"最受欢迎"和"最需改进"颇有歧义.海选结果理应根据选票多少得出,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有相当的复杂性.几经探索后,笔者设计一套"排六队、舀六瓢、切两刀、打补丁、再三选、真金出炉"选票数据处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健康长寿是人人追求的目标,老年人更加急迫。单是锻炼身体就有漫步、跑步、爬山、游泳、太极拳、秧歌舞、大小球类等等,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宜每个人。选  相似文献   

13.
关于"OK"的出处,有20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有一位制造干燥食品的商人名叫奥林·肯德尔,他的产品被用作军粮,每一块压缩饼干上都印有他姓名的缩写"OK"。军粮很受欢迎,因此这个商标非常著名。也有一种说法是,"OK"最初是美国铁路扳道工人的用语。当班时,如果铁路上一切正常,就说声"All correct",由于"All"音接近"O","correct"音接近"K",为了方便,工人们就直呼"OK"。现代的手机短信促使一大批缩写词诞生,但都无法跟"OK"相比。语言专家说,"OK"之所以流行了一个多世纪,是它的与众不同:单词清晰、发音简单,  相似文献   

14.
太空拖船     
茫茫太空随时都会有各种危险出现,比如引力涡、陨石什么的。太空的广袤会让一艘即使设备最先进的飞行器找不到方向。飞行器在太空中高速飞行,如果脱离预定轨道,难免碰上乱七八糟的东西。此时,航天部门会出动宇宙中的"交通警车"——太空拖船,把那些废弃飞行器拖走,或者把那些脱离轨道的飞行器拖到正常轨道,甚至可以把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拖走。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学空间要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继奥运会、残奥会圆满结束后,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中国,当茫茫太空第一次展现中国人矫健身姿的时候,当家乡骄子漫步太空留下龙江印的时候,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东方巨龙的航天壮举,学习航天骄子为家乡争光、立罔威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振兴而读书的志向:于是我设计了“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龙江骄予,“神七”问天》。  相似文献   

16.
正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个同学坚持了?"有  相似文献   

17.
工作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是失职。坐落于瑞金二路的瑞金宾馆是上海知名的别墅型宾馆,四幢欧式风格的别墅和三个独立花园点缀于"一湾三湖"间。在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已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霜,若能静心漫步于此,必能感受到其悠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12,(18):38
◆空调外机支架老化严重,如何消除"头顶隐患"安徽合肥蜀山区博澳丽苑小区陈先生:我们小区的房子都是高层,我家所在的楼就有31层,我住在29层,家里装了两台空调。由于开发商当初建房子的时候并未预留空调外机安装的地方,因此居民都是将外机安装在外墙上。其中一台在楼梯的侧面,  相似文献   

19.
漫步太空眺望地球,您能用肉眼发现的人类建筑是什么?祖国的万里长城!您知道北京有多少个世界之最吗?最大的城市人工广场——天安门;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圆明园;最大的皇室寝陵建筑群——十三陵。在这里,人民的智慧与帝王的霸气融为一体,即使是撒落在城市每一个街区的现代建筑也深深地烙上了引领时代潮流的风采。您能委屈自己,不去领略一下她那迷人的风采吗?  相似文献   

20.
"小绵羊"是我们班一位小女生,她天性温顺,如同一只驯的小羊,所以我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外号叫"小绵羊"。"小绵羊"个子中等偏上,小小的眼睛,笑起来眯成一条线;小小的鼻子下,配着小小的嘴巴;扎着一个细细的小马尾,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小绵羊"的脚也小得可怜,所以那双小巧的红皮鞋穿在她的脚上实在是太漂亮了!"小绵羊"在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从不跟同桌讲话,同桌想找她讲话,她连理都不理,只是专心地听着老师讲课,下课的时候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