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乡村振兴的内涵在于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全面乡村振兴面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劳动力流失、乡村主导特色产业基础薄弱等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制约全面乡村振兴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要做精做强龙头特色产业、完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村居民返乡创业、强化政府引导和农村居民主导的关系,才能加快促进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整体性治理范式契合当下中国乡村治理变革的现实需要。借鉴和运用整体性治理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观与治理体制机制的整体性创新与变革,有利于促进乡村治理方式上的整体性转型和民生导向的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整体性治理也为创新乡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模式,克服农村社会转型风险治理中的碎片化现象、提高风险治理能力提供可行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4.
自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来,我国对“三农”工作的推进也迈入了新时期。浙江省杭州市后营村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目标的时代发展要求,在有效整治“空心村”的基础上完成了“羊村—民宿村—未来村庄”三次身份跨越,带领全村走向共富。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后营村展开调查分析,深挖后营村主体、方式、效能“三整合”特色治理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并为后营村现存的发展困境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空心村治理理论做出有利探索,并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时代背景之下,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供可借鉴的长效经验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厘定生成逻辑既是相对贫困治理策略空间选择的目标靶向,也是加快形成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的前置基础。新发展阶段赋予相对贫困新的时代内涵,文章基于能力情境透视相对贫困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从家庭资本禀赋匮乏、权利与机会缺失和韧性能力阙如三维视角尝试性解构相对贫困的生成逻辑,探索性回答相对贫困的比较性、多维性、发展性、动态变化性等内在特质。以此为逻辑延续和脉络基点,从内外因素综合制约、识别困难及治理复杂等角度审视相对贫困群体能力的提升困境,继而从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赋权增能”弥合能力鸿沟、多元力量共筑韧性网络体系及强化能力培育与再造长效机制四重维度形塑相对贫困群体的能力提升路径,以期在相对贫困群体能力锻铸过程中梯度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是实现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精细化治理理论则可以科学阐述在脱贫攻坚中所形成的精细化治理机制与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的路径。这种精细化的治理机制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的精细化、政策运行的规范化、组织配合的协同化、帮扶实践的个性化和监督考核的严格化。在此基础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在具体实施路径方面需要做好政策之间的有效兼顾、区域之间的区别对待、不同群体的有效兼顾、外来帮扶人员和驻村工作队伍的有效转变、职能部门与机构之间的有效转型,从而真正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相似文献   

7.
8.
公路作为公共产品,是国家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相比于突飞猛进的交通建设,公路治理一直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公路治理涉及多个管理部门,若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不健全,则可能导致治理的碎片化现象,进而出现多头执法、推诿扯皮等问题。路长制作为城市公路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实践,在统筹协调各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克服了政府治理碎片化的问题,推动基层治理进一步走向系统化和精确化。但在具体实践中,路长制也面临着权责不清、合作机制缺失、激励制度设计不足等诸多挑战,实际治理中的碎片化现象依然严重。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出发,可以通过立法规范、制度约束、资金保障及多元治理等方式突破路长制的实践困境,进一步推进公路治理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10.
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必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社会质量理论与后脱贫攻坚时代的乡村振兴存在多维契合,并为诠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践方向应是乡村社会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可通过提升乡村社会经济保障水平,构建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促进乡村社会融合的政策环境,探索乡村居民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方式以实现乡村社会赋权,改善乡村社会质量,逐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是重点和难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实施精准帮扶政策,让这些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来探寻人口较少民族的脱贫密码,可以发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特殊方法因应特殊情形是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实践的方法论;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人口较少民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理论向导和关键之点。以提高可行性为前提,以产业发展多样化为导向,以政策驱动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人口较少民族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2.
13.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不同历史阶段下的战略任务。二者在历史渊源、出场逻辑、科学内涵、推进思路上存在差异,但都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作的制度安排,在战略愿景、服务诉求、参与主体、实践路径上具有同一性,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一方面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基础、物质基础、舆论基础和模式借鉴,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范返贫风险和解决2020年后的贫困问题提供长效保障。当前中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与乡村振兴稳步实施的政策交汇期,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推进之路具有战略紧迫性和历史必然性。研究表明,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已实现初步互动,但实现两大战略的良性互动仍需进一步优化联动机制、筑牢产业发展根基、提高乡村治理与生态文明水平、引领文化风尚、推动共同富裕,使西部地区在新时代新一轮的大开发中展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一些问题村,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治理问题村的现实需求,华北A县创造了“选派书记”制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在县委组织部的多方协调下,县乡共建了农村人才后备库,然后再向问题村选派合适的干部任职村书记,实现人才与村庄的精准对接。选派书记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建构村庄权力的整合机制、治理资源的调动机制以及应对琐碎事务的扁平化治理机制,实现了对问题村的有效治理。“选派书记”制度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18.
治理形态是空间秩序与治理体制耦合的结果,实现“空间—治理”结构再造是每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围绕“空间—治理”问题,中国和日本都有若干典型案例:日本明治时代就开始了“市政合并”的探索,后来又逐步形成了“广域行政”等一系列经验做法;四川省成都市的治理单元重组和浙江省瑞安市的县乡权责重构则在国内具有标杆性意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通过空间秩序的优化重组实现传统乡村向善治乡村的加速演进。对此,应综合运用空间单元重划、治理单元重组以及产权单元重构等方式,探寻适应中国乡村现代化实际的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19.
20.
合村并组不仅是村庄建制的调整,也是现代化中的乡村社会变迁,重塑着村民的生活半径。村民生活边界的开放与再塑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边界调整期的村民对合并村集体的认同感较低,公共事务的合意较难达成,致使村庄秩序分化。重构村庄治理共同体,是合村并组的重点工作。整体性治理的思路对于建设新型村庄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通过发挥协调、整合、信任这三个机制的作用,能够激发村民的主体意识、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和提高他们的责任感,进而提升村庄治理效能。因此,应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有效回应合村并组带来的治理碎片化难题,实现社会安定和谐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