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灵魂,是人们情感观念的认同和行为习惯的升华。在司法裁判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说理依据,有利于强化说理,补强法律漏洞和克减机械司法。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路径,需要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内涵,精准识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用的案件范围,以具体法律条文为基础,利用法律论证方法,强化裁判文书的说理阐释。通过在法内、法外双重层面建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和法治宣传,营造全面崇尚法治、严格依法办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发展,既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良法善治的重要途径。我国德治与法治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逻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的法理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融合发展应通过宪法实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路径展开,其中宪法实施与立法是主要依托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民事司法的法源存在的问题,突出的表现为两大问题:一是已有的法源范围确定是否科学和适合我国的司法实践需要;二是不同法源之间在实践中发生冲突时如何确定适用层次。本文在对中外法源的比较后认为:在当前民法典起草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在《民法典》颁布时解决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我们党治国理政之中,形成共生同构和良性互馈关系。要充分发挥法治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引导、定型、保障作用,弘扬法治精神,确立法治信仰,使法治精神成为贯穿"三个倡导"的基本遵循;推动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习惯,增强民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获得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系统支持、全面保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融贯性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要件。在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均主张规则之治,且都追求善政善治,二者具有结构上的一致性;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二者功能相似、结构互洽,价值要素相互涵摄;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部分均能实现积极互动。这些特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具有互融共通之可能。  相似文献   

7.
8.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各级法院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类型的司法裁判中得到了系统体现。从当前实践样态看,存在显性援引仍显不够、少数价值观体现不足、释法功能较弱、说理较为宽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源地位界定不一等问题。在把握融入的界限、提升融入的能力和保障融入的规范性上下功夫,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适用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思想观念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教育的方式去解决。法律具有思想内涵,对价值观念具有引导作用。法治方式在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密切关系、国家政策的明确规定、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为我国运用法治方式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充分依据。运用法治方式培育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路径是在法律制定、法律实施、法治教育和依法治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保障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规则是法律的基础,守规则是守法的开始,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规则意识是以法治方式塑造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法治文化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将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 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提供了新的 发展思路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蕴含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价值,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本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文 化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国家,必然要有与之匹配的法治之法。从法源的视野来看,一切能够为司法判决提供权威理由的规范,甚至是提供实质理由的规范,均可成为法。因此,宪法应该是法,习惯可以是法。在此基础上,根据法源理论将法治之法类型化归纳为必然的法源、应该的法源和可能的法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遵循的根本原则和核心,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体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灵魂。在新常态下各种社会矛盾的凸现是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社会基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国家价值目标实现的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需要化为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周秦文化是周秦时期中国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价值取向.周文化的核心特质是崇德尚礼、厚德载物,秦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崇尚法治、寡义趋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是周秦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周秦文化可以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相似文献   

14.
诚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当今社会出现诚信缺失现象,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进行诚信文化建设,首先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诚信文化内涵,通过不断完善社会诚信监督体系进而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共和国是通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唯一正确道路,毛泽东在各革命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共和国形态,但独立、平等、民主、富强始终是其共和国核心价值观,目的是实现国家和人民无支配的自由理想。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依赖和取决于共和国自身的建设,毛泽东确立了由集体主义、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构成的共和国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毛泽东共和国核心价值观是关于整个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观念体系,是由内核和外核价值观共同构成的体系,是共和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对共和国建设所有主体都具有规范约束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就是共和国核心价值观,也是对毛泽东共和国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充分借鉴和汲取毛泽东共和国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宝贵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重点防范、抵制和消除教条主义、规则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四种主观主义作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阐述了当代医院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遵循,探讨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明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采取有力措施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这是由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需要、社会和谐秩序需要和网民健康精神需要决定的。为此,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内容的网上传播力度,创作反映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培养主导社会主义舆论风向的网络意见领袖,并拓展核心价值观隐性内容的网络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历史性问题,如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层、制度滞后和思想道德体系的缺陷、价值多元化等。因此,只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指导、整合、匡正、补充、统摄的作用,才能逐步解决上述现代化问题,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6,(3):95-9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实现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面对多元经济、文化、思想的冲击,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避免出现思想涣散的局面。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发展中呈现出思想意识教育功能缺位、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精神文化内涵缺位等现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构建校园文化制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创新文化载体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