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农民集体权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近年来农村社区腐败不断侵蚀农民集体权益,与产权改革的目的呈现冲突。农村社区腐败治理问题需要放置于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与变迁中进行理解,特别是从基础性的产权治理入手来进行探究。当前,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因集体产权归属不清、责权不明和保护不严等,使得农村社区治理逐步陷入缺乏合理有效产权支撑的困境,突出表现为社区居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社区“两委”与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利益分配与集体经济主体缺位之间的矛盾。下一步,伴随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推进,农民财产权的保护成为农村社区矛盾解决的重点,农村社区腐败治理的关键,就是要确保农民集体有效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重点从明晰产权主体、实施政经分离、完善赋权增能等三个方面着手,通过采取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机制、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参与机制等,有效建构起预防和治理农村社区腐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3.
农村集体"三资"的运行在新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一定风险,表现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运行机制不良,资金监管缺乏力度,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民主监管不力,公开公示不规范等问题。针对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间的关系,探究其原因,并寻求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运行机制,财务管理,产权,确认,资源管理上提出合理的对策,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达到"三资"监管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有关土地权属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流转过程中的土地权属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健康、有序、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振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2-89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制度变迁视角,通过对南海区集体产权改革实践的分析发现,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传统产权矛盾是其内在根源,外部利润刺激是其诱致因素。农村股份合作制的改革目标在于解决集体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之间,以及国家、集体、农民之间在土地增值收益上的分配矛盾,改革重点是在明晰集体产权和集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通过折股量化确认村民的股权和收益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实体和劳动实体的转变,实现了经济合作的"再集体",更强化了村社共同体意识,提升了村民的凝聚力,因而具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聚合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内生交易费用的视角考察现阶段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发现股权集体股的设置导致部分资产产权不清晰,股权封闭和政经不分带来合作社的内部监督失效和激励机制不足,从而引起村干部管理者寻租、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合作社治理的内生交易费用。苏州市通过集体股确权到户和股权固化,实施合作社“代理记账”,建立村集体财务监管平台和资产交易平台,实现“政经分离”及开放治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晰了集体资产产权主体,建立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减少合作社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合作社治理的内生交易费用。苏州经验表明,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政府主导力量的恰当发挥是改革的成功前提,同时也要尊重合作社治理的内生动力;通过赋予农民清晰完整的股权,建立顺畅的股权流转体系,有利于合作社内部治理体制的完善;合作社管理者的行为规范还有赖于政府实施的外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先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1):73-80
明晰集体产权主体、明确集体产权改革对象和主要内容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需解决的三个重点问题。为此,立法需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我国《民法典》第262条中的“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集体”,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代表,而是集体所有权主体的表达在不同语境下的转换。农民集体或本集体成员集体是政治学术语,在民法语境下,为解决农民集体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组织体难题,就需要进行概念术语的切换,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解为集体所有权主体。二是本轮集体产权改革的主要对象宜明确为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所有权之特殊性决定了其收益的股权配置、流转的法规则设计较为简单,无法与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的股权配置、流转的法规则设计同等而论,无须将其提到本轮集体产权改革层面加以强调。三是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折股量化,其本质是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的股权化设计,这是我国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权配置、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型。明确农民集体资产股权配置和流转的法规则体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的重点任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应对上述议题作出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制度供给,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生成逻辑为线索,由农业合作化争权、承包责任制还权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权的产权强度演变历史逻辑,决定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从产权模糊走向产权明晰的转型过程,并解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政策理论意旨、政策实施目标、政策推进手段等方面的政策意蕴。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框架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具有不同的改革方向,一方面着重解决改革成果合法性、集体资产管理有效性、集体经济组织自主发展及乡村治理效能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完善改革成果合法性、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培育“自主发展型”集体经济组织和提高村庄治理效能等方式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龙岗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龙岗区建区10年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加,积累水平大幅度提高。如何加强和改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是加快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而必要的任务。本文在对龙岗区现行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缺陷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加强产权管理、运营管理、监督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1.
倪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75-80
自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至今,我国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事件依旧频发,《食品安全法》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远不如城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居民自身生活习惯等问题外,更主要的是《食品安全法》作为一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法律,其明显缺乏专门针对农村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配套制度,从而使该法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的过程中监管能力明显不足。据此,提出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在农村地区的配套制度,加强技术监管和信息化管理以及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产权交易虽然已在各地试点,但受到法律规范限制,其正常交易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农村产权交易的相关法律、规章,对宏观政策、传统思维以及交易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要素构成以及市场内在因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激活农村产权交易、振兴乡村经济的建议,对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应有权益、整合农村资源要素和提高农村产权利用效率、加快乡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增长农业总产值和农村GDP、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揭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集体资产使用的新特点和集体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的基础上 ,剖析了集体资产流失的原因 ,提出了防范集体资产流失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对成功实现自然资源价值的三个农村集体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进行了考察与分析。研究发现,在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农村集体自然资源资本化是一个“自然资源—自然资产—自然资本—价值实现”的动态演进过程。由于村域间的特色化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等各项特征存在诸多差异,农村集体自然资源资本化实现路径的具体表现也会有所不同。研究有如下启示:实现农村集体自然资源资本化,要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村委会的组织协调功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本的优势,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要充分利用村庄自然资源的独特性以及村庄的历史文化积淀,聚集优质生产要素并进行创新,构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提供具有特色的生态产品。关于农村自然资源资本化的探索性研究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和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降低金融业的不良资产,是整个金融体系安全运行的关键。从国有金融产权改革的产权分割过程出发,发现银行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真正原因是国有金融产权未实现产权人格化。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存在产权主体虚置、缺乏运行良好的交易市场、国有金融产权缺乏竞争对手等问题,国有金融产权制度的再造应着眼于中国金融产权的现状,从新的视角探讨实现“次有效”的国有金融产权交易的可能性、可实施性以及针对现实交易障碍的解决之道:做实中央汇金公司,成立国有金融产权管理中心,实现产权人格化;培育非国有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银行,形成不同产权主体间的竞争态势;构建金融产权交易平台,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法律服务及其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02-106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我国现行法律服务体系在农村法律服务方面主体残缺、功能不足、适应性不强。根据农村社会特点和涉农法律事务需要,对现行司法组织进行延伸和改造,在农村地区逐步取消乡镇法律服务机构,设置律师、公证、仲裁机构,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建构相应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既是我国法律服务体系自身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革政策目标,从产权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区域间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各地区改革水平的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各省(区、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集体经营收入水平、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基本属于集体经济发展维度,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改革规划目标仍有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集体产权改革的经济效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能否良性循环,信贷过程的法律监管至关重要。深入探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以及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韩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83-95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的现代化改革是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方面。农村集体产权的改革经验表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应当遵循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对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效能的规律、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规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应当坚持改革与法治相伴而生、同步推进,坚持以法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在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完善对集体产权改革的法治保障。从科学立法、法治政府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监督、法治社会和全民守法等多个法治维度全面实现对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20.
自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党中央就一直非常重视在稳定农户承包权不变前提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把它作为解决我国农民土地规模小,分割细碎,资源平均占有劣势和制度缺陷的重要配套措施.文章通过土地产权理论及当前农村存在的几种土地流转模式的阐述,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