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形势下要从把握任务、找准方法、选好切入点三个角度探索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新路径。特别是要在分析好思政课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耦合与同构问题、大学生廉洁教育进思政课的切入点以及腐败与国家命运的关联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从根本上实现“不想腐”的有效途径。在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环节,高校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廉洁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廉洁自律的内在意识和行为准则,对个人乃至全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对思政课视阈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进行探索调整,以改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党走的奋斗史。将百年团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将百年团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要求青年争做的“五个模范”为指引,讲深、讲透、讲活共青团历史。  相似文献   

4.
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树立大学生崇尚廉洁的思想意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是高校开设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了廉洁文化教育的多方面内容,可以从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法治等方面把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到德法课教学里。通过与德法课课堂教学相融合、与实践教学相整合、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德法课教师团队等方式,研究探析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德法课的实现路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话语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思政课专任教师话语权存在弱化的态势,表现在思政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回应,思政课专任教师对学生影响力的减弱等方面;其原因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政课教师地位的边缘化、思政课教师相对的权力弱势地位、大学生权利主体地位的凸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因此,应从转变高校教育理念,提高思政课专任教师素质,加强相关政策落实及新举措推进等方面重构思政课专任教师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这是由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任务要求、内容特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过程特点所决定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贯要求,是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说服力的重要保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以掌握理论、了解实际为前提,以注重联系、强化分析为关键,以内外结合、藏息相辅为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将法治社会建设目标融入高校的思政课堂中,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法治教育与德育的目标。将思政课中的法治教育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法思想中,具有德育的意义。高校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应将法治要求与德育作为核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思政课的教学结构。在实施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提升教师的法律道德素养,培育具备思政教育与法治教育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也是思政课法治教育一体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是一种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工作体系立体,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重视大学生全面政治素质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思政课宏观教育模式的引领下,如何构建适应思政发展的教学策略,是当下高校思政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基于"大思政"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当前思政课存在的教学形式单一、课程构建缺乏"大思政"思维等问题,提出重视思政课教学、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搭建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完善课程评价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塑造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系统梳理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的历史演进,从政治引导形象、理论阐释形象、铸魂育人形象、系统科学形象、开放包容形象五个方面科学把握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核心内容,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为基本遵循进行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塑造,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有利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增进高校思政课的社会认同。它是一定教育主体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管理提质增效,从而高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性工程,内蕴理论规划与实际操作、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整体推进与局部推进之辩证关系。为了有力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高校思政课需遵循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领导与“八个统一”原则,制定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与期待为起点与归宿、以高校思政课高质量改革创新模式为主体内容、以高质量的高校思政课建设保障体系为基础支撑的策略,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达到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统一,努力做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不强是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缺乏心灵交流是造成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心灵交流本质上是思想的交流激荡和情感的融通共鸣,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起着有效促进师生沟通心灵、对学生启智润心、激昂学生斗志的重要作用。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灵交流,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政课,需要增强思政课师生的交流意愿、营造有利于心灵交流的“现实境遇”与“现实自我”两重情境;需要通过拓展渠道、贯彻大思政教育理念、改革过程性评价来构建思政课师生心灵交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折射出党和政府对"立德树人"工作的高度关注。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并研究教师背景性因素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通过对江西省五所高校思政课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总体上处于比较好的水平,得到了学生比较高的认可,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并用心投入,但教学能力与教学策略还需提高与优化。由于受教师的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及任教课程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呈现不同的差异和特点。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策略;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热情与投入;依据学情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校本化设置。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严重干扰的背景下,探讨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如何改革、创新,对于提升大学生分析、辨别社会思潮的能力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开放的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社会思潮进行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现实性;教学方法上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和阶级分析法;教学模式上实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推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政课全过程进行探索,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政课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面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进行,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引入案例教学法,强本固基、守正创新,力求在思想政治上恪守正道、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探索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并试图为如何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模式提出合理的设想与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为修正理论主要功能是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且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根据结果的好坏进行正强化和负强化。这一理论可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文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研究对象,从行为修正理论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高校思政课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构建,高校思政课行为修正理论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行为修正理论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社团建设融合发展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两者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将思政课教学融入社团建设具有缓解传统思政课堂的教学压力、为社团建设提供价值引领以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等显著优势。因此,应创新以思政课教学为主、社团发展为辅的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增设思政理论类社团、鼓励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倡导思政教师走进社团,开设专题讲座、鼓励大学生走上思政课讲台,宣讲理论知识等路径,加强思政课教学与高校社团建设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是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坚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主阵地的重要举措。"四史"与思政课堂特性的匹配、教育目标的一致及内容上的重合性,使得"四史"融入思政课堂成为可能。推进"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入新动力的同时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离不开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与突破。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高校思政课应通过强化意识、明确定位、创新方式、优化关系、内生动力努力践行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VR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之举。人机交互性、虚拟性、工具性等价值使得VR技术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可行性。因此,应树立信息化理念,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合理融情造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坚持“虚”“实”结合,创新教育理念;坚持协同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