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俞青海,薛静辅助语言是非语言交际体系中的一个分友,沉默是辅助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说“Speechissilverbutsilenceisgold.”(言语是银,但沉默是金。)意思是能保持沉默比说话更好。中国人用“此时无声...  相似文献   

2.
在现行语义学理论框架下,本文分析了《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释义的人文性.作者认为,要对一个词的语义作出比较全面的、准确的阐释,不但要研究语言运用者的思想状态和认知方式,还应当结合该词使用的语境、说话人使用该词的交际意图、说话人的文化背景知识、说话人的情感以及说话人使用该词的方式来描写、刻画该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句子成分一样,话语也有成分。话语中的成分——“话语成分”(utterance members)影响或制约着语言交际中说话人更好、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支配着听话人更好、更准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思或用意。对话语成分的了解和分析不仅能帮助交际者减少交际中的误解,而且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研究,尤其是语用学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不可说”论及其诗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不可说”论及其诗学影响王柏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就人们使用语言的日常经验而言,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当语言有效地传达了说话人的意思,说话人就不会意识到语言的存在;人们对语言的注意往往是从“言不尽意”或“不可说”开始的。于是,在一些关于语言的论...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闻其声如见其人”,说的是听一个人说话,能知晓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特点。正因为如此,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极为重视人物的语言描写。  相似文献   

6.
认知方式是一个心理学的述语,用来描述一个人观察、感知、组织、分析、回忆其经验或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方式.认知方式可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种.场独立使人具有重建结构的能力,场依存使人具有社交能力,二者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外语习得.外语习得不仅涉及到语言分析能力和重建结构能力,而且涉及在实际交往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学好一种外语必须两种能力都具备.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主观性具有跨语言的共性,中日人称代词都是语言中的主观性标示,但二者的用法却不尽相同,这同说话人的认知方式有着内在联系.日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反映出日本人习惯从主观识解方式出发认识客体对象,而汉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反映出中国人的识解方式比较灵活多变,时而从主观时而从客观识解方式出发认识客体对象,听话人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不断作出调整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虚拟语气(SubjunctiveMood)是英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来表明说话人的主观愿望、请求、意图、建议等未能或不可能实现等情况,或说明在说话人看来实现的可能性很小等情况。其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虚拟语气的纳了十八种特殊表达方式,供学生们学英语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会话目的的实施主要通过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既能使说话人的会话目的得以成功地实施,又能使听话人有效地理解说话人的会话目的,从而在听话人身上引发所希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听力是人们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听和读一样,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听者往往难以甚至无法控制所听材料的语速、语言清晰度以及说话人的言语表达特点,因此,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学习者来说,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掌握说话人...  相似文献   

11.
关联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分析话语,其主要交际模式是明示推理交际。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说话人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明示刺激行为把自己的信息意图明白无误的传达给听话人;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及关联信息进行推理,获得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理论为框架,解读了明示——推理机制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2.
广义的网络技术是与人的精神外化的各种调节过程密切联系的技术,它是一个从语言——文字到今天的计算机——互联网的人类文化沟通交往技术的复杂演进过程。数字化网络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网络既改变了人们接受、处理、发送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本身的生产和存在方式;既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重新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数字化网络技术构建的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超越现实社会种种局限、更加开放地进行自我呈现的生存空间,主体在自我呈现中重新建构和塑造自我。数字化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即由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数字化网络技术还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包括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教育和学习方式,所有这些,都是由人类心灵力量解放而释放出的空前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语言训练与幼儿的智力发展何涛临床医疗实践证明,人的发音器官或大脑的语言区受到损伤,就会患“失语症”,部分或全部地失去说话能力,可见说话与人的生理机能有关,需要一定的生理基础。但从本质上说,说话不是生理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运用声音符号进行社会交...  相似文献   

14.
语用预设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和语用意图。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如果听话人能识别说话人的预设信息进而推导出新信息,就能很好地理解说话人的话语目的和要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如果语用预设知识能得到应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受话人或者译者常常误解说话人的意图,其主要原因就是在语义翻译中,受话人往往忽略话语与它所发生情景语境的相关性。为了能准确地把握说话人话语的真正含义,避免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因忽视情景语境因素而导致的误解、误译、错译现象,受话人或译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该话语的情景语境,从而实现社交语用的等效。  相似文献   

16.
刻意曲解是日常交际中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指听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而故意违反常规,曲解说话人的话,并作出相应的言语反应的会话过程。前人对刻意曲解的成因揭示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形成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形成机制解释模型:在刻意曲解的形成过程中,说话人话语本身的经济性以及不确定因素诱发刻意曲解的产生;而听话人主观的交际意图则促使了刻意曲解的实现。话语本身是诱导因素,交际意图是促成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角度去解释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更能全面概括其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交际中,功能性话语既表达了命题内容,也表达了说话人的主体意义。从交际的角度讲,说话人是交互主体,说话人意义在交际行为中通过语言符号得以体现。功能性言语这一现象同时涉及语言符号系统和语言交际两个方面。第一,说话人主体意义与命题意义不同。第二,功能性言语体现了说话人主体。第三,说话人意义体现在功能性言语标记语上。学术语篇中大量使用功能性言语,从中可以看到用做功能性言语标记语的词汇如何具有说话人主体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是英国语言学者托马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内涵是"不能理解所说词语的含义".我国学者何自然指出(1997),语用失误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它与我国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视的语言错误不同.语言错误与语言本身有关,它主要反映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不当;而语用失误与语言的实际运用相关,它反映学生对与语言运用密不可分的各种因素把握不当.语用失误使交际中双方产生误解,影响了交际效果,甚至达不到交际目的.语用失误阻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言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人际功能,它注重言语者和听话人的相互关系以及言语者对所言的态度。语言的人际关系在于:人们通过它建立并维持了他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言语者与听话人特定的人际关系决定了言语者选择特定的语言变体完成其交际过程,实现其交际目的。或者说,说话人与听话人的角色变化决定着说话人在语言交际中的言语变体。将从社会情景、教育背景和个性特征方面对语言的人际功能理据进行分析,以期探寻语言符号的人际功能理据。  相似文献   

20.
论人体语言的个人空间机制冯文洁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豪尔博士长期研究人类与周围空间的关系,发现人类能够运用空间交流信息。他认为,人际空间能够告诉交际双方或局外人很多信息。他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是“空间能说话”。所谓空间能说话的“话”,并非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