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存在着一些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和影响,其中凡事都问姓“社”姓“资”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例。本文就其唯心主义性质及其根源问题作些探讨。 一、姓“社”姓“资”思维方式的唯心主义性质 凡事都问姓“社”姓“资”的思维方式,貌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实际上,其唯心主义性质是十分明显的。其表现是: (一)从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2.
关于法律本质的认识论探讨(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久以来 ,关于“法律本质是什么”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虽然近 2 0年来 ,有一、两种本质理论一直占据着法学界的“统治”地位 ,但这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原因所造成的 ,而并非有学理上的充足依据。本论文对几种重要的法律本质观进行了介绍、梳理和评论 ,作者并站在一个与先前考察这一问题的人们不同的立场上 ,追溯了西方哲学上人们对“本质”的探究历史 ,阐明了法律本质应有的内涵。作者又对法律本质的认识历史作了反向的考察 ,进而站在“法律本质”外部的立场上 ,得出结论 ;法律的本质由于人们认识的时代性和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因而是不能穷尽的。作者最后阐明 ,法律本质之有无以及若有则应是什么的问题不在“纯粹理性”的界限以内 ,而应归入于信仰的场域。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关于“法律本质是什么”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虽然近20年来,有一、两种本质理论一直占据着法学界的“统治”地位,但这主要是由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原因所造成的,而并非有学理上的充足依据。本论文对几种重要的法律本质现进行了介绍、梳理和评论,作者并站在一个与先前考察这一问题的人们不同的立场上,追溯了西方哲学上人们对“本质”的探究历史,阐明了法律本质应有的内涵。作者又对法律本质的认识历史作了反向的考察,进而站在“法律本质”外部的立场上,得出结论;法律的本质由于人们认识的时代性和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因而是不能穷尽的。作者最后阐明,法律本质之有无以及若有则应是什么的问题不在“纯粹理性”的界限以内,而应归入于信仰的场域。  相似文献   

4.
姓“资”姓“社”问题,多年来一直左右我们的经济活动。一种改革方案措施的出台,首先考虑的不是是否符合国情,是否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是以姓“资”姓“社”作为取舍标准,导致改革开放几乎每迈进一步,都带来种种疑虑和责难。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这个长期束缚思想和手脚的桎梏正在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正发生着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然而,在姓“资”姓“社”问题上,“左”的积习仍在起作用。当前,必须接触思想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一些根本性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作家的形象思维和科学家的抽象思维都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都是认识的深化活动。两种思维都必须遵循“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一“认识客观现实的辩证途径。”也就是由事物的现象到本质,片面到全面,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就其性质来说,两种思维都是认识的  相似文献   

6.
"人是什么"的人的本质问题,无论就认识对象还是认识价值而言都是一个合法问题,必须由也一定可以由形而上学思维来加以解决。传统阶段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死界形而上学思维,把"人是什么"回答成了"人是什么物",从而人的根本性、独特性、高级性被"遗忘"了,也造成了理论研究的逻辑错误。同样以形而上学思维为工具,从人是生界存在者、人作为"生命实体个别"具有内在性和自身生成性的逻辑出发点出发,可以得出人的存在由低到高具有个体特殊、个体一般、群体一般、人类一般、生命一般、自然一般等六个本质层次。"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需要由六个不同层次的语句来整体表述:人是难以确定不同环境下不同意识性的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意识个体;人是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个体;人是由众多特定独立个体人组成的特定独立的人的群体;人是人的类———人类;人是生命中的一种生命;人是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物。自然由生界与死界两界组成,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理论思维应当以生看生、以死看死,这样的形而上学思维不但可以解决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对自然本质认识这一世界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是社会的主题,对人的研究是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人的问题的关怀也是哲学家不可回避的责任,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也给出了很多回答,但这些回答几乎都是从静态角度加以界定的,都把人的本质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实体。卡西尔则对人的本质加以动态界定,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其功能性,在于人能够利用符号创造文化,从而给我们认识人及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8.
人们要想认识世界,就离不开思考。要思考就要解决思维方法也就是思考方法问题,那么,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怎样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什么是“自由思考”?“自由思考”的实质和危害是什么?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物;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认识都是为了去把握其认识对象,并在努力地寻找适合自己特性的认识方法。但是,任何一种认识方法的追寻和探求,都不是认识主体随心所欲的事情。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的角度言之,它必然受到本体论的制约。因此,对历史认识方法的探讨及创新,将以对历史本体的认识作为基本前提。一、历史本体是历史认识方法论的本质“本体”问题即关于“存在”的问题。研究“存在”的本质的学问,即“本体论”。在认识论当中,本体是高于其他一切范畴的范畴,其它范畴都是它的表述,而它却不表述其他范畴。其他范畴存在于本体之中,只能依附于本体而存在,不能和本体分离在其他范畴发生变化时,本体是保持不变的。它存在于主体之中,是其他事物的原因,决定其他事物的存在。为此,要说明一个事物是什么,就要说明它的本体为何物。  相似文献   

10.
(一) 区别姓“资”还是姓“社”,实际上至少有两个层次,或两种角度、两种含义。第一个层次,是就某些事物本身的性质而言的,比如“三资”企业是什么性质的,私营雇工经济是什么性质的,等等。我们常说,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三资”企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也就是说,后者在本质上不是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之所以能够存在,首先要回答的是它的生长点是什么.这关系的这门学科生长的根基.但是教育学既有它的学科逻辑又有自身的内在逻辑,教育学应该是执著于知识的探索还是钟情于意义的发现,从认识上澄清这个问题无疑对"学科迷惘"的释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观点是,淡化本质,突出生成.本质与生成并不是两个相冲突的命题,生成的过程恰恰也是本质无限澄明和敞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原创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命题.教育理论原创是教育研究的理性诉求,是教育创新的价值尺度和导向,是对教育研究之果的价值判定.原创性的教育理论是一个需要在多维视野中透视其理论意蕴的多重规定性概念:一个新质获得性存在,一个先验批判性存在,一个逻辑断裂性存在,一个历史性存在,一个实践选择性存在,一个言说论证性存在.当代语境下,原创性教育理论的标准和价值提升表现为其成果必须出自第一手资料,必须符合国家需要,必须能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谁发展,何谓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必须回答的三个重大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所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点",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开始建设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这是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案例的成功实践,必须仰赖其指导思想和战略安排实现三大转变:从"教师培训"升级为"教师发展",从整合"组织资源"提升为培育"组织优势",从"经验借鉴"转换为"政策红利"。此外,还须在实践操作层面解决好三大问题:有效激励教师的主动发展、推动教师的互助合作、凸显教师发展的质量与特色。  相似文献   

15.
“底”在哪里?——教学本质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本质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它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性质、方向和深度。从教学本质的特点及相应的研究须坚持的视角与方法来分析,以往的研究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进一步的探究表明,教学的本质是“精神融生”。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把青少年作为中心,围绕“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是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一个问题和怎样才是这样一个问题而展开.这个内在逻辑构成了邓小平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的前提.邓小平青少年法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青少年的幸福、健康和发展.具体方法是:从培养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入手,优化法制教育环境,提高青少...  相似文献   

17.
道义逻辑、行动逻辑和规范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5 0年代由冯赖特创建的道义逻辑 ,首先是作为行动名称的逻辑而建立的。这种逻辑在建立之后产生两个研究方向 :一个是“应该做”的逻辑 ,一个是“应该是”的逻辑。在“应该做”逻辑的研究方向上 ,行动名称的逻辑之后 ,产生以分析行动语句而生成的行动逻辑的探索。于是道义逻辑便是一种以行动逻辑为基础的动态逻辑。但是 ,在行动逻辑基础上构建的道义逻辑是一个有关规范命题的逻辑 ,而不是规范的逻辑 ,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规范命题逻辑和规范逻辑的混成物。  相似文献   

18.
文艺本质视角的意识形态应该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完整准确的意义上来解读认识,用狭义意识形态或各种非意识形态来界定文艺的本质在学理和逻辑上都不具备科学性和深刻的说服力。“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从哲学高度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抽象概括的时候都是对各种形式的意识的总概括,三者的内涵和外延是等同的,只是使用的角度不同,称呼上有了变化。文艺本质视角的意识形态是广义的意识形态论。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从逻辑到逻辑的理论预设和思辨体系的构架,而是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时所体现出的指导实践的功能性。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方法论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突破: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出发点上,实现了从理想状态的"应该"来设定某种社会主义标准模式到从中国国情来说明现实的社会主义能够"是"什么的根本性转变;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价值取向上,实现了从离开效率谈论公平到为实现真正的公平创造现实基础的根本性转变;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方式上,实现了从注重与资本主义对比中确定社会主义规定性到在社会主义的自身发展中寻找生存依据的根本性转变;在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维特征上,实现了从对社会主义结构性的静态思维到对社会主义进行功能性解释的动态思维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文章考察了现代教育教学关系这样一个涉及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原点性问题,动态地剖析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自由为本”三个命题的内在肌理和逻辑层面,以此把握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价值本质,设定教育教学关系中双重主客体机制,从目的性角度认识和把握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构建创造性人才培育的终极趋向。依据动态的逻辑演进,又进一步推论出“以新型教育教学关系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