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有许多。其中,遗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而环境可以被人所利用、改变和抵制,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主观意识、语言、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人能够被教育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生理、精神、实践等层面固然可区别人与其他物种之不同,但皆未正确揭示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站在"社会性"视域考察人,其突破性贡献不在于终结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讨论,而旨在为人的现实发展寻求理论支撑。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历史事实使得人永远既包含"人性"又包含"兽性";人性同人的本质一样具有稳定性特征,就具相而言,通常改变的只是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在人性中比例。从某种维度上可以认为,人的本质内涵于人性之中,而人性中并不是所有部分都隶属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与人性之关键不同在于两者是从不同维度来考察人之"存在"。  相似文献   

3.
众多关于人的特性的主张,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人的本质等问题而展开。人性与人的本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两者涵义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则属于具体概念。“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学走过了不寻常的道路:发掘整理了中外人学文化遗产,研究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学著作,创建了人学学科,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面向未来,人学研究应进一步重视学科建设,推进人学基本理论研究,直面社会、增强问题意识,不断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野中,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基于自身生命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人正是由于在自身需要的驱使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的、历史的人。这样,马克思就从具体人性的视角规定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人性问题是个最为源远流长、争论不休的难题。作为一般科学术语的人性概念与伦理学范畴的人性概念并非同一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不能否定伦理学意义上的性善、恶论的理论价值;从德性上探讨人性与人的本性对国家制度设计与国家治理模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性与人的本质二元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人性与人的本质的二元对立统一中出发,提出了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既是二元的,又是一元的,既对立又统一,是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问题。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和一系列其他属性的总和,它包括人的本质和其他属性两个方面。人的本质是人何以成为人的内在原因,二者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借鉴马克思哲学的系统论、整体观思想来理解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人的各种需要不断产生并不断满足的过程中实现的,精神生产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向度,只有进行了真正的精神生产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生产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也代表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高水平。因此,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鼓励精神生产和精神创造。  相似文献   

9.
人性问题是西方思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澄清了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从古希腊直到马克思,以追本溯源的方式逐个论述了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视角。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辩证否定的分析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人的发展学说。人类社会走过或正在走的人的发展的历史轨迹,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历史根据。马克思指出,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造实现共产主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从各种奴役下解放出来,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目标才在最终的意义上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是关于人、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战略,是以人为本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以满足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标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经历了由民主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转变过程,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才流动率,我们或许可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得到一些启示。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们行动的最终原因,是一切行为与活动的目的与内在动机。因此,只有当人力责源开发的目的与被开发者需要相一致时,所进行的人力资源开发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简要回顾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的历史,以及“征服自然”的惨痛教训,分析和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了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将人性、人道、人权结合起来,是刑法发展的三个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刑法对"人"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强,刑法的发展层次也越来越高.本文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展示出来,说明只有真正地将"人"的概念灌输进法律、特别是刑法当中,才能成为一部良善的法律.  相似文献   

17.
网络搜索是人们网络生活的日常行为方式之一,人肉搜索的出现是网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许多研究者从法律、道德以及传播的角度对人肉搜索做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然而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和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角度来看,人肉搜索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新的社会关系的演进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途径,不管是从本体论意义、认识论意义还是发展论意义来看,人肉搜索都表达了信息时代人类本质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息状态下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陕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陕西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面临着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人口增长仍将持续、资源保护力度不大等突出矛盾。当前,陕西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完善的制度为保证。当前,人与自然协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口压力大、技术水平低以及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故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创新发展思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人的需要理论不仅体现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跃迁中,而且展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探讨了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探讨了人的需要从极少的需要转化到多方面的需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从而显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而且提出了现阶段培育"社会的个人需要"的指导性建议,即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最高点,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要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从而对人的需要的发展也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出了热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