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的《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一文发表后,有的同志提出不同意见,有些启发。现就这些意见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希同志们指正。一、关于瓦尔那和迦提的概念1980年印度出版的《印度历史评论》杂志发表了S·杰斯沃尔所写的《早期印度社会史研究》一文。文章开端就论及瓦尔那(varna)和迦提(jati)的概念,并对与此有关的各家说法作了简要的评述。笔者读后感到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遂写了一篇题为《关于种姓的几个概念问题》的文章。因此,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灿若繁星。以古诗分类的角度,从思想内涵来界定,哲理诗是其中的一个类别。古代的哲理诗是诗人以自己的慧眼灵心,探幽发微,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刻的思索和发掘,从中熔铸闪光的思想与饱和智慧力量的真知灼见,并使这种新颖深邃的哲理包孕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浑然一体,揭示着广阔的生活规律和普遍的人生体验的优秀诗章。哲理诗蕴含着益人神智的诗情和理趣,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和深刻的启示,启迪人们更深入地认识生活的真谛,在给人以一种富于哲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促人奋发向上,追求美好的生活,成为诗歌领域里一枚隽永的瑰宝,诗苑中一株惹人注目的鲜花。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的一部分。从对象与范圍来看,中国哲学在基本上是与世界上別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然而,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独立發展的过程,因而也就表现了許多与別的国家的哲学不同的特点。中国古典哲学之特点的問題是一个此較复杂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尝試提出个人的一些初步的看法。中国哲学的特点可以說就是中国哲学的民族特点。我們說哲学的民族特点,这应該如何了解呢?应該承認,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是和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也就是民族的共同文化的一个表現。現在所講的中国哲学主要是汉族的哲学,这是  相似文献   

4.
鉴于张载之学素难辨析,学界存疑争论之处甚多,欲将张载哲学中的"形"、"象"、"神"、"化"概念各自作为独立的意义系统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张载哲学中,"形"、"象"是认知层面的,是本体在感性知觉层面的表现,所以拘执于"形"、"象"层,"超凡"无望,只能"徇象丧心";"神"、"化"乃体察层面的,是认知的极致状态,亦是本体(性体)的作用展现,由此入圣,方入门庭。  相似文献   

5.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在的政治思想丰富完整而且影响深远 ,其独特的政治观念自成体系 ,并为许多时期统治者所接受。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与世迁移 ,应物变化”值得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在的政治思想丰富完整而且影响深远,其独特的政治观念自成体系,并为许多时期统治者所接受.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的"与世迁移,应物变化"值得探索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流行的主要思想派别都有明显的宗教背景,而宗教教义则大多带有思辨色彩.印度正统六派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圣典奥义书中的主要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古代哲学的主体.佛教等非正统派别则提出了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哲学体系,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对当今人类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影响人口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表现得更明显一点,并且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历朝政权的变动,直接影响人口流动和人口数量;这些人类本身的意志行为,也同样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因此,在研究古代绍兴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古代绍兴人口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而鉴于影响绍兴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必须把绍兴人口的发展置于全国的背景中展开。  相似文献   

9.
价值论是哲学的分支 ,文学价值论是哲学价值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具体化 ,有其特定的切入角度、关注焦点和思维方式上的优势。文学价值论研究必须遵循一般价值本体论的前提 ,使之有哲学特性和品格。本文针对文学领域存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不清、随意用“价值”术语代替价值论研究、借用价值概念而没有哲学思维和哲学深度等现象 ,对文学价值论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方法等进行了界定和辨析 ,进而对文学的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文学价值的时效性与客观性、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内涵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秦汉以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统一天下后,在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创建了专门监督中央和地方百官的监察制度。关于此项制度的内容和历代沿革,以及对中国封建大一统王朝巩固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史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仅就秦汉以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几个特点,略述管窥。  相似文献   

11.
藏彝走廊古代通道的几个基本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彝走廓是一个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有史以来一直是藏缅语族各民族的活动空间之一.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古代民族的活动,藏彝走廊古代通道具有数量较多、南北向通道更显重要和通道形成后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三个基本特点.分析这些基本特点,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三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哲学论证,其主要内容是方法论,它强调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体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意识形态功能与哲学真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摘要]“四大”是古印度哲学中经常论及的四个物质元素,在许多派别的重要文献中都有记述。印度哲学中的顺世论将“四大”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胜论派、正理派以及耆那教也认为“四大”实有;大乘佛教、数论派及吠檀多派中的主流思想否定“四大”的实在性。各派提出的关于“四大”的思想构成了古印度哲学中的一种重要的事物本原理论。这方面的理论对推动世界东方文化中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与宗教是古代印度文化的主体 ,其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对印度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佛教特别重视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 ,力主“中道” ,推崇民主与平等精神 ,更是直接反映了古代印度早期人类精神的最初觉醒  相似文献   

15.
概要介绍了印度古代哲学的思想脉络及其主要文献和流派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其范围包括: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典籍《梨俱吠陀》、《奥义书》中的相关思想;婆罗门教正统六派哲学(数论派、瑜珈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中的相关思想;“异流三派”(佛教、耆那教、顺世论)和生活派(邪命外道)中的相关思想。通过这些介绍,试图简略地展示出印度古代哲学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神秘而深刻的特点和性质。  相似文献   

16.
《琵琶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创作方面的典范意义,在理论方面也引发了很多思考。经过考察可以发现,古代曲论中不少重要命题,诸如寓言、怨谱、本色等皆最先与《琵琶记》有关。由此出发,更可全面衡量《琵琶记》及其批评在中国戏曲史和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古老发祥地之一。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流域,气候湿润,士壤肥沃。早在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已显示出与尼罗河流域和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同等的文明。一、古代印度教育的社会背景与思想背景古代印度的土著居民是达罗毗茶人。他们创造的哈帕拉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已经有了文字符号。  相似文献   

18.
科技英语与日常英语相比,它们描叙的对象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与日常英语相比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将谈科技英语的几个重要特点及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 一、科技英语的几个重要特点 1.科技英语在句法上的主要特点:A.长句使用多。由于科技英语描写的是科学技术和其他的自然现象,因此,科技作者所注重的是事实的逻辑推导,这就要求所给出的定义,定律,定理,描绘的概念,或叙述的生产工艺过程,都必须严谨精确,绝对不能含糊,在这方面与非科技英语相比科技英语的长句就使用得较多。B.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句。其原因是被动语态句比主动语态句更能说明需要论证的对象,使其位置鲜明,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一"与"多"的观念在印度远古圣典及后来的主要哲学流派中都有表现。佛教、婆罗门教、耆那教和顺世论的理论中都展示了这方面的思想。这种观念有几个主要的类型。有的认为只有"一"实在,有的认为"一"与"多"都不实在,有的否定惟一的"一",肯定"多",等等。它们与各派的基本理论倾向直接相关,也与古印度的政治及社会历史背景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20.
国内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古代印度社会经历了二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古时代的奴隶社会和中古时代的封建社会。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既不符合古印度社会历史实际,也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笔者运用大量历史材料和马克思的见解,证明了从雅利安人征服次大陆到英国人入主印度的整个古代印度社会制度,从未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五种社会形态的理论,实非马克思的本意。笔者从“社会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的观念出发,根据古印度自给自足的衣业经济构成社会经济基础和广大农民与土地所有者之间一直存在着“食租税”关系等历史事实,断定古代印度当属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