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发动集体上访需承担组织成本和政治成本。笔者考察S镇农民集体上访后发现,在南方农村,农民具有较强的家族观念,集体上访具备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农民发动集体上访较为容易。在现代性冲击下,宗族离散、房头崛起成为主导性的上访力量。而乡村体制改革使乡村治权弱化,失去对集体访、缠访、闹访者的治理能力,导致农民上访的政治成本几近于无,客观上充当了农民集体上访的催化剂。宗族作为农民价值认同单位在短时期内很难被改变,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结合起来,是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上访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工作不断深入,职工群众的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去年下半年以来,财贸系统各类职工群众集体上访达近百批次,这些集体上访大多数是由企业改制中一些矛盾所引发,少量的与城市拆迁等方面的矛盾相关。面对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问题,全系统各级班子认识统一,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有效地化解了上访矛盾,绝大多数因改制或拆迁引发的集体上访、  相似文献   

3.
裕固族地区的"马拉松改制"中,裕汉群众的上书请愿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上访博弈战.上访博弈不是上访者之间的直接对垒,而是上访者、受访机关和另一上访者之间的三角形较量.重策略不重事实是上访博弈最突出的特点.为达到影响受访机关的目的,假造民意、假借民意、假造证据、提高上访级别等策略手段被竞相采用.防止和降解上访博弈,关键是要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处置上访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林新建 《社区》2012,(11):42
处理好居民的上访工作,是稳定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柳州市柳南区南站街道办事处,在处理居民上访的问题上首创信访代理人制度,把原来单一的管理制度转型为主动服务,对信访的上访人员采取"帮代理、帮疏导、帮陪访"的上门服务原则,使有的上访转变为下  相似文献   

5.
在信访制度建立之初,各种制度都没有对越级上访作出禁止性的规定,即使是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也只是提出逐级上访的导向性规定。党的十八大之后,越级上访才被中央文件正式提出来,并确定为不受理的上访类型。越级上访可划分为腐败违纪举报型、督促执行型、历史遗留问题型、征迁强拆型、讨薪求助型、政策创制型等类型。越级上访是属地管理的矛盾逼出机制、超地方治理权限的政策诉求外溢机制、等级政治信任的心理推拉机制、维稳压倒一切的反制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越级上访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群众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制度缝隙的利用和动员。  相似文献   

6.
目前信访制度所面临的困境日益严峻,非正常上访愈演愈烈,危害性极大。信访终结机制始终“缺位”是重要原因之一。建立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应该整体设计,总体思路是人大总牵头,一个渠道是法院(检察院),涉诉上访案件由法院牵头解决;另一个渠道是政府信访部门,非涉诉上访问题由信访部门牵头协调责任部门解决。对“三审”后上访人仍不服的,人大可牵头进行听证。同时需要通过立法对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7.
“表演型上访”:作为弱者的上访人的“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表演型上访"的解释框架,旨在解释作为"弱者"的上访人采用何种武器进行利益表达的问题。上访人之所以采取"表演"的方式来作为上访的武器,与上访目标的确定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关,而深层次的根源还在于国家宏观的政治结构与上访治理方式的非制度化特性。上访过程的表演性凸显,给信访的制度化吸纳增添了障碍。因此,推动实施宏观政治结构的变迁与制度化的信访治理方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林新建 《社区》2012,(16):42-42
处理好居民的上访工作,是稳定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柳州市柳南区南站街道办事处,在处理居民上访的问题上首创信访代理人制度,把原来单一的管理制度转型为主动服务,对信访的上访人员采取“帮代理、帮疏导、帮陪访”的上门服务原则,使有的上访转变为下访,这一转型的信访代理人制度,正在辖区的大鹅山、利民、天鹅湖、汇江等8个社区中推广执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上访户所处的特定情境,如有关上访的制度安排、上访户圈子的支持及其个人生活处境等,长期上访的个人对上访行为以及预期结果形成了特定形式的"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性注意导致他们对上访行为有着特殊认知,从而为他们的行为策略提供心理及话语支持,使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的上访行为在他们看来是正确的、正义的、理性的选择。这种认知包括:极高的预期回报、极高的退出沉没成本、话语上的优势和抗争过程中实现的个人价值提升。选择性注意形成的认知偏差固然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特点,但是制度环境和文化体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选择去注意哪些信息,而另外一些信息则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  相似文献   

10.
根据笔者工作经验,总结出群众上访反映问题的类型,同时,通过分析群众上访的主要原因,得出解决农村信访工作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旨在推动信访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涉法上访是农民群众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涉及执法部门、需要依法处理的事项的一种信访形式。农民涉法上访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农民涉法上访的现状、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提出应从转变观念、基层政权建设、村民自治、整合信访资源、提高政府效能、遏制司法腐败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信访实践中,检察机关常常遇到涉及行政机关非法行使行政权和公安机关非法行使侦查权的信访事项.但由于现行宪法对检察机关法律定位局限性,导致检察权无法对行政权和侦查权进行有效地监督.因此出现了信访人反复上访、超级上访、缠诉上访和进京上访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文章从构建"和诣社会"的角度深入分析检察权制约行政权和侦查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立法上要赋予检察机关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监督权,同时提出在实践中进一步建立健全制约行政权和侦查权的有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信访体制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公民与政府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我国特色人民民主形式.但近年来,由于我国信访制度参与的不完善及上访渠道的不畅通,公民非制度化上访正在扩大,从而导致了我国政府行政决策的不全面性.因此,我国急需建立一种完善的上访体制,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百姓心声     
《山西老年》2013,(2):12-13
"上访不如上网"是法治的悲哀自称"苗翠花"女农民模拟外交部发言人录制讨薪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视频策划者称拍摄视频完全出于公益,未收取任何费用,"上访不如上网"说起来挺悲  相似文献   

15.
读者广场     
不希望再听到“告御状”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年代,四川万县市民丁荷秀莫名奇妙地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投进监狱。出狱后,身无分文的她一路乞讨赴北京上访告状。10年光阴全部用于“上访”之中。最后,层层落实下来,“帽子”被摘掉,安排到万县师专工作。丁荷秀由自己的切身体会理解到蒙冤者的苦难,凭着“上访经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困境及其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信访工作出现信访总量下降,但越级上访、进京上访数量仍大幅增加,群体性上访、重复上访和无序信访问题日益凸显的新特点.这致使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困境.因此,应实现信访功能的回归,不应再是带有浓重"人治"色彩的纠纷解决机制,而应成为法治前提下民众参政议政、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的途径.同时在细化信访工作程序,严格界定信访范围的基础上,还应健全协调机制,以化解信访工作中的权力冲突.信访只有成为向上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向下普法民众的纽带,才能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化解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无异于失去了生存的保障。对于滦县响堂镇的百姓来说,他们的保障都被矿厂和政府占用的所剩无几。他们没有办法去解决,只有等待、上访、再等待、再上访……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农民环境信访的社会文化基础以及以往关于农民上访若干分析框架的分析,结合安徽三村农民环境信访个案资料,提出了“诉苦型上访”这一农民环境信访分析框架.认为农民在环境信访中的诉苦是他们寻求现代国家权力支持的一种重要策略,农民行动者在利益表达上具有实用性和两面性,“诉苦型”环境信访是一种农民上访的非抗争政治类型.  相似文献   

19.
涉诉上访作为一项来源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当事人的正常行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障权利并切实监督司法机关的行为,但是近年来,涉诉上访秩序存在一些混乱,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社会秩序.以两个不同级别的法院为点进行考察,以实证的数据分析和概括涉诉上访的现状,剖析制度及成因,提出缓解该问题的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中华  李本海  丁亮 《社区》2005,(22):17-17
说起来新鲜,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的居民一旦有事想上访,自己不用去,而是委托居委会代理。大事小事都可代理从今年5月开始,历下区的64个社区居委会都成立了“信访代理工作站”。代理站站长由居委会主任兼任,一部分离退休干部、律师、教师当代理员。代理前,居委会要与上访居民签定协议,居委会承诺尽其所能帮对方解决问题;居民则承诺在代理过程中,自己不再上访。如果居民不愿意签协议,口头上说说,也能得到代理员的同等重视,同样认真办理。记者了解到,在代理的上访案件中,有的确实是敏感的大事,如拆迁补偿、产权纠纷,办起来很费力。有的则是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