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孙龙哲学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孙龙子>中,公孙龙提出了"名"即事物的名称、事物都可指谓等主张,严格区分了指谓与指认,阐明了"唯乎其彼此"的正名标准和"审其名实,慎其所谓"的用名原则,探讨了兼名的合成规律,深入讨论了名与名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兼名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假物取譬"是指假借某具体事物作比喻来说明和揭示一个道理。在《坚白论》、《白马论》和《通变论》三篇中,公孙龙都采用了这一独特的论说方式。因此,具体掌握并切实遵循"假物取譬"的论说特征,不仅是我们开启《公孙龙子》"潘多拉盒子"的一把钥匙,而且是正确理解公孙龙名学思想,准确把握其理论特质和研究风格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 指谪公孙龙哲学是唯心主义的,主要是从其《指物论》入手的。有些论者误解“指”、“物”之义;割裂“物莫非指,而指非指”这一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主题,迳直把“指”解释为“意识”或“概念”,进而把“物莫非指”说成为“万物没有不是意识或概念的显现”,从而定公孙龙的哲学为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有关名及其谬误问题是先秦名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宋、尹文“形名相应”的名学主张及“名实相怨”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公孙龙“唯乎其彼此”的正名原则及“名实无当”的谬误,从而进一步说明正名问题是在名实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先秦名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对《指物论》篇的解读,可划分为传统和西学两种诠释理路。而吊诡的是,本来截然相对的这两种诠释理路却共有一个相同的思想预设,即皆以事物诂物。这个预设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在先秦语境和《公孙龙子》文本中,物字实有两个意义:一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二是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之名称。指字的意义是指谓,但亦有广狭之别。故《指物论》篇所论的指物关系,具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与其指谓之间的关系,二是此类事物的名称和其指谓之间的区分、统合关系。公孙龙的这一思想,已超越了白马论、坚白论诸论所达到的思辨高度,体现出综合和辩证的新特点。公孙龙从语言、事物和主体这三个向度来论析指物关系问题,这对现代语言哲学的相关探讨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孙龙是战国末期名家学派的特殊代表人物。我们从现存《公孙龙子》一书的《迹府》篇中得知,他非常厌恶当时名不符实的混乱状况,便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主要在“白马非马”和“离坚白”问题的辩论中提出了一套“守白”即白之为白的理论,体现了“正名”的逻辑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名学逻辑化研究范式中,多注重以“概念”释名。公孙龙的《坚白论》常被误读乃至曲解。公孙龙在《坚白论》中,以“假物取譬”的论说方式,深度揭示了“以通称随定形”的兼名合成法则,从新维度解读《坚白论》,对于恢复公孙龙名学原貌,重新审视公孙龙名学思想,客观评价公孙龙名学成就,极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言学发展史上,先秦诸子是有重要贡献的。墨子首先正确揭示了语言的本质特征,并开展了对语词理论的研究①。荀子博采百家正名学说之精华,完成传世佳作《正名篇》,对语词的起源、汉语构词原则、“名”“实”与“数”的关系、语词规范化与确指性的关系、方言和标...  相似文献   

9.
公孙龙新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家及其代表人物公孙龙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古代思维特色。名家又称“辩者”,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他们把名实关系的争论发展成为对逻辑问题的研究。名实问题,相当于概念与事物的关系问题。战国末期的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前250年),对名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成为当时名家学派的显赫人物。研究名家,应该注重公孙龙。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公孙龙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逻辑在墨翟、惠施和公孙龙诸人的实践逻辑基础上,至战国晚期的《墨辩》已日臻完善,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理论逻辑的体系(注)。以后,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荀况,不仅批判地继承了孔子以来的正名逻辑,而且继承和发展了《墨辩》的理论逻辑,对于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将荀况与《墨辩》的概念理论作一集中的探讨,力图具体的阐明中国古代逻辑,在概念理论上的演变、成就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白马非马”是逻辑命题“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的形名家、辩者共同用作辩论的命题。公孙龙继承和发展形名家的学说,对这一命题加以逻辑分析,从概念之间的关系上加以论证,并且自认为“白马非马”之说是他的代表作(《公孙龙子·迹府》载“公孙龙曰:‘……龙之学,以白马为非马者也。’”) 《公孙龙子·迹府》曾说公孙龙“假物取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有些人据此而把《公孙龙子》加上政治的注释。杜国庠同志对宋代谢希深注本进行过这样的批评:“谢氏不明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庄惠濠上之辩的逻辑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庄子的“环中”认知结构。据此剖析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而指非指”等命题,并指出庄子已清醒地认识到公孙龙诡辩论的本质是集合论悖论。循“环中”结构,进一步探讨庄子的“有始未始”“自然无为“及”返朴归真”等认识论和本体论问题,揭示出“环中”结构在解读庄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准确区分名与实、指与物、名和谓的基础上,伍非百认为,"正名"中的"名"已经不再是具有静态特征的概念或语词,而是具有动态特征的"谓","正名"实质上就是"正谓".尽管如此,他还是明确地提出了兼名、别名二律来明确"名",以"唯谓"来实现"正谓",这对于中国名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茂泽 《人文杂志》2006,(4):104-109
先秦"名"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以孔子、老子、邓析,惠施、公孙龙、尹文和《墨经》,荀子和韩非为其代表,"正名"是先秦"名"学各个发展阶段的中心线索.就"名"论而言,先秦"名"学有"名之必可言"(孔子)、"无言"(老子)和"名"抽象而与现实世界无关(邓析)三派;对名与实的关系的看法,则有名实无关(以邓析、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名实有关(包括孔子以"名"正实;墨子及《墨经》以实正名;《尹文子》名实互正)这两大派;就"辞"论而言,也有"辞达"(孔子)、"不言"(老子)、正面"辞"论(《墨经》)三派;就"辩"论而言,则有"不得已"派(孟子)、"不辩"或"大辩"派(庄子)、"察辩"派(《墨经》)三派.先秦"名"学派别众多,即使在纯粹"名"学内部,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制约了它们对社会和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孙龙哲学被认为是多元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要是据其《坚白论》中的“离坚白”主题推论的。然而,论者对《坚白论》并不甚解,对“离坚白”尤为曲说,说公孙龙只承认世界上存在着多元的“感觉要素”(如“坚”、“白”等等),公孙龙所说的“物”只是“感觉要素的复合”,而且其“感觉要素”又是神秘地“自藏”着,所以他的哲学还是神秘主义的唯心论哲学云云。我们不赞同这些看法。在深入研讨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探究一下《坚白论》所阐明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公孙龙其人,历来是引起学术界论争的对象。总起来看,褒他的人少,贬他的人多。褒者认为,公孙龙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辩证法大师;贬者认为,公孙龙是一个欺世惑众的唯心主义诡辩家。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不符合公孙龙留给后人的那些著作的原意。其实,公孙龙既非辩证法大师,更不是唯心主义诡辩家,而是一位“离形而言名”的形式逻辑学家。  相似文献   

17.
<正> 怎样评价公孙龙的名辩思想,历来存在着分歧。有人认为公孙龙的思想纯粹是诡辩;有人则认为他的观点根本不是诡辩而充满辩证法。我认为,公孙龙的思想,其中包含不少辩证法的因素,但是,公孙龙最后陷入了诡辩。对于公孙龙的名辩思想,既不能因其诡辩而否定其中的辩证因素,也不能因其中的辩证法因素而否定其诡辩的归宿。分析公孙龙思想中的辩证因素,有利于了解我国辩证思想的发展;研究公孙龙陷于诡辩的原因,可以为我们今天坚持辩证法,防止辩证法变成通向诡辩的桥梁,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 公孙龙(约前325—322)是中国第一个把符号用于逻辑学的人.由于他使用汉字作符号,所以迄今未得到人们的注意和承认。是汉字不能作符号吗?否。古人以三十二个汉字表示三十六个声母,就是明证。汉字既然能作语音学上的符号,当然也能作逻辑学上的符号。公孙龙在《白马论》中提出“白马非马”论。“白马”表示种概念,“马”表示属概念,“非”(不同于)表示两者间的关系。此论表示种概念与属概念间有部分不相同的关系。可见“白马非马”是现代逻辑学中两项关系的关系命题公式“R(A,B)”的某种雏形.在《通变论》中,公孙龙提出了“左与右谓二”这一命题。“二”表示某类事物的整体,  相似文献   

19.
公孙龙《白马论》是先秦名学思想的典籍。名学并非诡辩,也不等同于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中的概念说,而是世界符号学文化的原生态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堃 《东岳论丛》2014,(4):11-17
"正名"与"正义"同含一"正"字。在荀子的正名论中,"正"有两重涵义:"由行致知"和"以知制行"。而正义则可视为动态的正名过程,其目标是在知行合一中对礼进行损益。在这个动态的正名过程中产生出不变的正义原则,即"约定俗成"的"贵本"原则,与"径易不拂"的"亲用"原则。在这两条原则的基础上,又推出公平性与中和性两条正义准则。从正义论的整个架构来看,儒家的正义论与正名论有着同构的关系,正义既是正名的目标,正名也是正义的统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