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春论     
在《红楼梦》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中,贾探春被称为带刺扎手的“玫瑰花”,颇能引人瞩目。对于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大家闺秀,“红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五四”运动以前旧红学家对探春是十分赏识的,说“探春者,《红楼》书中与黛玉并列者也”①;“五四”以后一些红学家却诅咒探春是“大观园中的女政客”②;我国解放后,特别是在十年浩劫时期,评“红”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探春被说成是与“凤姐、薛宝钗相提并论”的封建卫道者。我认为,上述论点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道理,却不免失之偏颇。现把拙见陈述如次,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2.
探春简论     
作为"改革家"的探春,既是一位个性独特的人物,也是一位悲剧性的人物.她有识有胆有能,敢于在矛盾重重的贾府实行改革.但因客观诸原因,其改革不过是贾府衰微的一曲挽歌而已.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3.
评探春理家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第一回的第一首诗,记下了作者无才“补天”的深深怨怅。它对作者创作《红楼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很大的影响。剖析一下探春理家,有助于对这种思想作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探春宝钗管理模式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红学及管理学角度入手 ,通过对《红楼梦》第五十五、五十六回中探春、宝钗的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提出两者管理模式存在着本质的差别 ,认为探春运用的是“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而宝钗提出的则是“以人情为本”的人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贾探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探春是《红楼梦》塑造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典型人物。20世纪学术界对这一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有人认为她是封建统治的忠诚拥护者,有人则认为她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有人认为探春理家时的改革是“牧师兼刽子手的花招”,有人则认为她在家进行的民主经济改革是在为社会“开辟光辉道路”。如何正确认识这一形象,红学界发表了大量不同见解。本文旨在对20世纪贾探春研究作一总的回顾,以期为新世纪的探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曾经显赫一时的曹家已经衰微破败,处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了。然而,几乎是出于一种阶级的本能,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创作中,依然缠绵地表露了他“补天”的愿望。他把“补天”的愿望寄托在探春的身上。为此,许多良好的品格和杰出的才能也都理想化地集中在探春身上,并为探春施展其才能提供了相应的条件。这种条件,不是曹雪芹主观空想,而是他凭着敏锐的现实主义眼光,从微露着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新鲜气息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李丹 《南都学坛》2003,23(6):36-39
探春几乎具备改革家的所有条件,勇气、责任、能力、魄力、合作者等等,然而改革为何仍然是悲剧性结果呢?一是贾府的三代统治者内心未必真心支持;二是探春是招人讨厌的赵姨娘所生,地位威望直接受到影响;三是改革的群众基础还不够。  相似文献   

8.
探春形象塑造中似融入了作者祖父曹寅的生平经历。探春首倡"海棠诗社"的情节似受到曹寅开办"扬州诗局"的史实的启发;探春有母、有舅不能认不敢认的庶出扭曲人格也与曹寅的经历极相仿佛;探春喜爱"好字画"、喜欢"好轻巧顽意儿"的雅趣性格似也与曹寅善书画、富收藏的生平经历紧密关联。曹寅应是作者塑造探春形象的原型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参照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探讨了贾探春为摆脱庶出身份带来的自卑情结所经历的内心挣扎。探春的行为模式让我们看到在封建伦理型社会制度下,探春承受着既是庶出又复为女子的双重挤压,现实与理想的错位因此成为不可避免之必然。但这一过程却从心理学的层面昭示出人类力图改变自身情境的努力,以及人类文化在此基础上的有效积淀。  相似文献   

10.
贾探春的结局在红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梁归智教授认为探春最终嫁到海外成了一个"海外王妃",契合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曹雪芹把探春塑造成昭君一样的女性,是受到了昭君文学的影响。一方面,二者的创作都体现了作者的悲剧心态;另一方面,曹雪芹和昭君文学的作者都具有怜香惜玉的美人情怀。在此影响下,探春便具有了和昭君一样的性格和命运。  相似文献   

11.
周志艳 《南都学坛》2007,27(2):53-55
曹雪芹笔下的探春一直是一个受到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忠诚拥护者”,有人说她“想做一番兴利除弊,巩固封建家庭的大事业”,还有说法是她“走的道路,是改良主义的道路”。这均是偏颇之见。凭实而论,探春不仅是一名脱去脂粉气的巾帼女子,更是体现曹雪芹治国方略的代言人。通过她,作者将自己所接触到的先进哲学思想和治国方略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善于观察、极富思考能力的探春,对贾府充满了忧患意识和拯救情怀。然而,包括最高统治者贾母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认同和理解她。因此,她对家园的爱,对族人的情,均被其家族的冷漠和无知给摧残掉了。  相似文献   

13.
黄娟 《南都学坛》2003,23(5):45-47
承认男权社会的女性定位导致了贾探春在四个层次上的生存悲剧——被男权社会人为剥夺了自由生长空间而不自知;以变异的个性行为释放自己乃至伤及生母;面对家族的衰落却只能做个清醒而无奈的看客;无法把握自己的婚姻和命运而被迫远嫁。“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她惟有自怜而已。  相似文献   

14.
红楼“四春”的命运,是贯穿《红楼梦》的悲剧基调之一。通过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出身与取名、性格、才能、归宿等四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进程中,贵族青年女子的种种遭遇及悲惨命运。她们的性格及命运归宿,似乎分别暗合了中国儒、释、道三大学派的思想理念。这是否是营雪芹的精心设计,不得而知,但她们共同的悲凉命运,应当隐含了作者对封建末世的彻底失望。  相似文献   

15.
清代评论者对探春形象的理解与阐释是《红楼梦》无限发展的接受链条上的第一环,他们对探春形象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后人理解的基础.他们对探春形象的理解表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其背后复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探春性格典型化的过程就是由不同接受者阐释而逐渐丰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红楼梦》大观园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乃至他们最终的命运,都与其所居住的环境及建筑装饰息息相关。通过对秋爽斋建筑装饰风格和特点的了解,我们可以从中窥见贾探春这个人物的性格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7.
贾探春是《红楼梦》塑造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典型人物。本文基于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对于探春的描写的分析和比较,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探春的特殊庶出身份出发,来分析探春“玫瑰花”这一诨号所反映的探春的性格。  相似文献   

18.
槐树下是瑞昌市大德山林场的一个刘牲小山村。该村离县城三十多公里,有四十多户人家,三百多口人。该村的方言有不少特色,本文只讨论该方言的指示代词近指和远指。普通话的指示代词只有“这”和“那”两个,一个近指,一个远指。槐树下方言的近指和远指则有三个,近指一个,远指两个。远指有较远和更远之分。近指用D[tan13]①,较远的远指用[kon13],更远的远指用[ho13]。为了便于称说,我们把较远的远指称为远指1,把更远的远指称为远指2。这三个指示代词都是有音无字,用同音字替代,近指、远指1和远指2分别为“旦”、“干”和‘…  相似文献   

19.
“远”作为中国古典词学批评中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在审美空间上表现为三个维度,分别为空间之远、时间之远和哲思之远.中国古代词作中“远”范畴的审美内涵,超越时空的距离,由“眼中之远”升华为“意中之远”,最终指向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对艺术价值和生命真谛的超越性指引.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作者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与众不同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的贾探春具有一系列的形象特征。她有胆有识,目光卓越,志向远大。这朵端庄婀娜但又戳人伤手的"玫瑰花"有着其他艺术形象永远无法复制的典型美学意义。本文首先从人物形象入手,然后分析作者对这一人物的特殊刻画方法,最终展示人物的独特美学意义,旨在能对人物有着更深层次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