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和谐是否就意味着回避矛盾、放弃斗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尽管社会主义社会以“和谐社会”为目标,但是仍然存在矛盾,矛盾的客观性不容抹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积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为构建和谐社会解决各种矛盾;认清解决矛盾的艰巨性,克服急于求成的浮躁思想。  相似文献   

2.
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精髓.马克思在揭示国家阶级属性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国家与社会矛盾对立的一般属性.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消除国家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3.
法治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因此,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法治社会。法治社会的终极目标就是和谐社会,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保障,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创建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根本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从矛盾的视角观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坚持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实践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其意义在于辨明大是大非,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矛盾学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运用矛盾学说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矛盾学说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运用矛盾学说,分析社会矛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重大。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要防止社会矛盾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冲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包括建立规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及能够有效处理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解答国际共运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课题的创新之作.它所创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著作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一些缺憾和历史局限性.对其进行理论剖析,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借鉴传统精神文化是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具有借鉴的必要性。儒家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华,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维度的和谐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借鉴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社会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批判吸收儒家和谐思想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同失调社会、畸形社会和不公平社会根本相对立的一种良性社会形态,它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模式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与特征。要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要求来确定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方略与环节。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也是中国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诉讼程序对于完善程序法律制度体系具有建设性意义,以此体现程序正义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公益诉讼作为一种附带新的法益的程序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够发挥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目标,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相对薄弱的生态意识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主要障碍。威廉·华兹华斯诗歌的重要主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自然观渗透着一种浓重的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意识。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