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语中有许多表示身体部位的词,统称为身体词汇。这些词除了其本身的意义外,日本人还赋予了它们许多特殊的含义。而这些往往是我们外国人所难以把握的。本文希望通过对其中一部分常用词汇的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日本人是如何认识、理解这些身体部位并运用于语言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
想要不生病,身体就必须有强壮的免疫系统和自愈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提供给身体细胞最好的营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食疗方法。这些小验方少花钱治大病,对家庭常见病的防治有独到  相似文献   

3.
周一海 《社区》2012,(3):31-31
我国有句俗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因为眼睛能真实地记录外在信息,也能真实地反映心灵活动。但是,有时候眼睛也会闹情绪”,看到一些“幻象”。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些“幻象”能提醒我们:身体的状况已开始变差了。如常常眼前发黑、头晕眼花,或许就是血压出现了异常。—旦发现这些眼前的“幻象”,我们就可以酌情对身体进行“检修”了。 眼前一黑:应警惕血管的病变  相似文献   

4.
人体就像一个大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心情,身体就会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同样的身体外因条件,为什么有些人不得病或是病得轻?这些人的抵抗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人体就像一个大化工厂,而心理给身体输入了不同的密  相似文献   

5.
王文 《百姓生活》2008,(5):55-55
清早,打开微波炉热两片面包或热碗豆浆,一两分钟就可完成,省时又方便。但我们在享受这些现代化家电便捷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暴露在电磁辐射之中。微波炉通过释放微波产生的能量来加热食物,属于电磁辐射。而电磁辐射就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  相似文献   

6.
周一海 《社区》2012,(2):31
我国有句俗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因为眼睛能真实地记录外在信息,也能真实地反映心灵活动。但是,有时候眼睛也会闹"情绪",看到一些"幻象"。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些"幻象"能提醒我们:身体的状况已开始变差了。如常常眼前发黑、头晕眼花,或许就是血压出现了异常。一旦发现这些眼前的"幻象",我们就可以酌情对身体进行"检修"了。眼前一黑:应警惕血管的病变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起床过猛,或是下蹲的时间太久,突然站起来后,就会眼前发黑。  相似文献   

7.
张明 《百姓生活》2008,(3):48-48
就像汽车的仪表盘会亮起红灯预警一样,人体也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胸痛、气短、眩晕等,告诉我们身体目前正处于不健康状态。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这些症  相似文献   

8.
五个旅行者     
《阅读与作文》2009,(3):11-11
学习之于心灵,就像食物之于身体一样。摄取了适量的营养食物,我们的身体得以生长而肌肉得以发达。同样地,我们应该日复一日不断地学习以保持我们敏锐的心智能力,并扩充我们的智力容量。不断的学习提供我们用不尽的燃料,来驱使我们磨利我们的推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持续的学习是在信息时代中跟时代并驾齐驱的最稳当的方法,也是在变动的世代中成功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身体美学观的判断标准是,能显现出理念和精神自由的身体,就是美的身体,愈是充分地体现了精神自由的身体,就愈美.因此,身体的美,也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充满精神自由的身体美,具体显现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身体,充满生命活力而又动态自由的身体,优美可爱的身体.黑格尔视精神性为身体美的根本特征的身体美学观,对我们今天的身体美学更多地关注肉体情欲的倾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省思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9,(3):16-17
有助排除体内毒素的食物很多,大多不那么起眼,也很容易买到。下面提到的食物都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它们与身体的关系,只要搭配好这些食物,你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排毒健身。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身体美学观的判断标准是,能显现出理念和精神自由的身体,就是美的身体,愈是充分地体现了精神自由的身体,就愈美。因此,身体的美,也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充满精神自由的身体美,具体显现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身体,充满生命活力而又动态自由的身体,优美可爱的身体。黑格尔视精神性为身体美的根本特征的身体美学观,对我们今天的身体美学更多地关注肉体情欲的倾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省思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头脑、心脏、肠胃、骨头、手足……这是我们身体上的器官。你知道吗,这些人体名称有着它们巧妙的比喻义。恰当地运用它们,能使意思表达得形象而生动。人体名称都各有什么妙喻呢?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像高速旋转的车轮,过度的物质追求造成我们身体与灵魂的剥离。而不带功利的远行旅游,无疑是对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能给灵魂一个松绑撒野的机会。只有慢下来的节奏,才能让人仔细去听、去看、去品味……当我们在某一片宁静得只剩下自然音画的地方坐下来时,身体和灵魂就会随着花草摇曳、云卷云舒而慢慢苏醒。在川西曼扎塘,我就有了切身体验。  相似文献   

14.
吴正芝 《社区》2009,(27):49-50
家用金属器皿有铁制、锑制、铝制的,过去还有锌制、铜制的等等,人们用这些金属器皿来盛放、贮藏、烹调食物。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金属器皿应用不当,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以引起中毒。如果了解了金属器皿的性能并合理使用,我们就不会伤到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5.
正身体出现不适,人们常会大惊失色,开始求医问药。其实,每个器官都有一套天生的自我防御机制,可以应对衰老、损伤、变异、异物入侵等。一些不适症状其实是身体开启了"自身防御系统",积极抵御敌人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每个器官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免疫系统发烧烤死细菌发烧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一定程度的发烧可增加免疫系统中白细胞的活性,促进抗体生成,使身体处于"战备状态",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身体发热时,体温超过了致病菌适宜生长的温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身体研究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论题.女性主义者纷纷从身体角度出发,对人类的历史文化进行重读,其中《圣经》是其重要解读对象之一.《马可福音》中对女性身体的刻画,反映出一种新的对女性地位的看法,女性不再受到隔绝和限制,而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尊重.从这些改变可以看到,形构时期的基督教,对犹太文化中的身体观进行了很多变革,挑战了女性的身体界限,为当时的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文化与符号学意义已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那么这个改变是怎样完成的,哲学界意识与身体的"二元论"是怎么过渡到"一元论"的,后现代消费社会中身体有怎样的现代性自我话语,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归属在哪里?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家用金属器皿有铁制、锑制、铝制的,过去还有锌制、铜制的等等,人们用这些金属器皿来盛放、贮藏、烹调食物。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金属器皿应用不当,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以引起中毒。如果了解了金属器皿的性能并合理使用,我们就不会伤到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19.
借助符号学的推动,“身体”以其社会建构的身体观与诸多领域相关涉而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关键词,反之,“符号”也因其对身体的建构而后来居上,成为社会批判、权力诊断、文化分析的基本要素。然而,“身体”在借“符号”而显的同时又构成了“隐”的困境,即符号建构中的身体是一个沉默的、无声息的身体;在符号学的话语实践上,这一困境表现为话语决定论中的“能动性难题”。女性主义者巴特勒以其“操演”理论试图在话语符号系统内部解决福柯、拉康等社会建构论者中所包含的能动性难题,但其最终所提供的策略--“作为被排除之物的身体的破坏性回归”--又构成了其身体建构论立场的反对项,这一悖谬或许促使我们应在一个新的语境中重新思考身体的肉体性。  相似文献   

20.
灵丹妙药     
姚剑 《老友》2011,(5):40-40
父母年龄大了,身体渐渐不如从前了,而我们兄妹三人却都在城里安了家,父母固守着乡下的几间旧房子,说啥也不愿进城来。我们兄妹三人拗不过父母,只好平时多汇点钱回去,叫两位老人多注意保养身体。但从去年开始,母亲就开始不断地给我们打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