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伊兰孛”的满语,翻译成汉语为“三家子”,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的一个满族聚居并仍能讲满语的村落,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民族乡,距齐齐哈尔市95公里,旧名“上三家子”。“三家子”村是黑龙江省满族人在清朝康熙年间建立的村屯,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著名满学家金启孮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专程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到“三家子”村考察,“三家子”村的满族老人向他讲述了“三家子”村满族的来源:“三家子”村的满族原来居住在吉林,据传都是从长白山迁来的。康熙初年,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  相似文献   

2.
清代管理青海牧区的方略李建宁清朝是一个以满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封建王朝,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立国之初,就在中央设置了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下设六个司,掌管民族地区的封爵、朝觐、驿站、兵事等事宜。清代的青海不仅地处“‘西陲”、“边疆”,而...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在近年来的一些报刊文章中,有时还出现“满清”这个词。从文章撰写者所称谓的对象来看,基本上是指清朝或清代,而无意于涉及满族。我们知道,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诸朝代中最末一个,是以满族贵族为其最高统治者的。但是,在当时,满民族内部也是划分着阶级的。正如其他民族中的少数统治者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及其人民一样,少数满  相似文献   

4.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9219.72平方公里,是河北省面积最大的县。康熙二十年(1681年)开始设置“木兰围场”,作为清朝皇帝“岁举秋大典”进行军事、政治活动和行围绥武之地。1912年正式建围场县,1989年6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围场满族蒙...  相似文献   

5.
河北遵化县马兰峪人民公社是一个民族联合社,包括汉、满、蒙、回四个民族成分。全社人口三万四千五百余人,其中满族占42%,有一万四千五百五十人。马兰峪位于遵化县西北的长城脚下,原来是一片荒山丘陵地带。清朝顺治皇帝死后,便选定在这里修筑皇陵——一般称做“东陵”。马兰峪的满族,就是当时派来守护陵园的。从那时(十七世纪中叶)起,到现在已将近三百年了。在这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马兰峪的满族人民也经历了许多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喇叭沟门满族乡及其附近地区,主要的满族成员均系随清朝入关并被编入内务府旗分的彭姓汉人。本文以对这一地区的几次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清代官私文献与口述资料,稽考他们真实的来源与家世,探讨这样一个汉人群体是在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保持着认同于满族的心态,从而加深对八旗内汉军旗人身份认同复杂性的认识。调查发现,当地“满族文化”的“建构”有种种与史实难以契合之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种对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足以促使学者对民族史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满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所建立的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满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影响曾波及世界。在国际上,对满族的研究也成为一门显学即满学,亦称满洲学,它是国际学界所称的“中国学”(也称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佳生先生主编的《中国满族通论》集中了辽宁省的十数位史学界和满学界专家,以充分、翔实的史料为基础,吸收了以往满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历时10余年,几易其稿,终成此书。全书92万字,共21章,并配有160余幅精美的图片资料,分别对政治、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8.
汉官范文程对清初满族吸收汉文化的促进作用知光范文程(1597—1666年)是清朝声名卓著的开国字辅、文臣领袖,清人视其为汉之晋侯、元之耶律文正、明之诚意伯,①康熙皇帝在其殁后曾御书“元辅高风”额其祠,足见他在清初历史上地位之重要,声望之高崇,作用之宏...  相似文献   

9.
汉文化对满族发展的影响历来是清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清朝入关至乾隆朝期间汉文化对满族发展的影响入手,对该时期的满汉民族关系作一探讨。由于其间基本形成了满族文化认同于汉族文化的基础,故对这一时期汉文化对满文化影响的阐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644年,日益强大的清政府在明朝降将吴三贵的引导下,长驱入关,定鼎北京。入关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华服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象征符号之一。她既是历史发展和时代创新的产物,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标志与见证。满汉交融的清朝旗装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旗袍,最初源于满族妇女的日常穿着,即旗人之袍或旗装。在清朝初期,旗人之袍与当时满族人的狩猎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邸永君 《民族研究》2002,(5):98-100
《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一书的作者刘小萌先生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从事清史、满族史研究有年 ,以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造诣精深而为学界所称道。此书之初稿乃刘君之博士学位论文 ,于 1989年获得通过。此后数年间 ,作者对这一课题继续深入探讨 ,又在内容之充实与理论之分析诸方面用心颇力。 1995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定名为《满族的部落与国家》。该书问世后引起学界重视 ,有学者认为 :此书“不仅是满学研究的一项新的可喜成果 ,而且对早期满族史、清朝制度史及政治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①而作者仍…  相似文献   

12.
知识荟萃     
“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清代满族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初建黄、白、红、兰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兰四旗,共为八旗。每旗(满语称“固山”)下辖五参领(满语“甲喇”)每参领辖五佐领(满语“牛录”)。凡满族成员分隶各佐领,平时生产,战吋从征。八旗制度在建立初期,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是与当时满族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满族统治阶级利用八旗制度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作为一个军事组织,  相似文献   

13.
游戏人生     
以一种什么方式营造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最美丽的人生应该是“游戏”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游戏人生”,不是指对事业、对生活不负责任,而是指应该以一个相对超脱的心境对待生命中的一切。书画大师启功先生幽默地对名誉和生死的态度,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启功先生名扬海内外,不少单位请他讲学。出于礼貌,开始时都要说上一句“下面 请启老作指示”。启功说:“指示不敢当,因为我的祖先原来就活动在东北,是满族,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所以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说’……”启功先生年过九旬,可…  相似文献   

14.
满族及其先民都曾盛行妇女寡居,则夫家近亲接续的收继婚风俗。收继婚,亦称“转房婚”,这一婚俗在我国北方的匈奴、鲜卑、突厥、蒙、满等民族中广为流行,它是一种原始的婚姻习俗。史载:“女真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这种接续婚的习俗在早期建州女真社会中比较盛行。建州女真始祖之一猛特木父挥厚死后,挥厚弟包奇即以其嫂为妻。满族的先民有收继婚的习俗,那么满族是否承袭了这一习俗呢?答案是肯定的。到努尔哈赤统治前后,满族社会还保留着早期女真人不论辈份及收继婚的旧有习俗。《建州闻见录》载:“婚嫁不择族类,父死而子妻其母。”《岷峨山人泽语》也记载说:“胡俗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为妻,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适,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董家遵先生的研究,以及对于满族社会组织作过研究的史禄国先生(Shirokogoroff)也说满族有收继婚的风俗。另外,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之谜与皇太极曾下令取缔这种婚俗,从侧面也说明了满族确曾盛行收继婚的风俗。  相似文献   

15.
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古称肃慎、靺鞨、女真等。她在祖国北方跃马扬戈了几个世纪,曾一度独立建国(渤海国),两次入主中原(金朝、清朝),对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对满族夜婚习俗的表现陈伯霖《红楼梦》是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之一。它通过对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一个满族贵族大家庭的描述,揭示了它必然衰败的历史趋势,给处于兴盛时期的满族同胞敲响了警钟。对书中的有些内容和文化现象,如果我们用传统的中原汉族文化去...  相似文献   

17.
满族萨满教虽与西伯利亚诸民族萨满教有相同的起源,但满族萨满教在发展过程中受满族社会特别是政权的干予,与西伯利亚萨满教形成了温和、舒缓和“野性”、“疯狂”之间的反差。  相似文献   

18.
广角镜     
是民族关系,更是政治隶属关系最近一期的《中国西藏》杂志发表署名文章说,流亡国外的少数西藏分裂主义者鼓吹“西藏独立”的一种论点是:在中国历史上元、清两朝,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种民族关系,即藏族与蒙古族,藏族与满族的关系,而不是西藏地方隶属中央政权的政治关系。文章以大量事实说明元、清两朝代表中央政权,绝不是仅仅代表蒙古族和满族的王朝。如果说蒙古族在建立元朝、满族在建立清朝之前,与藏族的关系是民族  相似文献   

19.
“从森林的根底渗出来的水,才是人类生存的老根。”他比喻道:“人,如果吃坏了肚子,应该让他排泄掉,而不能从后面去堵。治理江河也是这个道理,应该在上游多下功夫。”关君蔚,资深院士,满族,1917年5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我国水土保持学奠基人,1995年获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10,(1):72-72
为纪念满族传统节日“颁金节”374周年,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满族联谊会主办、葵花药业集团承办的纪念满族“颁金节”暨《使命与责任》座谈会,于12月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