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砚明 《现代交际》2014,(12):60-60
社交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呈现出全新的形态:传播形态的多元化、信息效能的最大化、广告信息的内容化以及广告传播的精准化,这些变革深刻影响着广告产业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告与新闻,同属于传播学范畴,都是按照传播者的利益目标需要,将一定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传达。但是广告与新闻的明显区别是:广告的信息传播是要支付费用,而新闻的信息传播则是免费的;广告是带有商业功利目的,而新闻则与商业功利无关。广告还有一个弊病,就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受众天天接受同样的信息感觉乏味,甚至对广告便产生了排斥心理。因此,在当今信息爆炸、资讯泛滥的时代,企业在进行品牌传播的时候单纯地运用传统广告策略,往往会事倍功半。如果将新闻的元素融入企业的广告运作,就会为广告增添新的活力,使企业的信息传播达到理想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的发展,品牌传播的竞争环境目趋严峻,单一的广告传播已经很难继续承担品牌传播的重担。如何最大化的提升广告传播的效益,如何把广告传播引导到品牌积累的轨道,这里边,存在一个多种传播方式协同传播的问题。公关是近年国内新近兴起的一种品牌传播方式,与广告相比较,具有公信力高、沟通效果好、传播深入、注重品牌长期效益等优势,而这些恰恰是广告传播的劣势。许多营销界的实例证明,只有公关与广告联合,在不同条件下运用不同的公关和广告整合的战略,才能在信息的传达上实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第二传播——广告策划与实施的再传播策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中提出了“第二传播”的传播学新论:“被称为‘第二传播’的广告策划与实施的‘再传播’,是一种对广告行为本身的信息延伸和再度张扬。它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并且需要一定智慧的另一种方式的广告传播手段,它是将广告人的专业成果进行文本化的演示,并在演示的过程中将广告人的心智与广告主曾经传达过的信息一并告知更广范围(即不再局限于原广告运作本身所针对的目标群体)的受众,而实现广告人和广告主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广告作为一种促销的催化剂,作为一种消费引导方式,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已成为传播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信息的有力工具和手段,并日渐为世人所接受.同样,在阿拉伯世界,广告也已成为阿拉伯各国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现代阿拉伯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和其他文明的、艺术的各种活动的依托,是反映某一家阿拉伯企业综合实力的精神名片.随着阿拉伯各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市场的繁荣和产销信息传播的急迫,阿拉伯各国的广告媒体不断增加,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阿拉伯人不仅可以从报刊杂志和电影电视里看到广告,而且也可以从广播里听到广告,甚至在公共汽车的车身上、车站码头的电子显示屏上和每家每户的信箱里都可以看到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的广告.同时,阿拉伯广告的涉及面也不断拓宽,几乎囊括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新产品和新商品介绍、服务性行业招徕生意、空职招聘、招租、招标、拍卖、转让和寻找失物或失踪者等等.阿拉伯广告的广泛运用使之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体,并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语体风格.要理解阿拉伯广告的语言风格,首先要理解阿拉伯广告的语言环境、功能和类型.阿拉伯广告的语言环境是非常特殊的.无论广告出现的形式或地点如何不同,广告总是想在  相似文献   

6.
在广告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管是平面广告、电视广告、还是其他的广告形式,名人广告更为多见,它作为最有"商机"的广告形式大热起来。由于名人的光环效应,易于引起受众的主意,了解广告内容从而到达广告信息传播的目的。名人作为一种"意见领袖",在受众心中有一定的威望和权威,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创造品牌的个性魅力,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促使消费者产生积极情感,产生模范效应,而大大提高企业的产品销售量。然而,名人广告也有它存在的问题:费用高,风险系数大,易产生名人与产品角色错位,名人广告创意平庸,广告信息缺乏真实性,信誉度下降等等。在名人广告热潮的这种形势下,怎样运用有效的名人广告策略,达到名人广告的最佳宣传效果,是当前名人广告热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DM邮递广告是以邮政传递网络为传播途径,以信函为载体的广告媒体,选择有针对性的目标客户群,通过邮政渠道寄发的一种函件业务。具有传播信息,发布广告的效能。在当今的广告业中其应用十分广泛,其广告效果也是很卓越的。本文通过分析广告主、受众、成本、发布方式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分类总结设计侧重点,试图利用所学的平面设计知识和理论提出相应的指导性建议。解决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杜唯 《现代妇女》2014,(7):316-316
DM作为承载信息、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是将相关信息以邮寄方式传递给目标受众的一种精准媒介形式。直邮因其信息传播和接收有一定的选择性,且具有成本更低廉、定位更精准等优势,因而潜力巨大。本文将介绍DM广告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重庆DM广告存在问题,给出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期刊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信息量大、所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颖、明效性强、传播快等特点,因此,期刊是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了解其学科研究领域最新动态的重要信息来源。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期刊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将主要结合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在期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化互动的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是最能影响传播过程的主体。也是广告主最不能掌握操作的主体。所以受众对广告的态度对广告的传播效应是极为重要的。而在网络购物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受众表现出的极度抵制心理也就造成了网络购物广告到达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邸扬 《现代交际》2011,(8):82-82
“隐性广告”又称“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指在影视剧、游戏中刻意插入商家的产品或标识,以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隐性”体现在广告隐藏于信息载体中,并与之融合为一体,搭建成受众群体所切身获得的或借助于生活经验弥补完成的信息内容。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处于一种自觉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将广告产品或相关品牌信息在受众群无意识的情况下传达给媒介消费者,从而完成广告传播的过程,达到广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传播活动的一个分支——广告活动,也随着这种发展而慢慢地经历着自己的变化.广告活动从最初的展示和叫卖,发展到了现在的整合行销传播;广告媒介从早期的实物、口语发展到大众传媒,再到现在的网络媒介,真是叫人唏嘘不已.本文浅析了公益广告的发展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电影广告以一种全新的模式,突破了广告的传统思想,打破了电影的传统模式,以其独特的方式迅猛发展,势不可挡。微电影广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其缺点也是不容小觑的。广告植入的无节制与不合理造成了微电影广告的过度营销,这不仅对于微电影本身是一种破坏,也使企业、商家的营销效果大打折扣。唯有把握好微电影广告的尺度,提高影片质量,不断规范微电影广告的审批制度、传播手段,真正地实现微电影广告的产业化发展,才能使其永葆活力,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已经全面覆盖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传播形式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微电影广告也备受关注。微电影广告作为广告业态的一种新形式,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如今的中国微电影广告制作更加精良,其在广告品牌传播方面起着其他广告传播形式难以企及的作用。微电影广告在内容上将品牌与电影剧情进行有机融合,但微电影广告仍存在过度营销、制作团队薄弱等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告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互动、高效、精准投放的时代,广告运动中新媒体的策划营销和执行就成为了今天和未来广告的战略核心.新媒体广告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趋势,这是理念创意与新材料、新技术的结合,跨界融合媒体通过五种主要表现形式推动广告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除了策略性的传播广告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带给人们更多关于道德、文化、信仰、经济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广告的本质功能是促进销售,同时它也具有社会文化功能。本文主要对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探讨,以研究广告对促进文化传播尤其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所承载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信息服务与知识传播的重任,但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下,用户的服务要求与信息需求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图书馆面临着保留与吸引用户的难题。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一种创新的运行机制与组织形式。在图书馆学科服务领域中,引入嵌入式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服务实践与理论的创新的需求,也是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完善、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按时下流行的说法,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塑造组织形象,适应公众需要,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进而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政策、思想和活动;而广告则指的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借助于传播媒介向特定的传播对象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由是,我们不难得知,公关的核心是塑造组织形象,博取公众好感;而广告的目的则在于促进产品销售,实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传播信息和交际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衔接理论分析语法衔接手段是如何在广告中为广告商所应用,达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段长青 《公关世界》2010,(10):33-33
品牌有多大,传播的力量就有多大;反言之,传播的力量越大,品牌的折射力也愈强。一个产品的品牌传播是如何铸就的呢?往往有人直呼“广告”而出,如果还像“恒源祥——羊羊羊”那样用频繁的广告语来轰炸广告对象的话,“广告注水”现象对产品本身而言是深受其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