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质疑调研     
某论者在论及“赢”销时说:“我们发现,许多企业之所以步入营销困境,一般是因为决策层‘拍脑袋决策’的缘故。不愿花钱去搞市场调查,就是花钱去交经营学费。有时我们也感到奇怪,为什么许多老板浪费了几百万元,而不愿花几万元钱去搞市场调研呢?”然后举了世界著名的十大食品品牌之一——康宝汤对于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工业项目少、规模企业少,经济效益差,财税增幅缓慢,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有的甚至连公教人员的工资都难以及时足额发放。按理说,这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办事应该节俭、花钱应该“小气”些。然而,某些人却“大方”得很:各类办公楼、写字楼、招待所,越建越高、越装璜越气派:不切实际地大搞城市亮  相似文献   

3.
农民怎么奔小康,基层设计了一个路线图,起点就是消灭贫困。为什么要从消灭贫困抓起,原因就是差距拉大。只有消灭贫困,才能全面小康。大举措就是抓紧解决“三农”问题。这是重中之重。现在为什么重不起来,必须找出它的症结所在。全面小康,大部队是农民,大产业是农业,大阵地是农村。大搞“三化”,要着眼于农民富裕。立足“身边”市场,进军“天边”市场,是农民致富的必然选择。当前应把宣传普及WTO知识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抓,不断提高农产品长期出口能力。因此,引导农民学经商、学外贸、奔小康、上“天边”,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西部国有企业的开发” ,西部国有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同时 ,也将大大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资源、环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着一场世纪工程—西部大开发。然而,西部开发由于地域辽阔,情况尤显复杂,故不能搞“一刀切”。本文作者在此文论述中针对生态敏感地区、森林丰富地区、生物多样性地区作了资源、环境与贫困关系的深层次研究分析,提出一些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达9年的经济持续增长表明美国已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广泛应用因特网进行电子商务的、日趋全球化的经济形态。“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技术创新快、产品生命周期短、风险投资加速、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企业个人与机构保持高度适应性。在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认真吸取美国“新经济”的成功经验,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来思考西部地区开发思路。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利用;要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要重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要适当搞一点“逆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7.
实施西部大开发 ,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统战工作如何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应有战略上的思考。一、统一战线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战略指导思想 ,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观念 ,加强统战工作。一是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这是统一战线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好作用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发展 ,是今后推进新时期统…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5,(9):3-3
办好社区阅览室;公厕“拆多建少”之病;有事跟居民商量就好了;少花钱也能搞社区活动;社区服务项目也应按需而设;  相似文献   

9.
不合法负债     
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就是政府负债。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惜太肆举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上届班子的政绩,下属班子的包袱”,造成国有银行大面积坏账。但是,这似乎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基建项目正是城市发展的标志——大厦越修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广场越修越大,表面的城市繁荣让我们淡忘了其背后的隐藏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实践,合理有效地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西部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两大战略目标,就不得不研究影响民族地区发展的因素。那么,如何开发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就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用创新思维开发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西部社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由刘琼海、施文心主编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研究》一书 ,是近两年研究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的一部有价值的专著。本书共分七编 ,即“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中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权问题”、“西部大开发中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建议”、“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自治权的政策与法律建议”、“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政策与法律建议”、“西部大开发中与经济发展有关问题的政策与法律建议”及“…  相似文献   

12.
“两会”热门话题之一是西部开发,媒体此间爆炒的热点之一也是西部开发。说起西部开发,我们自然会想到美国西部片中所描绘的拓荒景象:洪荒一片的土地,广布的沙漠高原,拓荒过程中的浪漫、艰辛,以及为追逐个人利益而进行的不间断的连续耕耘…… 没有强大的西部,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美国,同样,没有强大的西部,也不可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强大的中国。中国,应如何上演好自己的“西部大片”? 面对沸沸扬扬的西部大开发,我们应先思考些什么? 西部开发的过程就是西部开放的过程.是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接轨的过程.从而达到贸易流通…  相似文献   

13.
<正> “洗衣机里装玉米”,这是几年前发生在北京郊区的新闻。这种事,在人们生活中尽管少见,但为了显示“高雅”、“阔气”、“气派”而勒紧腰带,或砸锅卖铁之后再去购买高档商品为家庭摆设,甚至东挪西借去赶时髦,或者花钱先不摸摸自己腰包而搞什么超前消费  相似文献   

14.
以“西部大开发法”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是可行的。立法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中央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思想,以理论创新促开发,确立“西部未开土地开发所有权”,以调动开发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西部开发历史上 ,在农林牧三业的选择的理论和实践中 ,存在“农业先进”的误区 ,从根本上看是不注重资源环境与产业的最优配置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历史上西部屯田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且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十分大 ;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存在生态性贫困和结构性贫困 ,西北地区多为生态性贫困 ,西南民族地区多为结构性贫困 ,相比之下结构性贫困更容易改变 ,而西南民族地区的环境承载量更大 ,这为西南开发奠定了更好的条件。在西部开发的产业选择中要树立“适应”就是“先进”的观念 ;加大西部开发中对西南地区开发投入的力度 ,西北地区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加大开发的力度 ,实行软开发 ;针对不同的贫困 ,西南和西北地区各有开发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我们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以“一日千里”之势阔步前进着,开发西部地区的高潮即将到来,沉睡的高原荒漠将被唤醒。作为祖国“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也要以它的财富造福于我国各族人民。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和介绍一下该地区的历史地理以及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民族与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依据“增长极”理论,认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增长极”,杨凌示范区对西部大开发既有“扩散效应”,又有“回波效应”;因而加快杨凌示范区建设对于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诚龙 《金陵瞭望》2007,(10):52-52
1957年4月,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这次整风,非党员自愿参加,自由退出。这就是整风的办法。我攻你,你攻我,有意见就说,党内外打成一片,此即整风。”姚文元在这些文字中吸了吸鼻子,嗅出其中要搞“大民主”的气息了,于是乎猛写文章,猛提意见,写得越激进越叫好,提得越尖锐越招人,他在“辨证法的名义下”以“一家之鸣”在百家中“大鸣大放”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的数据表明 ,西部具有比较严重的二元结构特点。城市化的本质就是“二元”向“一元”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有利于二元结构的转变 ;有利于加快外部要素流入 ;有利于加快西部的市场化进程。西部大开发要以城市为依托 ,建设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网络体系 ,促进城市群和区域经济互动的均衡发展 ,从而缩小东西差距。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战略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部资源开发战略”提出质疑 ,从有关学者对人力资本的论述出发 ,提出西部开发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分析了西部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原因 ,对西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