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互相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第111页)几十年来,哲学界一直认为列宁这段话是讲辩证法就是一种研究矛盾的同一性的学说,是突出强调矛盾的同一性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解释和发挥。这些解释和发挥问题很多,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我认为,对列宁这段话应当重新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当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1页)本文拟就列宁提出的辩证同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辩证法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理论界众说纷纭,莫哀一是。本文的观点是:辩证法的实质在于研究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一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理论界的分歧就在于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不同.首先,需要弄清楚“实质”的含义究竟指什么。传统观点把“实质”和“核心”等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著名的《谈谈辩证法问题》短文中,写道;“哲学上的圆圈:是否一定要以人物的年代先后为顺序呢?不!古代:从德谟克利特到柏拉图以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文艺复兴时代:笛卡尔对伽桑狄(斯宾诺莎?)。近代:霍尔巴赫——黑格尔(经过贝克莱、休谟、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列宁全集》第38卷第411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页码。)并用双线框框把这段话框了起来。如何评价列宁的上述思想?弄清这一问题,不仅对于列宁本人的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研究辩证法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题目,叫做“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并为写出这个题目的专著做了准备,如写了《谈谈辩证法问题》这样著名的读书笔记等等。毛泽东同志的辩证法杰作——《矛盾论》紧紧抓住列宁出的题目,集中地系统地说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在这部光辉著作中,列宁所发挥和发展了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无比丰富的.认真研究《哲学笔记》,探索列宁所发挥的辩证法思想真谛,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其中三段重要的论述,作些粗浅的探索.(一)“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看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该看做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在读黑格尔时……”(《哲学笔记》第111页)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命题。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对列宁这个命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始终未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证明,以至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一个谁都知道又谁都说不清楚的问题。本文认为,过去人们(包括毛泽东)证明这个命题时,只限于一对矛盾内部同一性与斗争性的比较,因而怎么也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相对、绝对关系。本文提出,必须扩大思路,另辟蹊径,在更大的范围内,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比较,可望解决这个问题,列宁提出这个命题是为了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我们只有正确理解了列宁提出这个观点的初衷,将辩证法的具体同一性观点与形而上学的抽象同一性观点作比较,就能使这个问题得到正确而有说服力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列宁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111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马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它是怎样向它的对立面实践转化的?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转化为实践,达到同实践的统一?本文对此作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法的途径。”(《哲学笔记》1961年版第181页)有些人根据列宁在这段话中的排列次序,认为认识的第一阶段是生动的直观,第二阶段是抽象的思维,第三阶段是实践检验。这个三阶段的公式在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的苏联哲学著作中曾非常流行,在我国也有不小的影响。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大家知道,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和通过实践检验认识,这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两个阶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实践检验看作是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但实践检验作为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论对立面的统一学说的三个原则杨昌才对立面的统一学说,即事物矛盾的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哲学的本质和核心。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总结人类认识的历史,在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和发掘黑格尔自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真理。如果说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  相似文献   

11.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说:“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即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但理论界有些同志却持不同看法,认为统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他们把对立和斗争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差异性和斗争性是一个意思”。我们认为,对立与同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对立与斗争是不同的概念,不容混淆。斗争不是矛盾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对立性和同一性这两种基本属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以下简称《要素》)以及阐述它的实质和核心的著名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是列宁《哲学笔记》的精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究竟应当如何理解《要素》的内容和结构?这在理论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要素》自身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从中体现了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人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人类的共性世界上任何事物中,都包含着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面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这里,列宁对共性与个性(即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作了极为透彻的说明。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但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而存在。他们双方既排斥,又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又互相转化,个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论语》中的辩证法思想,过去论述不多,本文着重谈谈《论语》中体现出来的孔子的辩证法思想。辩证法要求,在观察、分析任何事物的时候,必须首先把对象分析为两个部分,找出事物的对立方面,认识它们同和异的矛盾关系,才能够抓住事物的根本。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说:“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我们在阅读《论语》的时候,最突出的感觉是孔子很善于分析事物。他几乎把任何事物都不看作混沌一体,而是尽力找出它们的对立面,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有些历史著作说朱元璋“背叛了农民革命”。如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说朱元璋“背叛了农民军,完全蜕化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见《(中国史纲要》第三册第139页);吴晗先生写的《朱元璋传》,说朱元璋“逐步变质,最后叛变了农民革命”(见《朱元璋传》第301页);南开大学历史系近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说朱元璋在“背离农民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渐站到了农民起义军的对立面”(见《中国古代史》下册第203页)。这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见《列宁全集》第20卷第401页)我们分析封建制度下的农民革命,评价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都必须以此作为出发点。朱元璋是不是“背叛了农民革命”,当然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下面,简略地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6.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谈到诡辩论与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时指出:“概念的普遍的灵活性,达到了对立面同一的灵活性,—这就是实质所在。主观的运用的这种灵活性=折衷主义与诡辩。客观地运用的灵活性,即反映物质过程的全面性及其统一的灵活性,就是辩证法,就是世界的永恒发展的正确反映”。(《哲学笔记》第112页)列宁在这里讲的概念的灵活性,指的是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概念之间的变化。他认为概念的全  相似文献   

17.
列宁曾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0页)后来,列宁又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目的在于探求真理。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列宁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了真理观的两个问题:“(一)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二)如果有客观真理,那末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1页)列宁关于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脱政治经济学教师讲解绝对贫穷化问题时的苦恼,蒋学模同志在《谈谈无产阶级绝对贫穷化问题》(复旦学报一九七八年第一期)的文章中,追根溯源,指出马克思"根本没有提出相对贫穷化和绝对贫穷化这两个范畴";列宁虽然谈到这两个范畴,但"在'绝对的恶化'的前面,加上了'有时是'这样的副词限制着,"就不是作为规律来看待的.言下之意,这一问题大可不必纠缠.无奈《资本论》上明明写着:"不管工人报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日趋恶化."对于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一节中大量引用的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不少书上和文章里都引用恩格斯的话这么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或“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认为,这些说法未触及到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因而作为唯物辩证法研究对象的定义是不确切的。列宁说得很清楚:“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8页),又说:“辩证法是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是同一的、是相互转化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