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嵩阳书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是宋初兴起的私人讲坛性质的书院 ,其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地位历史早有定论 ,崇福宫作为文人挂职之所与嵩阳密不可分。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 ,嵩阳对理学的形成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程学南传后发扬光大 ,朱熹集其大成 ,形成程朱理学体系。理学久经贬抑 ,其治世价值逐渐被认识 ,宋末立为正统 ,后代又发展为宋明理学。理学是对汉代以来旧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具有历史进步性。作为统治思想影响元、明、清社会达六、七百年之久 ,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传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2.
<正>冯友兰作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几乎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同步,尤其是他的个人生命历程,体现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命运。他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所撰写的“贞元六书”以及创立的新理学体系,对宋明理学是一个极大创新,赋予了宋明理学新的生命力。冯友兰创立的新理学体系把中西哲学融合起来,是对宋明理学“接着讲”的杰作。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在北宋进入了作为儒释道思想融合的理学阶段。理学统治我国思想达七百年之久,影响极为深远。在宋明理学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乃是人性学说。清儒把程朱理学称为性理学,康熙赐给二程庙以“学达性天”的匾额,他们确实抓住了二程学说的特点。研究二程人性学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从总体上把握哲学发展的规律,是有价值的。一二程的人性学说是对宋以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性学说的全面总结和改铸。  相似文献   

4.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这是明末清初的历史转折时期。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开始动摇,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批判。在这股反理学的潮流中,傅山抱着抗清复明的信念,以先秦诸子思想,特别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武器,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阐发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思想,被后人称为启蒙的思想家。清初,封建统治者利用宋明理学进行思想统治,广罗明末知识分子为其服务。对此,傅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为了躲避朝廷的纠缠、掩护自己的政治活动,他过着四处游医的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总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其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的。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成了禄利之途,也成了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隋唐以后,封建社会步入晚年,其统治思想也就改换形式。元朝皇庆以降,以《四书集注》试士,悬为令甲,程朱理学升格为官方哲学。明嘉靖、隆庆年间,陆九渊、王守仁的偶像相继入孔庙,陆王心学也取得了正宗合法地位。于是,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达七百年之久。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也是最完备的哲学形态,有其合理成分和积极方面,但由于它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统治思想的腐朽性与反动性,因而惰性居于主导地位。本文试从四方面议论之。  相似文献   

6.
四川理学及其特点余光贵关键词:宋明理学,四川理学,理学思想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具思辨特色和完备体系的理论形态。着意于从本体论上为纲常伦理作论证,注重义理心性的探讨,具有丰富辩证思想等是其一般的思想特征。由于宋明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经历了一个由产...  相似文献   

7.
<正> 宋元至明清时期新儒家的法律思想,曾引起新的变化,主要是宋朝形成了新的儒家学术思想——“理学”。宋明理学曾统治很长的时间成为这一时期的正统思想。这一阶段的法律思想,也深受“理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对“理学”作一概括的了解。研究“理学”的兴起与儒家法律思想的哲理化,对于我们今天深入理解儒家传统法律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继《宋明理学史》上卷于1984年4月出版后,该书下卷已于今年春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校协作承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的完成,在我校重点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和我校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共同撰著的《宋明理学史》,全书两卷,上卷28章,下卷36章,共130多万字。全书论述了宋明理学发展的全过程,对它的性质和作用,它的内部分歧,它的回旋起伏,它的衰颓终结,对重要的理学派别、理学思潮,对著名理学家的思想与活动,对重要理学著作的内容,该书都作了精辟详尽的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囿于史料有限,学界对于胡适与宋明理学的关系鲜有论述。然在探究胡适先生的中英文著作并加以相互参照时不难发现,过去学者对胡适的宋明理学观论述某些观点值得商榷。胡适不但早于冯友兰将宋明理学称为"新儒学"或"新儒家",而且亦早于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的英译者卜德将"理学"英译为"Neo-Confucianism"。在"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观照下,胡适先生对理学的评价多为负面,认为清代的考据学源于宋代之理学但又回归到经院哲学,而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弊端在于背离"经世致用"。同时,胡适还辨明了理学与佛、道教之间的历史渊源以及理学的终极目标。这些都是颇有价值的见解,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胡适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戴震思想的研究,长期停留于汉学与宋学、经学与理学以至于“欲”与“理”的方法之争和概念之辩以及唯物与唯心、理学与反理学的思想路线斗争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遮蔽了戴震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学思想发展历史以至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而也就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和完整地评论和判定戴震思想的真实价值和历史贡献。从宋明理学以及儒家思想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其内在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种传承关系所导致的原有思想理论的深层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产生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变动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反省和反思戴震思想的地位和意义,重新评判戴震思想的真实价值和历史贡献。得到的结论是:首先,从宋明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戴震是新安理学的终结者;其次,从儒家思想理论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历史实际看,戴震是儒家思想理论自身继承和发展的哲理化进程的终结者;最后,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戴震是通过关于“理欲之辨”的理论批判所实现的对于“理学思辨模式”的片面的和偏激的思想实质及其反社会和敌视人的社会功能批判的实践批判者。  相似文献   

11.
程朱理学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哲学发展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从北宋到清末的七百年,它一直是作为官方哲学占据了统治地位。其统治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不但在国内有深远影响,而且也给国外尤其是给日本、朝鲜和越南等东方各国以很深刻的影响。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程朱理学对各国哲学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本文试就程朱理学传入朝日两国的经过及其影响略作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湘军人物的麇集 ,有一复杂过程。湘军头魁人物不是简单地对孔孟之学的信奉 ,而是以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作为申达其经世之志的“法宝” ,他们因相同的政治观点而相聚 ,又一起在实践中努力挖掘理学的经世潜能 ,但历史的发展决定了这种努力必然以种种悲剧而告终。从文化史角度考察湘军集团 ,又可从湘军头魁经世理学的实践了解封建制度、尤其是清王朝必然覆亡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经学和理学是儒学的两大基本学术形态,经学自是经学,理学自是理学。唐宋之际,在儒学复兴的旗帜下,儒学经历了从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的范式革命。为研究张载对理学的开创之功,运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此变革中,张载不但较早讨论了太极、性与天道、义理、心、性、动、静、天理、人欲等理学重要概念,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而精辟的哲学命题,建立了包括知天之学、为圣之学、外王之学在内的完整理学体系,对理学方法论也作了全面的探索和阐述。研究表明,作为一位创新意识最强、用功最刻苦、源流最为纯正的宋明理学奠基人,张载在理学脱离经学而成为一种新儒学形态的学术变革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所创立的话语系统和不同于经学的方法论对后世理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性理之学"原本专指宋明理学,但又可理解为以"究天人之际"为目标的中国古典哲学发展的典型形态和最高阶段.文章通过玄学、理学关于性理学说的建构过程,探讨了这两大学术思潮在性理学说方面既传承、又发展的学术理路与思想脉络,并进一步揭示了性理学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5.
因其历史、人文和地理位置机缘,客家和客家人与宋明理学的联系相当紧密。宋明理学的开创、发展和推向新阶段,都与客家和客家人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明理学由周敦颐和"二程"在客家地域——江西南安开创;经客家人陆九渊、朱熹等的继往开来,得到发展;又经王阳明等在南赣客家地域的传承,把理学推向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虽然在哲学上导致了一种理性主义独断论,但是这个体系同时也是对当时在德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虔敬主义神学或信仰主义独断论的猛烈冲击,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与法国启蒙运动最终导致了无神论的结论不同,德国启蒙运动通过对《圣经》的历史考证和理性批判而建立起一种理性宗教。德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莱辛力图在理性知识与宗教信仰之间寻求一种妥协,他通过展示上帝对人类实施教育的历史过程,将理性与信仰辩证地统一起来。莱辛试图建立一种实践理性宗教的愿望及其在对立之中实现同一的辨证思想,对于康德、黑格尔等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程朱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一种官方哲学。但是,理学在其初始发展阶段由于被斥为"伪学"而几度遭到禁止。发生在北宋时期的"元学禁"以及南宋的"绍兴学禁"和"庆元学禁"都给理学以沉重打击。但理学毕竟是一种较为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由于其政治适应性,尽管历经坎坷而终成正宗。这其中既有反道学斗争的缺陷,使得对理学的批判无力,也有魏了翁等人恢复发展理学的积极努力,更重要的是封建统治阶级对程朱理学的政治需要。因此,理学的正统化实现乃是历史的必然。程朱理学毕竟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哲学,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将被民主主义的思想所取代,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8.
新理学是相对旧理学而言的,冯友兰利用新实在论的某些观点,更重要的是利用了新实在论的逻辑分析法,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改造,使之取得了崭新的面貌,新理学是对旧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程朱理学中的理、气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一定物质性的理和气,而冯友兰对程朱理气进行了改造,形成了自己的理气观.他的理气观比程朱的更抽象、更彻底.所以他的新理学其实质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引进并运用了逻辑分析法,对于中国哲学的系统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明时期的美学思潮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段。其中的美学范畴、范畴群及其内在关系,美学命题及其判断与推理也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后来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内容极其丰富的美学范畴的形成、建构与发展都受到宋明理学的重大影响,因此,探究宋明时期美学范畴与理学范畴之间的深层次关联,理清其中的逻辑脉络,对于深化宋明理学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宋明理学自南宋理宗以后,一直到清代封建王朝崩溃以前,都是我国的官方统治哲学。这种以封建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哲学对抑制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制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生,维护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无疑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所以自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不少的思想家,都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