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社会需要“第三部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它既不归属于政府公共部门,也不归属于市场经济组织。现代社会之需要第三部门,政府失灵理论和合约失灵理论对此作了很好解释。庞大的第三部门,在世界范围内,对各国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发达国家将社会经济结构区分为三大部门,即政府为第一部门,企业为第二部门,非营利组织为第三部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中也出现了第三部门,它们迅速发展并作为政府、企业之外的新角色广泛参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活动。第三部门的发展体现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趋势: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型的趋势,同时它也实实在在的反映出政府和市场失灵的问题,而发展第三部门是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的有效战略,但是目前中国第三部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众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解决。  相似文献   

3.
周人杰  刘莎 《理论界》2007,3(6):61-62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退维谷,其瓶颈在于市场与政府“双失灵”下的公立医院经营改革取向。基于动态的社会契约理论,公立医院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托管,即以第三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来弥补市场与政府的缺陷,具体应由特定的官方非政府组织承担起托管责任。  相似文献   

4.
优化社会三个部门结构及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和复杂,化解社会矛盾的传统途径(如政府和市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失灵"或"失效"问题,而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第三部门,由于自身及外在环境的缺陷,也只能部分地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因此,这就需要认真分析上述问题,运用合法、公开的社会手段,整合三个部门力量,构建出能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优化机制,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我国社会的加速转型和体制的快速转轨,导致我国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急剧增加,社会不和谐的现象越来越多。第三部门是现代社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自治化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的需要。第三部门作为社会自治的组织形式,对于我国社会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带来的缺陷、适应“自由人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培养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应对危机事件等功能。要使我国社会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认识第三部门对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消除一切不利第三部门发展的障碍,促进我国第三部门更快发展,并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将公众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了政府的监管层面上.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不对称、食品质量安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消费者在与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冲突中处于弱势,这几个方面导致了市场的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监管.政府虽然也有能力监管,但由于部门之间的缺位与错位,监督制度的缺失,政府能力的局限,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动机的影响,导致了政府管制的失灵.在政府管制失灵的情况下,如何解开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关键在于对安全监管体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7.
政府失灵是世界各国在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在简要概述政府失灵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及其与政府失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在有效解决政府失灵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着力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法律规章制度、正确定位政府的角色、改革和完善政府的体制,并以第三方力量的独立性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政府的经济人特点以及第三部门的缺乏和制度不完善,导致市场、政府及第三部门皆可能存在失灵.文章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三重”失灵的理论和实践分析基础上,提出混合供给模式是优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失灵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市场失灵的三大表现,一是微观经济缺乏效率;二是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三是社会分配缺乏与效率相适应的公平性。对于政府而言,既要加快职能转变,又要不断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城市工业污染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政府失灵存在的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当前政治体制、环保治理法律机制和中国政府从上至下的GDP主义。分析结论是,治理我国城市环境污染应尽量避免治理市场失灵时的政府失灵现象,现阶段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来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此应该从制度创新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改革环保管理的政治法律体制,形成监督和激励约束并重的环保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1.
第三部门作为一种社会公共组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发展。作为政府来说,可以适当发展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合作关系。同时,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激励、约束和保障机制,减少和避免基于委托代理行为而产生的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12.
政府失灵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失灵也称公共失灵 ,是指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另一种缺陷 ,即政府活动的非市场缺陷。政府失灵的原因有些是政府本身职能的局限性所致 ,有些是由于政府干预不当所致 ,因此 ,存在政府失灵的差异性 ,矫正政府失灵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 ,关键在于有效遏制“诸侯经济  相似文献   

13.
政府适度干预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明欣 《齐鲁学刊》2012,(5):112-115
自由竞争经济下,资本家的过分自利行为造成了市场失灵,因此政府以一种"调控人"的身份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而长期的政府干预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府失灵"。传统政府干预理论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经济法未完全生效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双向干预说,期望利用经济法克服政府失灵。但实际上政府失灵是经济法的一部分,对政府失灵的克服只能是完善经济法自身,具体措施可以引入适度干预学说:第一,引入契约机制的互动干预体系;第二,建立责任与干预相统一的问责制度;第三,将克服"政府失灵"列入除经济法以外的合适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14.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后的“第三次社会大分配”。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当代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要求仍存有相当差距。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杠杆,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现阶段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税收对公司捐赠收益一成本和捐赠选择的影响为公司做出捐赠决定提供了参考,期望通过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来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鼓励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公共领域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语境下的行业协会及其中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继承了近代市民社会理论将“国家-社会”二分法作为市民社会实体存在的依据,继而进一步提出了“国家-市民社会-经济”三分法,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市民社会,把市民社会指向与政治国家、市场社会相并立的第三域,社会中个组织构成市民社会的主体。行业协会一直是市民社会理论构戍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市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行业协会具有联结市场和政府的中介功能,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下的中间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由政府单元主体治理到政府、市场二元主体治理的变迁。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公民社会与治理理论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兰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为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参与农业科技服务,能够弥补该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失灵。其独特优势表现在:积极进取,富于创新;开放灵活,弹性较大;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成本较低,效率较高。非营利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直接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作为桥梁与纽带反映和维护农民的利益;监督农业科技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相似文献   

18.
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理应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然而,现存的国家干预经济的行为却会因“政府失灵”,导致干预的功能失调和效用消减,这就使得控制政府权力成为必要。中国政府的权力要得到规范与控制,应当在既有的30年强计划经济路径依赖中进行考量。否则,其产生的论证基础会发生更深层次的位移。现代市场经济的关键就是通过法律划定政府的权力边界,规范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将政府自身的寻租利益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将最大的利益资源留给市场主体,给予公民。只有这样,回归政府应然的角色,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有些经济转轨国家,政府俘获的出现使改革非但未能孕育出繁荣的市场经济和法治与民主,反而导向了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的动荡。政府俘获的产物——权力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已成为阻碍落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使市场调节失灵而且使政府公共管理失败。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转轨成功的关键是通过法治建构解决公共管理中的政府俘获和权力资本问题,而公民有组织的依法维权运动是走向法治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