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锐 《齐鲁学刊》2005,(6):19-25
诸家讨论《五行》经传的作者时代相去甚远的深层原因,在于仁义礼智圣五行说与子思的关系。而郑玄注中所保存的文献材料,说明仁义礼智圣五行说的思想源自孔子。荀子以之为子思首创,应该是正确的,世子很可能不是仁义礼智圣五行经或传的作者。从相关文献来看,这一学说曾经广为流行,但是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后来式微的尚土的五行说,因此在后世不受重视。然而即便是仁义礼智圣五行,或许也仍然保留有数术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子夏氏“西河学派”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概在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最初分为有子与曾子两大派别,后来,有子一派的子夏、子游、子张也都各立门户,广收弟子,且留传甚广,他们在礼乐仪文之节上不断争论着,其目的只是为了在孔门争一个正宗的地位,然而又各自变化孔子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学说的不同派别。有子与曾子的派别之争到后来又演化为子夏与曾子的派别之争。为了进一步弄清子夏氏“西河学派”的渊源流变,本文就子夏与曾子、与子游、与子张间的争论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孝道新解     
<正>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明确地指出《孝经》乃曾子所作。《汉书·艺文志》之《六艺略》记:“《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是说孔子向曾子陈述孝道后所作。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他陈述后,由曾子记下来,亦可证明《孝经》的作者是曾子。从《论语》记曾子“慎终追远”等论述看,曾子本人尽孝道、讲孝道,确有一套孝的理论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子夏氏“西河学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夏是孔门中的高足,孔子去世时,他才二十九岁,又一直活到战国初期,其后迁居魏国,讲学西河,做过魏文侯的老师。西河成了他传播学术思想的场所。曾子曾经责备子夏说: “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这段话不但透露了子夏和曾子都在孔子死后移居西河,同时也揭示出以孔子为代表的洙泗学派及其后以子夏为代表的“西河学派”之间的亲缘和变异的关系。可见孔子死后,儒家形成鲁、魏两大派。作为魏派的子夏氏之儒曾经对儒家经典做过一番整理工作。《论语》由他与仲弓撰辑,《诗》、《易》由他传于后人,《诗序》由他写成,《春秋三传》由他传授,  相似文献   

5.
曾子原属孔门“后进”弟子,但于孔子思想领悟较深,能得其旨要。他重视仁德,提倡孝道,主张“内省”,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儒学的发展。孔子去世以后,曾子在儒家学派中所居地位发生了变化,名声大为增高,成为承传孔学重要和有威望的人物。其历史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与门弟子共同参与了《论语》的最后编纂;二、在儒学由孔子向思孟一派发展中的承先启后;三、战国秦汉间出现一批托名于曾子的儒学论著。  相似文献   

6.
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九七三年底发现的长沙马王堆帛书,至今尚在陆续发表中。已公布的帛书里面,《五行》一篇很受学术界重视。《五行》是子思、孟子一派儒家作品,原与《老子》甲本等同抄在一卷帛上。一九七四年刊出的帛书概述,已指出该篇“内容是讲儒家‘仁、义、礼、智、圣’的‘五行’说,文体与《大学》相近,词句中也袭用《孟子》的话,可见作者是子思、孟轲学派的门徒。”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对它作了  相似文献   

7.
曾子领纂《论语》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庆超 《东岳论丛》2003,24(1):87-88,129
《论语》主要出自曾氏之门 ,或者说曾子及其弟子是编纂、传播《论语》的核心。它有孔门弟子相与辑而论纂、特别是曾子传授的基础 ,它起于曾子 ,终于子思。它经历了从孔子殁后 (公元前 479年 )至曾子去世不久 (公元前 43 6年之后 )约半个多世纪的酝酿传承、汰选洗练的过程 ,最终由子思补缀结集完成。《孝经》、《大学》以及大小戴《礼记》中的有关曾子篇什 ,成书轨迹与此相类。统称曾子为领衔主编 (领纂 ) ,符合先秦诸子的著述习惯。  相似文献   

8.
王正 《兰州学刊》2012,(6):14-19
思是哲学的来源之一,中国先秦哲学中有关于思的丰富认识。在孔子之前,思具有德性、知性、情感等多重含义。孔子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指出:思的对象应当是仁,思的标准应是"无邪",思和学需并进。曾子将孔子的思予以了内省处理,认为人只有经常做反省内思的工夫,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子思建立了"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的模式,使天道性命相贯通,并将思的地位大大提升。孟子进而认为思是人心的重要功能,仁义礼智等善端,都需要人心通过思来得之,否则人就会顺从耳目等血气官能而作恶。荀子则从知性之思的角度发展了思的观念,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虚壹而静",才能获得正确的思。  相似文献   

9.
孙聚友 《东岳论丛》2002,23(5):118-121
子思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对儒家学说的丰富发展中 ,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格和思想。子思的人格特点 ,主要表现在 :明道救世、笃志不移的远大理想 ,修德成善、不畏困苦的坚定意志 ,抗节守道、威武不屈的刚正品格。子思的思想特点 ,主要表现为 :强调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观 ,推崇德位相称的社会人伦观 ,提出仁义礼智圣的道德五行观 ,揭释守诚践道的天人合一观。子思的人格及思想 ,对儒家学说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陆建华 《兰州学刊》2023,(11):26-38
从《论语·子张》可以看出,在孔子死后,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都主要从内圣的维度继承和弘扬孔子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思”,其中,子张、子夏、子游、子贡主要是通过阐释孔子思想的路径继承、弘扬孔子思想,而曾子主要是通过引用孔子之语的方式继承、宣扬孔子思想。在弘扬孔子思想的过程中,子张、子游与子夏有明显的不同,但是,都批评子夏,显示了孔子死后儒门最初的思想分化,以及同门中人在学术层面的“争执”;在对同门中人的评价上,子游、曾子都从道德维度对子张作出负面评价,显示了孔子死后同门中人在人际关系层面的“紧张”以及彼此关系的决裂。这种“紧张”,显示了批评者以正统自居的心理。由此也可知,儒门的分化有着客观与主观、学术与人为的因素。至于子贡,展示了其极力维护孔子形象、守护儒门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用阴阳五行建构儒家的天道观和天人合一哲学,以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乃儒家思想发展的一大转折,也是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论基础.他以天道证人道,言天人相副和天人相类;又以为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视人伦纲常和仁义忠孝为天经地义,并以此言天地之美.这种以阴阳五行为宇宙模式而现天人相与之际的儒学,及其以善为美的价值理念,对中国人的思想、信仰和审美态度,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继承了中国上古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民本思想在政治法律思想中既有延续,又存在制度中的缺失。儒家民本思想包括:一、"民"是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唯一依据和基础;二、教育是使"民"转化为"仁"的必由之路,其中"仁"又是一个社会达到和谐、自制的保证;三、儒家民本思想贯穿两千年的中国封建政治,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得以缓解。儒家民本思想是儒家"仁政"理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汉赋深受经学的影响。两汉经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汉赋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武帝时期的公羊学 ,元、成时期的《诗》学 ,东汉前期的谶纬化经学和后期的古文经学 ,都影响着当时大赋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白奚 《河北学刊》2001,21(2):107-109
在儒家"仁民而爱物"的古老思想中,蕴涵着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的合理因素."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是将人类所特有的道德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要求人们把万物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来爱护,强调人对自然万物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作者认为,科学的态度辅之以儒家式的道德意识和生命情怀,应该是现代人类对待自然万物的最合理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生生不已、自强有为、尚义崇公、包容存异、关怀济世等五大精神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五大精神是我们当今弘扬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此五大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和法家对于秩序的诉求迥异其趣.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君主秩序的来源是否有疑问、对于人性本质的基本假定、对于政治权力的行使所应坚守的原则等方面.但在君主专制"秩序第一"前提下的儒家、法家的分歧,又在这一前提下得以合流和相互补充,从而共同构成传统中国专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的主要思想和特点体现在尊经贬传思想、对尊王思想和义理的阐发、疑传和疑经、会通三传与直寻解经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统一 ,构成了他们一致的经学思想 ,体现了与前人不同的治经趋向 ,具有经学转向的意义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乔清举 《社会科学》2012,(7):113-123
"通"是儒家自然哲学"究天人之际"的重要概念,指两个或更多对象之间物质、能量、信息、情感、精神的相互交换、吸收和影响;西方哲学无之。通有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现象之间的通气;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通气;三是人自身的通气;四是人和人之间情感和精神的相通。自然现象之间的通气有"川,气之导也"、"宣气"、"山泽通气"、"天地交"、"山川出云"等说法,表明了自然的有机性、整体性和内在性。人和自然的通是二者间的一种交互性关系。人是自然的一个环节,这是天人合一的物理基础;人又是自然的恻隐慈爱者、欣赏者、赞美者,二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从而能够对于自然有感、有应,道德地对待自然,为天地立心。这种关系超出了物理意义而进入了精神的和审美的领域。这是人与自然相通的本质含义,表明了儒家哲学的生态本性。通的范畴对于当今建立生态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但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儒家文化之中是其理论共识。儒家的"和谐"与"理性"、"内圣外王"之道、人文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心性之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固有的内涵。现代新儒家致力于从儒家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民族精神,是有失公正性的,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儒家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现代新儒家力图从深层的精神内核来认识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发展,也是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0.
胡波 《文史哲》2002,(5):70-75
同光时期 ,儒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功能作用和价值取向上的变革 ,使儒学实现了从“尊德性”到“道问学”再到“经世致用”的历史性转变。伴随着儒学这一重大转变而来的是 ,民本思想在理论上失去了儒家学术的智力支持 ,在实践上丧失了儒学提供的精神动力 ,同光时期儒学的衰变因而也改变了民本思想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