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萨特名剧《禁闭》通过对地狱的戏剧性虚拟与对他人的戏剧性改写,在不断展开的戏剧过程之中表达了《存在与虚无》讨论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概念,从而使“他人就是地狱”这一主题蕴涵具有着高度的哲理性,显示出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2.
长篇小说《理智之年》在萨特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它表明了二战之后萨特对自由的崭新理解,还形象地表现了“他人就是地狱”的存在主义观点。它与西方叙事文学传统及其现代发展构成了互文关系,是一部不应被忽略的杰作。  相似文献   

3.
马赛尔与萨特都是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有一些观点却与萨特大相径庭。他针对萨特在《存在与虚无》、《恶心》等著作中所论述的“人的存在与自由”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的弊端。他指出:萨特把人的存在看作是偶然的、荒诞的、虚无的,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会给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罩上一层阴影;萨特关于“他人就是地狱”的结论,是把人们带到痛苦和不安的处境;萨特提出“我是被判处自由的”绝对自由观,是“最离奇的谬误”,是“虚无”,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马塞尔对萨特的抨击,对于我们研究萨特及其存在主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作品中体现的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阿尔比最成功的剧作成型于 2 0世纪 6 0年代 ,当时正值存在主义哲学风行美国。阿尔比的主要戏剧作品中对于萨特的重要的哲学思想如自欺、他人就是地狱、对西绪福斯神话的反抗做了不谋而合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他人"是萨特的一个基本理论,它最早出现在戏剧<禁闭>中;剧中台词"他人就是地狱"的内涵;人是自由的,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他人到底是不是地狱,关键取决于人自由的选择和行动.  相似文献   

6.
萨特认为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自由的,"不选"等于选择了不选,无论成功与否,人已经做出了选择;同时每一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性出发把其他人看作自己的对象,而他人也是作为主体将自己当作对象,这必然导致自己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相对立,所以"他人即地狱"。  相似文献   

7.
《间隔》是萨特的一部有代表性的剧作。本文通过对《间隔》剧情的介绍和分析,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了一些评述。文章认为萨特是一个激进人道主义者,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的意义,同时也有着根本的缺陷。作者还针对目前这种哲学在我国青年学生中的影响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的语序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句子的语序多倒置,这是大家所知道的。一个句子有五大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是主要成分;定语、状语,是附加成分。所谓语序倒置,是针对“主谓宾”正常语序说的。倘主语倒在谓语后面。如《史记·孙吴列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便是主谓倒装句式。倘谓语倒在宾语后面,如《书经·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便是谓宾倒装句式。至于附加成分中的介宾结构,若介词放在它的宾语前边,就是正常语序;  相似文献   

9.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俄亥俄州温士堡镇上各色畸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描写,揭示人们不满现实,向往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萨特的"世界是荒诞的""存在与虚无""自由选择和责任""他人即地狱"等论点,分析了存在主义在该小说中的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10.
把哲学上的尖锐矛盾,化为情节上的激烈冲突,是萨特剧作的基本特点。因此,他的剧本既能引人入胜,又有哲理深度,向来为人们所叹赏。萨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戏剧方面。《苍蝇》是他的第一个剧作,也是他把自己的哲学理论和戏剧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典范。我想,如果能对它进行一番认真地剖析,对于研究萨特及其创作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北妹》、《乌鸦》是作者以当下的眼光对当下女性的生存境遇所书写的辛酸史,作者以敏锐犀利的眼光、冷峻寒峭的笔触,通过对主人公的生存欲望、生存目标、生存处境等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他人即地狱”的生存图景,由此透视出文本中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2.
但丁描绘了三界,巴尔扎克却着重表现了“地狱”,伏脱冷便是这个“地狱”里的撒旦.十九世纪的法国上流社会就象《西游记》里的妖洞魔窟一样,那里面充实着十分丰富的丑恶,以致于这些丑恶成了社会的主要方面。如此独特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作家创作的矛头主要是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与雨果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不同,巴尔扎克是通过描写现实中的“恶人”对社会的破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目的的。现实社会是生长“恶人”的土壤,“恶人”又使那块土坡变得更加肥沃。“恶人”一方面能透视社会的丑恶,另一方面又是丑恶的表现者。伏脱冷便是这类“恶…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七年法国出版了老舍的杰出小说《离婚》,译者保尔·巴迪与李诏华把书名意译为《半开的樊笼》,此乃一绝。它与当代女作家谌容的《懒得离婚》所共同表现的欲离婚终不能离的悲剧都发生在这“半开的樊笼”中。这是一种现代人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悲剧。因为倘这樊笼终日紧闭,笼中人会因无以获取一个新的生存参照系而感到自己活得没意思;倘这樊笼四门大开,笼中人自可以从中跃出,立时呼入现代清新自由的空气。正是樊笼之“半开”影响了中国人现代的生存处境,影响了现代与当代人诸种大大小小悲剧的文化心态的动因。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14.
“荒诞世界”中的三岔路──谈《苍蝇》中的人物、哲理和时代精神肖淑芬萨特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不渗透着他的存在主义哲理.然而,最能完整地表现他的哲学思想的当首推剧作《苍蝇》,它被称之为“存在主义哲学文学表现形式的最重要的代表作”。①仔细分析剧中的人物,我...  相似文献   

15.
鉴赏判断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了在《判断力批判》中“纯粹审关判断的演绎”不能像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演绎那样以先验演绎为中心而完全排斥经验性的演绎,必须以先验演绎为主,同时结合经验性的演绎来完成对审美判断力的批判。这就是康德在对待“经验性的演绎”方法上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从《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断然否定”到《判断力批判》中的“温和接纳”。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哲学界,对于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的人物和思想评价最多、争论最烈的莫过于萨特及其思想,而且这种评价和评价和争论至今尚未平息:一方面,把萨特贬到十八层地狱,说他是“现代帝国主义的思想雕刻匠和磨工”……;另一方面,则把萨特捧至九天之上,说他是“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这些针锋相对的评价与萨特本人思想的巨大矛盾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萨特的独幕剧《间隔》(1944,又译《禁闭》、《禁止旁听》等)是一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存在主义名剧。一上演,便震动了巴黎的公众,使他们从因战争毁灭了的信仰中开始解脱出来,重新感受到一种新的价值观。因此,这个剧本很快风行欧美,给苦闷彷徨中的观众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萨特在剧中通过三个性别不同的孤独者与怯懦者的灵魂的相互撞击、折磨的悲剧,作出了“地狱,就是别人”的富有哲理性的论断,成为描述资本主义社会里人际关系状况的一句存在主义名言。  相似文献   

18.
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曹禺的剧作《原野》有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两者在一部作品中是不能共存的 ,实质上 ,这二者在《原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9.
有关自由的话题源远流长,可是这件对人类来说本应顺理成章的生存状况却变得好似水中望月,可遏而不可求。康德、黑格尔在抽象的理念中掌控了自由,前者的自由根据统一的“绝对命令”而做出;后者则是要依靠“精神”的自我认识而获得。到了萨特,自由依靠你自己的选择,但那又是时时和他人的自由选择相冲突的。再一次回到马克思,回到元典文本当中,在这里自由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20.
<正> 《庄子》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代人的启迪,特别是给后代诗人的启迪是极大的。以英雄自许又以英雄许人的辛弃疾的词,就常涉《庄子》。例如:《念奴娇·倘来轩冕》是他闲居沿山时作的,词一开头就是“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其典出自《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词人是借此表明:自从在政治失意后,对宦途和功名深表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