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主要流派 ,他们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作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实用主义哲学对教育的影响则更大。了解实用主义哲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对于我们理清现代西方教育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以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来说明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新儒家的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家秉承其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其哲学上的先验性格和文化上的民族性格,极其强调教育的民族性,以道德人本主义作为教育理想。他们更加重视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本体价值(即目的价值),反对教育实践中的"科技至上"、"重理轻文"等唯科学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3.
简要回顾了西方传统人本主义发展历程,初步理清了人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进一步分析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阐述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对前者的批判继承.指出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强调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集中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作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其学习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合理内核 ,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初步的评议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德育理论以批判传统理论为起点。20世纪初,由杜威倡导的进步主义德育理论,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学派等,都是对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以永恒主义、要素主义为代表的新传统德育理论,又以重振传统德育为己任,从而引发了传统德育理论与反传统德育理论之争。现代德育观念在理论渊源上与两大哲学思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都存在偏颇之处,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当代德育理论必须要寻求两者的平衡和融合。新德育理论是在不断地总结和借鉴传统德育理论和现代德育理论各自的理论基础和长处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分析现代西方德育理论时,一方面要批判其阶级实质和历史局限性,同时,也必须借鉴和汲取其合理内核,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  相似文献   

6.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对人类动机系统解释的基础上,展示了对人性的独特认识,即人具有实现自我的潜能。于是,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由此展开,如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管理心理学、基于自我实现论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等。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模式对于有效探索"全人"的领域、对于心理学本身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心理学产生于哲学和生理学之间,作为从经验角度出发来对人精神领域进行探索的一门学科,它有别于哲学从思辨的视角对人性展开的反思;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通过经验现象实现对人的动机的系统解释,进而达到对人性的理解,它对主流心理学反思自身的发展具有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教育观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独立学习的一种教育哲学。本文通过对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思想、学习论和教学方法的分析,阐明了人本主义教育观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及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西方法哲学可以概括为关于"自由"的法哲学。其哲学基础是被称之为"人本主义"或曰"个人主义"的事物,这正是当今西方世界观的核心与精神。在宏观的历史观看来,人本主义必然走向虚无主义。人本主义时代的结束,意味着由西方主导的近现代亦将结束,我们必须寻找新时代的原理。  相似文献   

9.
我的哲学兴趣原本在自然哲学,但又不自觉地被卷入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实践哲学"的争论中去.在这场争论中,我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解和研究逐步深入,对马克思哲学做出了"实践人本主义"解释,将其"人本"精神化,认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现代科学形态,而是人本主义的现代价值观念,是对实践的人道批判.在此基础上,我强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文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反对唯物质享乐主义,提出追求美好精神财富和强调精神因素的实践心本论,认定人的精神是人的内在本质,实践是精神的对象化,故"心"是"人本"的本中之"本.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以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为主要途径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处处可见其影响。笔者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合理内核出发,分析其对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舍的理念、内涵、策略和方法的积极影响,以及这一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在普遍意义上被理解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理论并没有进行考察,更没有研究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关联。理论研究表明,马克思在早年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三部理论著作创作,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与超越,形成了实践哲学这一科学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总被引:65,自引:1,他引:65  
高等教育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高教改革要以人为本,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办学要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目标等方面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新特点:内容丰富,爱国主义突出;方式多样,注重渗透;途径广泛,具有全方位性:目标明确,阶级性鲜明;不断革新,适应性极强。涌现出众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流派:人格完善理论;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介绍、吸收、借鉴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有利于提高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能力,也利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理性思维曾对教育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引领教育步入了理性化的时代。然而当理性主义发展到极端,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时,却成为教育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使人类认识到,教育只有跨越理性主义的羁绊,以人为本促进主体性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大研究成果,但其发展至现代后陷入了理论困境,迫切需要找寻出路。而马克思入学源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并最终超越了它,是人本主义哲学摆脱困境的解药。马克思入学包含着深情的人文关怀,在其发展历程中,马克思注重探讨人的本质,强烈批判了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异化现象,在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的基础上,为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的研究中,作者不厌其烦地申明,马克思的哲学学说不是"唯物主义"哲学,而是一种"新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自谓的"实践的人道主义"或"完成了的自然·人道主义".时下,作者仍坚持这一观点,并进一步内化为其"以人为本"的"国际人道主义"哲学观.作者还对同仁的批评作了回复.  相似文献   

17.
人本思想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现实的个体的人是根本出发点;实践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使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从而成为自由人是终极目标.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对我国民生问题的启示主要表现在:解决民生问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解决民生问题要注重培育公民的权利意识;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形成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与公民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着一种深厚的人本思想。它是对抽象人本主义的合理扬弃,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关怀人、为了人、谋求人类的彻底解放,通过人、依靠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而且对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它能够有力地回应那种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同非人道的专制和暴力等同起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大学校训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校特有精神的一种表征形式,是大学理念凝练后的符号表示。中国的大学校训在思想内容上追求道德性、科学性、革新性和仁爱性的统一,而西方大学校训则融宗教思想、自由理念和责任意识于一体;在校训的表达形式方面,中国大学校训讲求对仗与押韵,而西方大学校训则更为自由洒脱、没有严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