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中国人口》2005,22(5):28-31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的奖励优惠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机制探索了新路。以下是部分省份的做法,特别是政府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2002年,重庆市开始了以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的扶助救助及精神慰籍为重点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探索;2007年,该市被确定为全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试点市;2008年4月,重庆市再次提高奖励扶助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标准,将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金提高到每人每年3120元。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的探索与实施,解决了计生家庭的现实利益问题,发挥了良好的利益导向作用,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奠定了基础。就此,本刊记者对重庆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潘晓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为解除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 ,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稳定低生育水平 ,广东省发出了《广东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办法》。本文介绍了《奖励办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以及制定和实施《奖励办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评估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养老制度试点一年多后,运用在贵州、湖北、河南和江苏四省试点地区的调查资料,从群众对政策内容的认同、对政策运行过程的看法、对政策效果的认同和对政策的信任度等方面,对奖扶制度进行评估。总体而言,奖扶制度是一项受到农村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赞成的政策,政策的运行机制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创新。但政策中有关奖扶对象的确认标准和对象的认定程序等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育文明和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建设生育文明的实质是提倡人文关怀和制度保障。文明的内核是对人权的尊崇,赋权和维权是生育文明高度下最有效、最彻底的尺度。在生育文明的框架里,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责任为本。建设生育文明首先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提出了"女性健康,男性有责"的主张,指出生育率越低越好的政策导向存在着显然的巨大风险,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地及早确立"适度低生育水平"的社会调控机制。生育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动力,创建"富裕文明、身心健康、优生优育、权益保障、民主和谐"计划生育新家庭是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人口》2008,25(1):22-23,34,35
2006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以下简称奖励扶助制度)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受益人数大幅增加。 一、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范围 2004年奖励扶助制度在5个西部省(市)和10个地市开展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政策改革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等不断深化,传统家庭功能面临严峻挑战,计划生育家庭问题尤为突出。家庭是国外为数不多的福利扩张领域,也应是我国福利"增长"的优先领域。计划生育家庭福利改革框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针对因执行计划生育国策而产生的确定性风险或不足,在养老保障个人账户下建立计生子账户,实现国家补贴直接送达家庭;二是针对因特有概率事件而形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建立政策性生育保险,并覆盖农村育龄群体;三是明确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  相似文献   

8.
位于湘西北的常德市,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7年,一直严格实行一孩政策,除个别特殊情况,常德城乡普遍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牢、成效好,必然形成计划生育群体大、独生子女家庭多。统计资料显示,在目前常德市616万人口中,符合奖扶条件的近38000人,二者分别占全省的比例约1/11和1/5。对于常德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市来说,面对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9.
调查表明,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对奖励扶助对象规定的合理性持基本肯定态度。大多数干部认为,奖励扶助政策在推动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纠正出生性别比失调、稳定人们政策生育行为和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发挥了作用。奖励扶助政策对于一些农民家庭转变为城市户口的意愿产生微弱的抑制作用。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奖励扶助对象范围、政策能够持续和降低享受奖励扶助政策的最低年龄等,是农村干部对改进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的主要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以人为本,寓关爱于服务之中,对全市计生家庭实行“捆绑式”五种关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促进了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有效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在总结全市农村基层"少生快富"经验的基础上,从2002年起,联合市农委、市财政、市农村商业银行,在北京10个远郊区县开展了"利用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农村计划生育低收入家庭增收致富"工作。所谓"利用财政贴息贷款扶持农村计划生育低收入家庭增收致富"项目,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人口》2005,22(5):32-35
中宣部、财政部、人口计生委联合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动员和部署2005年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扩大试点工作,启动奖励扶助制度全国宣传月活动。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毕节市结合乌蒙山区扶贫开发实际,在勇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路子的过程中,把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诚信计生奖励政策,整合各项惠民政策、资金,对自觉履行与村(居、社区)签订诚信计生承诺书的家庭优先奖励、优先扶持,充分享受多重奖励,尽快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4.
人口和计划生育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问题,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30多年来,我们实行了符合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果没有人口的有效控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好局面。当前,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人口多、底子薄、资源有限仍是基本的国情,这决定了坚持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计划生育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特别是在经济…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从2010年7月起,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启动"暖心工程",把解决计生特殊家庭的物质、精神、养老等问题作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道民生新考题,列入街道每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除了鲤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助关爱项目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内蒙古托克托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养老保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制度,旨在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三结合”计生工作模式的创立 ,从影响人们观念转变的因素出发 ,以家庭为结合点 ,建立人口控制的家庭利益引导机制 ,通过生育观念影响因素的作用 ,达到引导农民生育观念转变的目的。“三结合”活动的开展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 ,从扶贫致富、提高农村妇女素质、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帮助农民掌握生产技能、增加农民发展机会、传播节育知识等多个方面 ,引导农民生育观念转变。“三结合”活动对农村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育水平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逐步过渡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类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阶段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此加以分析研究,为更好地开展计生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指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奖励、优先优惠、救助扶持、补充社会保障等手段,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诸多优惠、优待和照顾,从而引导生育主体主动自愿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让计划生育家庭在经济上得到实惠,自觉实行生育政策,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浙江省不少地区积极探索建立了各类农村计生家庭社会养老保险机制,较好地解除了农村计生家庭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探索了新路子。但是目前,各地实行的农村计生家庭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既有不同的地区特点,也有各自的局限和不足,亟待形成全省性的指导意见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