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充分发挥人民当家做主权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本文就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阐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主张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邓小平运用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论。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他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 ,抓住这…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胡耀邦同志代表党中央向代表大会作的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方面,胡耀邦同志指出:“我们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具有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在中国全面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他以一个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胆识与魄力,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和全局性的筹划。他纵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把民主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刻阐明了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他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指出民主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他纵观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同时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密切相连、互相促进的。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因此,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而发扬民主,又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总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逐步建立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前一段时期,人们对民主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民主,政治制度比我们好,说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比我们强。这些错误论点,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尤其在一些青年学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批评。本文仅就民主的含义,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民主与法制等问题谈几点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这是对“人民民主”作为新型民主形态的发展与意义的集中论述。  相似文献   

9.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有高度的民主,完备的法制和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所谓“完备的法制”,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即是“法制现代化”。法制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因此,认识我国现行法制的特点,明确法制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怎样实现法制现代化,这是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政治文明作为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当今中国文明视野中的一个亮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以实现政治文明为使命,不仅因为中国人民渴望政治文明,同时中国长期的政治专制思维,阻滞了我国当今的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程,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民主进程和依法治国的战略。因此,政治文明是中国民主和法制现代化有效展开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在我党历史上虽然由江泽民首次提出并阐发,但政治文明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却是革命导师早就分析和论述过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所指出:“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和新概括。”邓小平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特色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江总书记这段话指出了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性,这一任务的提出,为我们高校工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基层民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为了从根本上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充分发挥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我们的党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密切结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我国近40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庄严地宣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为正确地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领导和团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优越性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式提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命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他一直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他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任务、途径和进程,作了深刻全面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论断,并指出了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民主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重新确立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促进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曾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一次重要的讲话中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他的这一论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是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实际提出的,指出了加强法制与四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的必然联系。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不仅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而且是四化建设和经济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江总书记在这一段话中,同时使用了“法制”与“法治”这样两个概念。本文拟在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谈谈我国从法制走向法治国家的必然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