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俄〕B.索洛韦伊张国胜译在研究在前苏联形成的现代民族政治形势下,毫无疑问,俄罗斯民族主义具有特殊的地位。迄今为止,俄罗斯的民族运动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其他共和国,今天,它正进人发展和实现自身强大能力的阶段。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力量和实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民族主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仍然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辩证分析,为我们今日全面理解民族主义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宝贵启示。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对不同的民族主义要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并深刻把握其双刃剑的特质。当今中国,民族主义的客观存在是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地调适民族主义的时代内蕴,构建健康、理性的民族主义,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是一个关系重大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政治中,民族共同体的想象总是和国家建构关联在一起。不同的精英主体有不同的共同体想象。不同的共同体想象,即关于民族不同的认知孕育不同的民族主义。精英主张的不同民族主义影响国家建构方式的选择。本文通过梳理既有文献指出,不同的精英在具体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主张不同的民族主义,即排他性的族群民族主义和包容性的公民民族主义。在国家建构问题上,族群民族主义强调同一国家的成员必须具有共同的祖先;公民民族主义则强调包容,主张国家是所有公民的集体财产。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世界政治[美]D.弗罗金我们步入21世纪时所看到的世界政治中最显著和最令人震惊的趋势是普遍的政治分裂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国家分裂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起初我们称其为民族主义的苏醒——后来我们回想起,在过去的年代.民族主义是将人们聚合在一...  相似文献   

5.
后冷战时代全球民族主义新浪潮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冷战时代全球民族主义新浪潮的若干特征潘光,余建华在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转换之际,近代以来的第三次全球民族主义浪潮勃然兴起。本文分析了产生这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原因;并从民族分离主义、跨国的“泛”民族主义、宗教民族主义、部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地触及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势头不减,而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关于“民族主义”的一点看法杭州大学基础理论教育部主任教授边鹏飞我觉得这个课题选得好,内涵丰富,有广阔的开拓价值。作者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更新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挖掘和整理,从而揭示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十大特点郝时远20世纪人类社会的民族过程,出现过三次重大的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它们分别发生于一战、二战和冷战结束前后。不难看出,这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泛起,都是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背景的。冷战格局的瓦解,是以前苏联和东...  相似文献   

9.
普世性民族主义与中国的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民族主义向什么方向发展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许多人认为民族主义思潮将导致中国与西方国家发生剧烈冲突,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历史经验。然而这种认识却忽视了社会思潮的发展规律,即任何一种政治思潮、意识形态或宗教思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地区他们的内涵与功能都可能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时甚至是与初始时期的思想内涵截然不同的。只要比较一下90年代的社会主义和50年代的社会主义,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和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拉丁美洲国家独立后的宗教作用和殖民统治时期的宗教作用,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有多么惊人。本文将从普世性民族主义与传统民族主义的区别入手,分析普世性民族主义在中国崛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传统的民族扩张思想同西方“弱肉强食”理论相结合构成了日本民族主义的核心,使其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二战的失败并未实质改变日本民族主义的本质。战后经济上的成功使它死灰复燃,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又鼓舞了民族主义者。国际上和亚洲邻国正密切注视日本的动向。日本部分政治家宣传“中国民族主义抬头论”是“中国威胁论”的变奏与深化,自有其目的。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不主张民族利己主义和沙文主义,它与国际主义相结合,追求国家振兴,各国平等和世界和平。决非狭隘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1.
韦磊 《社会》2007,27(4):107-107
杜赞奇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有着深刻的学理背景:首先他的研究体现了对民族主义运动和全球化交相辉映的现实关怀;其次,他的研究受到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国际学术界兴起的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再次,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思潮的兴起则为杜赞奇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源。此外,杜赞奇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研究界对中国民族主义问题关注的体现和成果的继承,他的研究也是美国中国学界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反思浪潮的体现和结晶。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兼评“民族国家消亡论”和“积极的民族主义论”庞中英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心观点是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民族国家的终结,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经济全...  相似文献   

13.
刘保刚 《唐都学刊》2007,23(6):112-115
中国青年党是中国现代史上仅次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三大政党。然而关于青年党的研究却极其薄弱。在有限的研究文章中,还没有文章对青年党的国家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探讨者。青年党的国家主义理论来源于欧洲浪漫主义思想家。主张以感情、文化认同作为民族主义的基础。因此,青年党反对阶级斗争理论、反对无限制的民族自决理论,也不认同国际主义。青年党关于阶级斗争等问题的看法虽然偏颇,甚至反动,但是它主张以感情、文化认同作为民族主义基础的理论还是有深刻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欧原有的民族主义发生了变化。笔者试图运用后民族主义来概括这种呈现新动态的民族主义,而分析传统的西欧民族主义如何向后民族主义过渡是考察后民族主义的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本文以事实为例证,重点考察了一体化视角下的西欧存在的几种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从而论证西欧后民族主义已经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5.
魏育邻 《日本学刊》2006,(3):141-150
日本文化民族主义可溯源至本居宣长。他的“真心之道”基于不辨是非、不分善恶的“主情主义”,他关于“神”的话语建立在对“理”和“善”的否定之上。这些都成为日本保守势力自我辩解、自我免罪的依据,并深深毒害日本民众,成为狭隘民族主义的精神养分,并一直延续至今日的“靖国辩解话语”。  相似文献   

16.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最佳模式是什么?[美]L.希尔克东欧和俄罗斯等前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已经作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努力,但国内危机依然存在,国民产出和收入不断下降,失业和贫困率不断增加,贫富两极分化在加大,加之目前的激进民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民主问题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7.
经济民族主义曾经在日本的经济成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成功也更加强化了日本的经济民族主义。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经济民族主义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经济政策的动机来看,经济民族主义与自由化的关系具有调和性;从经济民族主义基本形态的变化来看,国家、企业、国民间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从国家战略的转变来看,经济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相结合的重心由经济需求向政治需求转变,导致日本对外经济关系陷入了民族主义困境。这些变化在"安倍经济学"中都得到了体现,如果不能有效平衡这些调和性与矛盾性,"安倍经济学"可能会受挫,进而导致出现两种倾向,即在日本国内由经济优先向政治为中心转变,在对外关系上经济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更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日本最重要的思想史学家之一丸山真男在战后初期围绕民族主义的一般理论与日本民族重建的现实课题写作了大量文章。在其中,丸山真男指出民族主义运动的精神动力之一是非理性的民族情感。如果任由这种民族情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将会变质并最终堕落为帝国主义。因此,民族主义必须借助民主主义的力量化解民族情感的狂动,完成"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并最终获得理性的自我治理精神。丸山对民族主义内在非理性要素的警惕直面了现代性的危机,其"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呼吁,不仅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也是整个现代世界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19.
王超 《日本学刊》2020,(4):129-150
现代日本最重要的思想史学家之一丸山真男在战后初期围绕民族主义的一般理论与日本民族重建的现实课题写作了大量文章。在其中,丸山真男指出民族主义运动的精神动力之一是非理性的民族情感。如果任由这种民族情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将会变质并最终堕落为帝国主义。因此,民族主义必须借助民主主义的力量化解民族情感的狂动,完成“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并最终获得理性的自我治理精神。丸山对民族主义内在非理性要素的警惕直面了现代性的危机,其“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呼吁,不仅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也是整个现代世界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李莹 《日本学刊》2007,(4):30-41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右倾民族主义表现出体系化、大众化的特征。它可以被分解为三个层面:与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相结合的民族主义政治观、文化教育领域的右倾民族主义思潮和大众层次上的民族主义情绪。民族主义右倾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反动、和平主义思潮在冷战结束后失去了社会基础、国民的世代交替等。因此,日本的右倾民族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争当政治大国,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张军事实力,修改宪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