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令在一定范围内能反映出国家民族的发展史、生活史和文化史。古代节令诗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特殊窗口,它形象反映出古代佳节时令的产生背景、节令特征、民风习俗、人文内涵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媒介。节令与古代节令诗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郑梦周是高丽后期著名的性理学家,又是著名的汉诗作家,他一生写了不少诗歌,《东文选》收有他的诗歌38首,现在对于其汉诗和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大都以使行诗为主,其实其诗歌创作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诗歌内容反映了对时局的看法和对性理学、中国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解,语言使用上经常借用中国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以及文人墨客的诗语,使自己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诗歌形象含蓄的艺术特点。这是中国古典文化在域外延伸的重要事实依据,也是世界汉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可谓在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东方美学的神髓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创造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美学追求,其创作理念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独特审美观照。这一在东方文化革新运动中没落的诗学诉求,却在美国的新诗运动中又一次被激活,完成了诗歌在本源意义上的一次对传统的复兴。意象派创始人庞德在现代中国的诗歌创作中,找寻到了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的原始因子。西方“意象派”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艺术借鉴彰显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互渗与共融,也体现了传统资源对于构建现代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与文化相互胶合的时代语境中,"十七年"朗诵诗生产、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系列独异现象。在建构一种"大众化"的"可听性"诗歌文本总体目标的规导下,人们从诗歌本质特征、诗体建设、诗歌传播和诗歌接受等维度,对朗诵诗和诗朗诵进行深入探究和大胆尝试。"可听性"诗歌文本生产与传播,一方面有力地推动"十七年"诗歌"大众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被不断"化约",诗歌文本"厚度"降低和形象受损,朗诵诗最终难以壮大为当代诗歌的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5.
华语(汉语)诗歌的传播与接受是一项颇为复杂的审美文化工程。在跨文化对话中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当代性思考,融贯古今,会通中外,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出发,寻求创新性的超越或超越式的创新,以及彼此阃的相通性与差异性,拓宽对话与思维的空间,在交流与批评的循环中展开,如是,方能达到不断深化并走向澄明之境的目的。因此,对作为文化载体的诗歌符号系统进行跨文化分析透视,在跨文化对话中确立诗歌传播与接受的姿态,明确传播诗歌文化的旨趣与诗歌审美的差异性以及诗歌传播的特殊效应,即为华语诗歌的传播与接受寻找到更加理想的契机,这样便能在共享的时空中,让华语诗歌的发声传达出人类真正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化传播史,一部媒介发展史和变迁史。文化传播渗透于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之中。文化传播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文化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媒介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入手,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英籍传教士、汉学家德庇时在华期间翻译中国典籍7部,其于1829年出版的《汉文诗解》是汉学家古诗翻译的早期作品。德庇时的译诗多是节选,试图更多更广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诗歌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他在译介中国诗歌时注重对汉英诗歌的形式韵律不同进行讨论。他对古诗中文学形象英译多以直译为主,并改写来自中国宗教文化部分的诗歌意象。选译诗歌类型多样,多为社会风俗、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宗教伦理方面的名家和民间诗歌。德庇时的翻译中国诗歌的过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译文、翻译策略和诗歌意象处理方式等方面来看,他既有知识传播和商业贸易的目的,也有改写意识形态的用意。  相似文献   

8.
模因是与基因相似的现象,通过模仿而传播。翻译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是对原文的模仿从而使之得以在异域传播。从模因论的理论入手,分析了模因得以传播的两种重要方式:复制与变异,并由此推导出"异化"是对源语的复制。对译语的变异,尤其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异化"翻译,不仅有利于源语语言或文化的传播,也有利于译语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国诗人兼翻译家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是一部关于杜甫诗歌的最新译作,受到英语读者的好评。译者力求尽可能传达杜甫的独特声音和人文精神,采用"折中"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博采众长、诗传结合;双行体诗,意象突出;显化典故,添加注释评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海外译介和文化资本的传播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代是诗歌实践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采诗、献诗的传播机制,观诗、赋诗的文化习惯,引诗、解诗的阐释活动,共同形成了这一时期诗歌既存的变化的文化形态。同时又反作用于诗歌的接受模式,塑造着中国特有的诗歌接受理念。这一文化心理的形成受政治意识、语言形式、文化实践和思维方式的制约,影响着古典文论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