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恩奉  夏仕应 《决策》2001,(7):30-33
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要做到"两个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谢伏瞻 从整个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展来看,目前已经从改革财政收入制度为主的阶段转到了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的财政支出改革为主的阶段.这些年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喆 《管理科学文摘》2009,(25):171-172
现有的项目预算资金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均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研究成果,是适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项目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尚在起步。特别是对于工业部门的公共财政资金研究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工业企业基建项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工业企业基建项目预算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西方消费函数的理论研究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比较不同消费函数理论之间的差异,分析这些理论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行为上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为理解当前政府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经济管理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琨 《决策与信息》2011,(1):180-181
货币数量论是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任何涉及到货币问题的经济理论无不受到它的影响。本文从费雪方程式开始,直到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的理论,把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概述了货币数量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西方领导理论演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领导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复杂性的增加和对管理研究的深入,西方领导理论经历了从20世纪的领导特质及行为理论、领导环境理论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当代领导理论三个阶段。一、20世纪西方领导理论回顾20世纪上半叶,西方领导理论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领导理论界一直将领导者的个人品质作为描述和预测其领导行为成效的因素,由此产生了以领导者特有的个人品质为研究重点的领导素质理论,即伟人论观点(又称领导特质理论)。斯多基乐、切斯利、本尼斯等人对此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60年代中期,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巨人集团案例出发,以企业危机管理动态演进理论为依据,将企业发展阶段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具体分析企业兴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危机来源,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东方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渊源、精髓与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贺  苏宗伟 《管理学报》2006,3(1):12-18
东方管理学是扎根于中华文化,融合东西方管理精华的当代管理新理论。经30余年的探索,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结构。在简要概述东方管理学体系形成的3个阶段的基础上,阐述了东方管理理论的渊源,以及“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精髓,并详尽地介绍了东方管理学的体系框架——学、为、治、行、和。  相似文献   

8.
樊耘  张旭  颜静 《管理评论》2013,(1):101-113
结合1960年以前有关对承诺的研究,将组织承诺的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背景、兴起,发展和创新四个阶段;基于理论演进的角度,评述不同阶段组织承诺基础的理论根基与来源,关注于组织承诺维度的发展与内涵,探讨不同研究阶段中组织承诺测量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已有研究中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以及组织承诺在不同文化情境中的研究现状;总结组织承诺理论演进过程的发展特征,提出组织承诺未来研究的若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价值观管理与企业价值观1.价值观管理的产生现代管理理论自二十世纪初诞生以来,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以泰勒、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阶段,以梅奥的霍桑实验为标志的行为科学管理阶段,以孔茨所谓的"管理理论丛林"为特征的管理科学阶段,以美日管理模式跨文化比较开始文化管理阶段。管理科学的前三个阶段基本可归于理性主义的管理范畴,崇拜理性,依恋物质,看重定量化和技术,而忽视了人的主观思想、文化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大有赶超美国的趋势,促使许多学者对日本经济进行研  相似文献   

10.
政府规制经历了公共利益理论、规制俘获理论、放松规制理论、激励性规制理论四个阶段的发展,本文对四种理论产生的背景、内容、主要代表人物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1.
一、并购重组的演进企业并购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的五个阶段:(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大机器工业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并且证券交易的形成发展也对并购浪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63年成立的纽约股票交易所以及其  相似文献   

12.
彭亦谐  张玲玲  高畅 《管理评论》2023,(12):257-271
探究可拓学演化发展阶段性、对比分析可拓学与物理-事理-人理(WSR)的共性规律,对支持中国原创科学自主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构筑“四个自信”有一定意义。本文收集了多来源的可拓学数据,基于施耐德四阶段理论,通过学科显示度、研究内容及主题演化、研究者及其合作、技术应用情况四个维度,融合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划分学科发展的概念化、工具化、应用化阶段,并对比两个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发现,可拓学自1983年进入概念化、工具化阶段,自2005年进入应用化阶段;两个学科都存在工具化发展不足的情况,而可拓学概念化阶段更长,工具化、应用化发展更为成熟;本土学科概念化发展应立足本土性,兼容东西方之长;工具化发展应鼓励其他成熟方法在本学科的运用,重视学科专用工具、针对性技术方法的开发;应用化发展应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齐头并进,贴近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凝集作用,重视后继人才培育,强化学科团队建设。本文尝试探究可拓学发展的阶段性,延续并发展了学科发展相关讨论;试图探讨本土学科发展的规律,提出的建议对其他本土学科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扩宽了现存分析框架的数据来源和分析维度。  相似文献   

13.
许庆瑞教授是杰出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专家和创新管理教育家,是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管理科学领域重要开拓者.本文较系统地回顾许庆瑞教授在创新管理领域的理论贡献和学术成就,把他的创新学术思想分为创新理论倡导、二次创新理论、组合创新理论和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四个阶段,并回顾这四个阶段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学术成就,以及他在推进我国技术创新工程方面的重要贡献,旨在为我国创新管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构筑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提供参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经济学家对融资结构的研究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融资结构理论中的影响力较大的几种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全球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各种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团队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工程项目竞争力虽然有所增强,但仍要全面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特别是"入世"后,国内企业与拥有资金、技术和管理各方面优势的国企相竞争显得力量薄弱。本文以项目团队管理理论为指导,对项目团队建设工作进行项目与项目团队管理相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项目团队的四个发展阶段等内容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主线,首先分析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然后结合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杠杆搭配理论,归纳了每个阶段的不同组合,最后给出了各个阶段的筹资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承诺式信任"和"说服式信任"作为2个极端点,以"调节式信任"作为连续体的中间状态,提出了"信任的连续统一体"模型。该模型解释了中国情境下基于"关系"和"面子"的信任,以及西方基于认知、基于情感的信任;从调节式信任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信任的框架,分析了跨文化信任构建过程的一些阶段及调节策略;给出了关于发展中国管理理论、促进管理科学中国学派走向世界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经济危机的定义,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理论发展脉络进行简短梳理后,着重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了介绍,主要从国内研究现状以及国外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并提出作者相关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对理论流派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流派的代表思想进行了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及其演进逻辑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以时间和内容两个角度为标准,将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代表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纵观西方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作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两大重要理论流派,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管理的基本问题,其意义不可小觑。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两大理论之间的流变过程,本文将对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中具有开篇意义的两大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到人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做出详细的梳理及评析,以期对现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及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