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核试验虽然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但它本身并不足以颠覆当前的核不扩散体系,将朝鲜核试验的危险简单归结于对核不扩散体系的破坏并不准确。朝鲜核试验的真正危险是对地区安全的冲击。近一段时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级。先是去年12月12日,朝鲜再次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成功发射了"光明星3号"火箭。接着今年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的卫星发射通过了第2087号决议,加以制裁。随后1月24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谴责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称将进行更高水平的核试验,为保护国家自主权展开"全面对决  相似文献   

2.
黄永忠 《老年人》2013,(3):14-15
2013年2月12日,国际社会忧虑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朝鲜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国防科学部门当天在朝鲜北部地下核试验场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对此,联合国与朝核问题各方均在当日对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进行核试验予以谴责。安理会当天上午召开紧急闭门会议,就朝鲜第三次核试验问题进行紧急磋商。朝鲜核试验严重违反了安理会1718号决议、1874号决议和  相似文献   

3.
朝鲜顶着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依旧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鲜与美国的对立在平常百姓看来,和冷战时期的中美对峙有几分相似。今日的金正恩似乎有当年毛泽东的几分"英雄虎胆":不惧怕美国的压力,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后冷战时代,或是在有些学者所言的以"9·11"为标志的"后后冷战时代",朝鲜为什么会采取如此一些"另类"举动呢?以下维度的解释或许能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4.
5月25日下午,28岁的导游王敏(化名)接到老公从丹东边防站打来的电话:"老婆,端午节我不能陪你了,朝鲜又核试验了,全团的人都不让休息。"王敏的心一下子揪到了嗓子眼。朝鲜的核试验,对绝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一个可以品评的国际新闻,而在丹东人看来,更接近一个本地新闻。  相似文献   

5.
2006年末,正当伊朗坚持推进其核计划时,海湾及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研制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核竞赛出现向欧美以外的其他热点地区转移的倾向: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再到中东地区,上述三个地区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形成一条弧线,使《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巨大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核计划与核设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关联性,但计划的实现也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经济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国内民众反对和大国的劝阻。阿拉伯国家谋求核技术旨在显示一种姿态,希望国际社会能因此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试论伊朗核问题对阿拉伯国家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末,正当伊朗坚持推进其核计划时,海湾及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核研制计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后冷战时代,新一轮核竞赛出现向欧美以外的其他热点地区转移的倾向: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再到中东地区,上述三个地区沿欧亚大陆的边缘形成一条弧线,使《核不扩散条约》受到巨大挑战。阿拉伯国家的核计划与核设想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关联性,但计划的实现也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经济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国内民众反对和大国的劝阻。阿拉伯国家谋求核技术旨在显示一种姿态,希望国际社会能因此向伊朗施加更多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人类有否核武器、数量有多少,探其本源会发现,这一问题对国际安全的重要性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大。将来世界有核武器,可以和平;没有核武器,也可以太平。关键是改善国际社会的公正与安全性,从而削弱核武器的安全作用。近期,朝鲜进行了第三轮核试验,一时间引得美韩强硬回应,联合军演如火如荼,联合国更为严厉的制裁接踵而至。围绕朝鲜核问题,朝鲜半岛上似乎面临新一轮危机。需要认真思索的是,所谓的朝核危机是否为伪命题?我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尽管伊朗是首批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但和平利用核能的需求以及作为地区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逐,使得伊朗追求核开发的意愿极其强烈。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在战争洗礼中的独特历史体验,国际法在维护其合法权利上的苍白无力,美国在核不扩散机制实施上出尔反尔和双重标准,使得伊朗在强力推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国家内部亦存在着挑战不扩散机制的强烈动能,也使得无论是强制外交,还是有限的激励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逆转伊朗加速推进核开发的势头。伊朗对于核开发的执着追求,要求西方国家必须深刻反思伊朗挑战不扩散机制背后的深层根源,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9.
尽管伊朗是首批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但和平利用核能的需求以及作为地区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逐,使得伊朗追求核开发的意愿极其强烈。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在战争洗礼中的独特历史体验,国际法在维护其合法权利上的苍白无力,美国在核不扩散机制实施上出尔反尔和双重标准,使得伊朗在强力推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同时,国家内部亦存在着挑战不扩散机制的强烈动能,也使得无论是强制外交,还是有限的激励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逆转伊朗加速推进核开发的势头。伊朗对于核开发的执着追求,要求西方国家必须深刻反思伊朗挑战不扩散机制背后的深层根源,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0.
《社会观察》:崔老师,您认为朝鲜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崔志鹰:所谓的“朝鲜问题”,其实质是作为当今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的美国如何与朝鲜这样的被美国视为“邪恶国家”相处的问题。冷战后,全球性的冷战结构瓦解,然而朝鲜半岛的冷战阴影依然存在。出于意识形态考虑,美国总想把尚未对外开放的朝鲜体制更换掉,将朝鲜纳入美国所设计的发展轨道。然而,朝鲜虽然是个小国,  相似文献   

11.
自朝鲜宣布"成功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后,中日美俄韩等国一致谴责,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12日通过旨在制裁朝鲜的第1 874号决议。然而,朝鲜继续保持强硬姿态,表示全面对抗联合国决议,并摆出要加快核武器研制的姿态挑衅国际社会。一时间,朝鲜半岛局势陷入对峙与胶着状态,未来走向并不明朗。但是,比较明显也是值得肯定的变化是,中国国内对朝核包括朝鲜问题的报道比以往要开放了许多,比朝鲜首次玩儿"核讹诈"时更开放。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局势似乎是风云诡谲,从“天安号”事件到延坪岛炮击,以及朝鲜重启核试验的危险,仿佛战争有一触即发的危险。但是,从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战略调整来看,朝鲜半岛目前的局势,实际上是美国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完全是美国掌控下的一盘棋。  相似文献   

13.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朝鲜和美国就朝鲜的核设施及核开发问题进行过一场政治较量,后来在多方斡旋下,以朝、韩两国在1991年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而告终。此后,在1992年、1994年围绕朝鲜核问题,朝美双方又多次发生争执。在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朝时,朝鲜直接承认其正在进行高浓缩铀核武器开发,由此引发新一轮朝核危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一时间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俄罗斯的作用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称霸世界,麻烦不断。就在它一声紧似一声要攻打伊拉克的时候,又与朝鲜发生了核危机。这让国际社会既关注伊拉克问题,又同时密切注视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追寻历史,美朝核问题可谓由来已久。50年前,朝鲜战争结束,但美朝对抗并未停止。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将战术核武器部署在朝鲜半岛“三八”线以南,所瞄准的目标就是朝鲜。面对核威胁,朝鲜寻求苏联的帮助,于上世纪60年代发掘国内铀资源,组建原子能研究机构,培训核技术人才,并在宁边、大川等地先后兴建了核能设施。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组织,1985年又宣布加入《不扩…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的外交记事本上,以前,利比亚是"失败国家"、"流氓国家"、"暴政前哨"和"邪恶轴心";如今,利比亚是"痛改前非"、重新融入美国的世界拼图的正常国家,甚至是朝鲜和伊朗的"重要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6.
朝核问题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对此,美国国际政策中心亚洲项目主任兼华盛顿国际政策中心朝鲜政策小组组长塞利格·哈里森(Selig Harrison)在美国《外交》杂志2005年1/2月号上发表文章评论说,就朝鲜的核威胁已经有过很多探讨,但是人们却忽略了其中关键一点:有多少证据能证明华盛顿对平壤的指控?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布什政府以扭曲情报来为它入侵伊拉克提供借口,但对于布什政府对朝核形势的评估,大部分观察家还没有清楚深刻的认识。布什政府对朝核形势的估计颠覆了美国2002年前实行的对朝政策,但这种估计是否过于夸大,从而模糊了用于制造核…  相似文献   

17.
朝鲜族大学生初次进入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环境变化、语言障碍、学校体制等因素使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容易出现偏差。通过对吉林市D高校的朝鲜族大学生进行访谈,深入探讨其在学校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促进高校明确朝鲜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现状,为高校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美国称霸世界,麻烦不断。就在它一声紧似一声要攻打伊拉克的时候,又与朝鲜发生了核危机。这让国际社会既关注伊拉克问题,又同时密切注视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参见沈志华著:《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7-358页).事实上,中国入朝参战对于新中国崛起有着极其伟大的意义. 中国双赢 首先,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使美国人放弃了他们在雅尔塔秘密条约中对斯大林的"承诺".1952年2月2日,艾森豪威尔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他"将要求国会通过一项适当的联合决议,声明美国政府不承认过去与外国政府所达成的秘密谅解中所承担的任何容许这种奴役行为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尽管美国采取了所能采取的手段对伊拉克进行制裁,但在伊拉克相应的应对措施的反击下,只能以"失败"两字作总结,国际社会要求解除对伊拉克制裁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美国新政府在如何处理伊拉克的问题上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