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1901~1905年间,中美两国就美国排华条约和立法展开了漫长的谈判。由于美国坚持其反华排华立场,最终导致谈判的破裂,并引发了中国国内一场大规模反美爱国运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从这场运动前后清政府的表现,可了解清政府侨务政策的变化,以及华侨事务在其外交事务中所处的地位。事实上,这个时期,清政府对海外华侨已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加以保护。然而,由于中国当时所处的半殖民地地位,清政府的外交十分软弱无能。特别是由于这个政权的封建性质,决定了它不能真正依靠人民群众去反对西方的强权政策,因此在中美工约交涉中,最终成为失败的一方。  相似文献   

2.
华侨是中华民族在海外的支系.东南亚是海外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华侨人口已超过600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太战场的重要区域.在从1942年1月至1945年8月的三年半时间中,面对入侵和占领东南亚的凶残的日本法西斯,在南洋的中华儿女--华侨在艰苦的条件下奋起抗战,在华侨华人史、东南亚史和世界反日本法西斯侵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华侨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积极支援,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南亚华侨支援中国抗战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要包括东南亚华侨所固有的爱国精神、东南亚华侨援助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大量华侨组织的建立和积极倡导、日本的政治经济野心对东南亚华侨的威胁、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东南亚华侨的宣传政策等。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华侨筚路蓝缕推动了华侨教育几次走向鼎盛,可以说华侨教育是凝聚无数侨胞心血而成。反之,华侨教育对侨胞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无论是华侨教育之草创,还是其孕育的爱国情怀,还是其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华侨教育对华侨社会的变迁无不烙下深深印痕。从宏观视角诠释华侨教育对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影响,有助于深刻把握华侨教育的兴起、发展、嬗变及其对华侨社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20年来,对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估算相距甚大,导致对世界华侨华人数量估算的分歧.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参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的因素,并充分考虑新移民对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影响,可以估算,东南亚华人华侨总数约3348.6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及其眷属至少在250万以上.  相似文献   

6.
东西方冷战对战后东南亚华侨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遏制中国,美国开始介入东南亚华侨问题,并制定了相关政策。美国不仅运用各种手段,诋毁中国共产党,鼓吹“中国威胁论”,还极力阻止东南亚华侨子弟赴大陆升学。东南亚国家也顺水推舟,以反共反华的名义,变本加厉地迫害华侨,制造了一系列反华排华事件。东南亚华侨被深深卷入冷战旋涡。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东南亚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东南亚的华侨问题也逐步受到晚清政府的重视。其间,以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人为代表的早期驻外使节,对华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护侨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东南亚广大华侨的利益,在晚清政府的华侨政策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以后,南洋华侨民族主义随着中国本土民族危机的加深而愈发强烈,这种民族主义的核心是对中国的全面认同。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随着中日矛盾的逐渐激化,南洋华侨民族主义升华为爱国主义,对中国的认同不但是对民族、国家的认同,而且具体表现为对中国政府的认同。这种以中国认同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是在宗教、家乡意识上发展起来的,日本对南洋的经济扩张直接威胁到华侨的经济利益,也激发了南洋华侨同仇敌忾的情绪。然而.这种以中国认同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忽视了华侨在南洋社会的政治目标,也错过为此目标而进行华侨社会自身的整合活动及与其他族群关系的调整.这是20—30年代以中国认同为全部内容的华侨民族主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郭实猎是非常重要的来华新教传教士,他的个性向来以狷狂、极端著称。他在1831年率先突破清政府海禁,成为19世纪以来首位以个人身份成功进入广州、澳门附近区域以外中国内地城市的西方人,并为后续的鸦片贸易扩大化和鸦片战争奏响了序章。郭实猎妻女突然离世是他决心铤而走险、进入中国的直接诱因;而他在暹罗期间的医学传教活动,则为他成功进行中国沿海的探险奠定了重要的语言和人脉基础。这也是后人研究东南亚华侨与内地关系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在孙中山的宣传和争取下,中国革命获得东南亚民主人士和爱国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同时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也深刻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民主革命开展。通过概述孙中山在东南亚的革命活动,探讨中国早期民主革命与东南亚地区革命活动相互支援的互动关系及其革命后对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东方杂志》是晚清最后几年最有影响力的立宪派报刊之一,它在这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倾向就是宣传立宪思潮,以推动立宪运动。《东方杂志》在立宪运动的报道中,能保持不正面谈政治的立场,着力地方自治的宣传,并始终保证立宪言论的品质,形成了区别于"党报党刊"和其他立宪派报刊的独特风格。它善于把握政治大势,注重积极参与,正面引导;同时不直接参与党派政论,通过高质量的"选报"来表达政治态度,对当下我国地方报刊如何保持发展特色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清代地方官在具体的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其判决依据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其关键在于清代的地方官在审判时基本坚持实质正义的理念,只要是能够保证实现公平正义,顺应“王道”和“人情”,都能成为其司法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国人食鱼翅之俗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最迟在明代中期,鱼翅已为国人食用。明代后期,中国与东南亚的鱼翅贸易开始萌发,至清代,中国与东南亚的鱼翅贸易大规模展开。其时,上流社会群体对鱼翅之味肥美长腰力补肾等品性极为推崇。随着追求的增多,鱼翅的消费市场明显扩大。上自皇室,下至中产之家,无论国人、洋人,不管婚丧嫁娶、祭祖庆典,筵席所用,必有鱼翅。鱼翅消费区域亦由沿海渐至内地,由较大城市向城镇扩展。如此,清代中国市场对鱼翅之需求呈大幅增多之势。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东南亚鱼翅市场的开发,东南亚的鱼翅被大量引进。质言之,明朝中期以降的奢靡之风和国人食补理念的扩散和深入,是这一时期鱼翅贸易迅猛增长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
从1895年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15年间孙中山先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外度过的。其中时间最长的是日本,辛亥前进出日本十余次,居住5年多。其次是南洋(包括今东南亚的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也进出多次,居住4年左右。日本和南洋成为孙中山和中国革命党人进行革命活动最重要的两个海外基地,对辛亥革命的发动起了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世界眼光和亚洲视角,从历史事实出发,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孙中山辛亥前在日本和南洋的革命活动,作一番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走向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改革,但结局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新政"中清廷始终未能摆脱和解决改革前夕早已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再加之其选定的错误的改革方向和为急于摆脱困境而采取盲目的金融政策及其对各阶层的横征暴敛,最终造成财源枯竭并导致王朝崩溃.清末新政也随之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6.
清代生活于不同经济生产方式中的贵州少数民族女性,她们的谋生手段、生产劳作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深受各自民族生产方式的影响,女性的劳作、生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各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7.
清代民间慈善活动可以分为个人救助、宗族救助和民间慈善机构救助三类,它们在其救助的动机、范围、条件等方面各有不同。它是整个清代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弥补了清朝政府社会救助能力之不足。相对于清朝政府社会救助而言,它具有注重救助的血缘性、地缘性和友情性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选择救助对象的优先顺序上,就是由亲至疏、由近至远。  相似文献   

18.
清代钱塘闺秀的文学生活比较活跃,有三个突出特征:其一,一门风雅:家族内的几代女性都能吟诗作词,她们学词的途径通常是通过家族内部诸如父母的亲自教诲或拜社会上的名师学习或自学成材;其二,彼此唱酬:钱塘闺秀彼此间的唱酬也由个别的、零散的现象变成一种群体的、集中的文学活动。这些女性不仅在家族内部女性之间、夫妇之间、更与其他男性文人间接席联吟;其三,结集英华:她们产生了自觉的立言意识,因此她们有意识地为自己或者为他人结集,或者她们的作品经由夫婿或其他男性文人结集,从而使得她们的文学成果能够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19.
世界书局的创办人沈知方虽是民国出版业的巨擘,但其早期生涯却隐晦不彰。沈知方曾祖一代为藏书家沈复粲昆仲,此后世代以书为业。沈知方早年在绍兴奎照楼学徒,后进入上海广益书局,成为老书坊里的杰出人才。1902年前后,沈知方进入商务印书馆从事发行工作,直到1912年底离开。在此期间,沈知方1905年主持乐群书局,与夏瑞芳进行教科书诉讼;又创办国学扶轮社,出版百科全书《普通百科新大辞典》,编纂大型文集《国朝文汇》,显示出卓越的选题眼光和浓厚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20.
武昌起义后清、袁、孙妥协原因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昌起义后,清、袁与孙处于敌对地位,势不两立,但历史发展的结果却是他们由对立到妥协,这颇值得思考。关于辛亥革命中清、袁、孙之间的妥协,相关著述十分丰富,但也并非因此而无研究的价值,其中仍然有很多细微的历史末节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清、袁、孙之间的妥协并非以哪一派政治势力的意志而转移,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各方理性认识时局的结果。他们之所以妥协,是因为妥协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主观条件,还有积极促成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