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政府制度创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城市》2010,(1):21-2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要求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的限制,区域合作成为区域间经济协调的必然选择。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京津冀正处于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加强京津冀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王艳梅 《职业时空》2009,5(11):19-20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龙头,目前已经在很多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具备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基础和能力,也为作为京津走廊中心地带的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性的机遇。研究和探索廊坊与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对策和运行机制,是廊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2008,(6):I0007-I0007
天津宝利集团有限公司诞生于2000年,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投资担保、物业管理、建筑建材等不同领域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公司。目前,集团正处在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关键时期,随着环渤海地区的蓬勃发展,以及08奥运年的到来。宝利集团以“中心发展、环外开拓”为经营目标。相继开发多个重点项目,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周立群 《城市》2007,(10):12-14
一、环渤海地区发展提速,第三个增长极作用凸显 2006年环渤海区域五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54775.4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的26.2%,接近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总和.从增长态势看,环渤海地区在近年来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和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比较,这三大经济区的发展速度均远远高于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2006年全国平均GDP增长率为10.7%,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均在16%以上.  相似文献   

5.
周艺怡  沈佶 《城市》2016,(4):9-1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地区之一。笔者认为,充分利用环渤海地区的独特地缘优势,从交通、产业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强与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多方位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快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6.
孙明华 《城市》2008,(3):29-31
环渤海地区作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从国际角度看。这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机遇,从环渤海地区角度看,也只有更深、更广地对外开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由于地缘关系,在环渤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中,东北亚地区占据重要位置,其中,韩国与环渤海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尤为密切。所以。有必要分析韩国与环渤海地区之间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马玫  王长坤 《城市》2006,(3):7-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天津滨海新区所处的环渤海地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地理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便捷,工业、科技实力雄厚.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环渤海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天津滨海新区重任在肩.从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历史赋予天津滨海新区光荣的使命--从自谋发展到带动区域腾飞.展现在滨海新区面前的,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新形势,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缩写为TEDA,简称泰达)要肩负起促进新区大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从新思维、新视角、新时空对未来发展进行再思考与再定位,积极响应滨海新区发展新形势.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出现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经济出现“爆炸性”增长,还是这片土地和这些人,竟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更让人相信“制度变迁”之伟力。但经济“起飞”的同时,贫富分化的“库兹涅茨倒U型”也使社会的撕裂感更加明显,“新三座大山”再度压得弱势群体喘不过气来,整个社会的幸福感不升反降,经济和社会的内涵式发展似乎已出现“瓶颈”,需要“第三次思想解放”,甚至又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突围。  相似文献   

9.
韩锦利 《城市》2008,(3):21-25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进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塘沽作为天津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辐射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引擎.作为继深圳和浦东之后国家第三个重点发展区域.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地区,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一 1966年,正当全中国人民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艰难地完成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以遮天蔽日之势席卷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1.
Kann  Mark E. 《Theory and Society》1983,12(3):365-373
Theory and Society -  相似文献   

12.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is forthcoming in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edited by Marcy Darnovsky, Barbara Epstein, and Richard Flacks, and published by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相似文献   

13.
Theory and Society -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Research on Rajneeshpuram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omen in Society and a Summer Research Grant from University of Oregon. Research on the fate of Santa Barbara activists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ocial Issues and the Graduate Divis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相似文献   

19.
20.
In part prompted by a recent spate of media repor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quirearchy’ in the English countryside. In doing so, it aims to both illuminate a particular facet of rural social life and help reignite interest in the cultures of rural class. Whil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rural class and culture were a source of excitement during the 1990s, much of this interest has apparently spluttered if not died, despite class itself remaining very much a live issue for rural dwellers. The paper draws on the findings of an in-depth ethnographic study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performance and symbolic boundary-marking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 focus is the activities and sites of ‘the pub’, ‘the hunt’ and ‘the shoot’, which have been key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squirearchy in the study area. The paper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lay classifications based on evaluations of cultural (in)competence and morality, and suggests that the performance and boundary-marking of the new squirearchy in tandem with other identities is evidence of a more extensive, complex and ambiguous ‘culture of middle-classness’ in rural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