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剑英副主席的光辉诗篇七律《远望》,一九六五年秋天写于大连棒棰岛,发表在当年十月十六日《光明日报》上。今年一月十日他老人家在为毛主席手书《远望》诗写的说明中,明确指出这首诗是“为刺责‘北极熊’蜕化变修而作”。当时,苏修叛徒集团头目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接班丑戏演过已经一年了。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完全继承赫鲁晓夫的衣钵:在国内,打着“全民国家”“全民党”的黑旗,加快复辟资本主义的进程,把伟大列宁亲手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联,迅速变为垄断资产阶  相似文献   

2.
英明领袖华主席指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反对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从理论上给予毁灭性的打击,是毛主席的伟大功勋之一。”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许多重要著作中所阐述的反修斗争问题,我们都能深刻体会到毛主席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伟大旗帜的光辉典范,是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斗争的最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二十年的反修斗争.实际上中国并没有修正主义上台.毛泽东错误地把国内外对于三面红旗的批评看成是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资本主义.为了始终高举三面红旗.防止党内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在他百年之后反对三面红旗和他自己,他部暑了防修反修的三大战役.他时反修形势的判断是片面的,反修理论的指导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五年秋,正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需要把反修斗争坚持下去的重要时刻,在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前夕,伟大领袖毛主席以“试看天地翻覆”的磅礴气势,写下了这首宏伟豪迈而又富于幽默感的战斗诗篇,艺术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再次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吹响了继续革命、反修防修的进军号。  相似文献   

5.
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了毛主席的伟大诗篇《念奴娇·鸟儿问答》。在这首词里,毛主席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上,以铿锵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纵论当今世界大好形势,揭露和批判了苏修叛徒集团假革命真投降、背叛无产阶级专政的丑恶嘴脸,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革命人民,是一曲响彻云霄的反修防修豪迈战歌。毛主席《念奴娇·鸟儿问答》写于一九六五年秋天。那是不平凡的年代。曾记否,整个六十年代,苏修公开地背叛了马列主义,投靠帝国主义,彻底断送了苏联的革命春天,在国际上,苏修掀起反共、反华、反人民的腥风浊浪。从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各方面对我党我国施加压力,妄图动摇中国这棵根深叶茂的革命参天大树。在国内,刘少奇一伙紧步苏修后尘,大搞“三自一包”,散布“阶级斗争熄灭论”。在这乌云压城、浊浪排空面前,毛主席胸怀环宇,以顶天立地的无产阶级革命气概,领导中国人民同苏修展开针锋相对的原则斗争,终于斗出了无产阶级新天地,迎来了“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革命高潮,就在这历史紧要关头,毛主席以胜利者的恣态,挥笔抒写《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一壮丽诗篇,鼓舞着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把反修防修斗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巍巍太行山,声声战犹酣,李老回忆录,父老皆称赞。首战长生口,转战到长邯,打过神头岭,伏击又开展。选定响堂铺,徐帅亲指挥,勇敢加刺刀,精良也扯淡,快狠两小时,仅留“一道烟”。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中,我们重温毛主席的光辉诗篇《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深深地为词中表现出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英雄气概所鼓舞,为贯穿全词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精神所激励,增添了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进行到底的无穷力量,对夺取新的胜利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万恶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肆意践踏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全盘否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诬蔑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胡说“知识分子与工人的对立是天然的”,狂叫“有理由专他的政”,这种蓄意颠倒敌我的险恶行径,极大地摧残了我国的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给我国的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在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深入发展和亿万人民向四个现代化奋勇进军的大好形势下,诞生于“四五”运动的暴风雨之中、广大革命群众传诵已久的《天安门诗抄》,终于公开出版,与全国、全世界人民见面了!  相似文献   

10.
一《豳风·东山》一诗,描写久戍的士卒在还家途中思念家室的感情,读来感人至深。仔细体会,原因就在于诗人采用悬想和回忆的手法,不烦琐屑地具体地描写了他久别家园以后,既思念亲人又忧虑家庭变故的畏惧怆恨之情。诗人着重通过征人假想住宅的荒凉冷落、妻子居家的思念之情以及三年前幸福快乐的新婚情景等几个场面的描写,虚实结合,对照强烈,刻划了征人思乡的急切心情。虽然,作者掇拾到诗中的材料,都是日常的平凡小事,但具体生动,富有生活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12.
一、“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的“好”字,毛传以来都训为“美好”,是形容词,似无歧义。但细味整首《关雎》所表现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男青年爱慕、追求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这里应训为动词才是。 “好”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女从子,一种是从母从子。“女”字“母”字在左或在右,都是面向“子”的,表示妇女抱着孩子非常喜爱的意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女、母两字常通用,如母庚,又写作女庚。“好”字从母,可见其本义是母亲喜爱孩  相似文献   

13.
秦风《黄鸟》诗三章,章十二句《黄鸟》诗的辨正交交(咬)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以下二章,仲行鍼虎,略。) 统观全诗,描写了三个奴隶给予秦穆公殉葬的惨景,辞意悲切,读之令人鼻酸。可是历史学家把三个奴隶作为“良臣”“三善人”或“皆秦之良也”去看待,就是把奴隶阶级变为“统治阶级”一员看待。事之颠倒悖理,孰甚于此?是不可以不辨。中国奴隶社会,盛行着奴隶殉葬之风,这是“买卖屠杀”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黄鸟》诗排脱旧说,另行做出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红霞万朵,旭日东升。在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下,正当全国人民满怀战斗豪情跨入又一个战斗的春天、开始新的革命征程的时刻,毛主席的光辉词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发表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毛主席的壮丽诗篇,给我们开拓了无比广阔的思想境界,使我们从伟大领袖的高瞻远瞩中,纵观世界风云,倾听时代脉搏。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鼓舞,增添了必胜的信心和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王事教我(《坤凤·北门》) 王力《古代汉语》(以下省作《汉语》):“敦我和适我同义。”“适我,投给我。”按:《汉语》不用毛传训敦为厚,是对的。但从郑《笺》释为投掷,依然不对。据《经典释文》韩婴是训敦为迫的。又《常武》“铺敦淮濆”,韩亦云:“敦,迫。”敦训迫,义顺。《后汉书·韦虔传》:“以礼敦劝。”李贤《注》:“敦犹逼。”逼与迫  相似文献   

16.
红霞万朵,旭日东升。在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下,正当全国人民满怀战斗豪情跨入又一个战斗的春天、开始新的革命征程的时刻,毛主席的光辉词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发表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毛主席的壮丽诗篇,给我们开拓了无比广阔的思想境界,使我们从伟大领袖的高瞻远瞩中,纵观世界风云,倾听时代脉搏,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殷夫,是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第一个真正的诗人。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他洒尽自己的鲜血;他的鲜血又浇灌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之花。烈士的革命业绩和壮丽诗篇,已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和中国新诗发展的史册,将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殷夫原名徐柏庭,又叫徐白,读书时名徐祖华,殷夫、白莽等是他的笔名。他是浙江省象山县人。自幼爱好文学,十三、四岁就开始学习写诗。后来到上海读书,先入中学,后入同济大学,并参加革命。一九二七  相似文献   

18.
读雪莱《诗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理论著作《诗辩》,是文学批评史上一篇奇怪的文献。学者们一方面对它采取菲薄的态度,认为它缺乏系统性、逻辑性,作为诗歌理论价值不大;另一方面却又深深地被它散发出来的魅力所吸引,对它发生浓厚的兴趣,终于不得不承认它具有一种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这种感受上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打个不很确切的比喻,这篇东西颇有点像屈原的《离骚》,既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又杂乱无章,令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理解这一句话时,不能用今人的眼光,把诗和歌分开来,从而认为《诗经》里面有一部分是诗,有一部分是歌;应该说,《诗经》里面的诗,都是歌,或者说,都是歌词。《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里的“三百五篇”,就是《诗经》,孔子既然能配着乐把它从头至尾地唱出来,可见它是有歌谱的。在古代,歌与舞又往往联系在一起。故本文根据《诗经》所提供的丰富史料,来探讨一下周代音乐舞蹈方面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20.
《诗·邶风·静女》是一首脍炙人口、千古争唱的优美情诗。诗虽三章、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先说第一章,“静女其姝”句,便诸说有异。“静”应是“竫”的假意。但《说文》又云:“静,采也。从青争声。”段注引《考工记》云:“言画绘之事”;“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又《说文》云:青,东方色也。”所以“静“在此专指姑娘的容色,而非指气度。至于“姝”,《说文》云:“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