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岚 《职业》2005,(1):36-37
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第423号令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并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为依法查处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条例>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促进劳动保障工作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即将施行。这部新法因为过于理想而被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然而它未经实施却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普法高潮,公众从来没有对一部法案如此感兴趣。现在,劳资双方都在就这部法案展开充满想象力的博弈,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倾向劳动者的"高标准"法案。它正在考验底层劳动者的勇气、老板们的人权观念、政府的应变能力和执政态度,它甚至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朱红利 《职业》2008,(15):97-98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的正式颁布是我国继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后又一部极为重要的立法.这部重要的法律,通过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4.
黄乐平  朱茂林 《职业》2008,(4):40-42
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将于2008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本着以人为本、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建构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的原则,针对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争议处理周期过长、申请仲裁时效过短和争议处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2007年通过的第三部关于劳动方面的法律,加上之前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对中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6.
杨林 《职业》2008,(11):14
2008年1月1日, <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全社会都对这一法规的执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某些知名企业里甚至发生了全员解聘、竞岗的事件,作为"蓝领"培养摇篮的技工学校,对此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荣凤娟 《职业》2008,(2):96-97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1项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相似文献   

8.
王晓望 《职业》2008,(23):17-19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公布,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劳动合同法》较之《劳动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第一,对劳动者带有倾斜保护;第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交易成本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立法宗旨,在1994年《劳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谁说了算?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第3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是有一次还是两次终止合同的权利呢?实践中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6,(10):34-35
2006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开始实施。那么新解释的实施,将会给劳资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本刊特邀劳动法专家鲁志峰为劳资双方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2.
李赟 《现代妇女》2014,(9):104-104
新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执行以来,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权利提供了保障,同时对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全方位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的影响,探讨和挖掘新法在构建和谐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起到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10,(25)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保障劳动者的法律越来越健全.那么职场人目前的社会保险情况具体是怎样的?职场人的社保是否齐全?智联招聘近期开展的调查显示,35.6%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没有规范的保障,超过六成职场人没有住房公积金.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06,(6):32-33
为了更好地稳定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保护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即将颁布<劳动合同法>.目前,全国人大正在对<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门户网站--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于近日就此对一千多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劳动法专家进行了特别的调查,许多专业人士对草案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周斌 《职业》2007,(34):9-11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出台 [回放] 2007年6月29日,《劳动合同法》在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此前围绕《劳动合同法》的订立、出台,争议不断,自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后,立法机关一个月内收到了19万余条意见,这个数量甚至超过《物权法》.2007年8月30日,《就业促进法》在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也获得通过.两部法律都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就业实际上是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劳动者通过劳动建立社会劳动关系,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国家法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在确认劳动关系即劳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签订一份明确完整、合法合理的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周斌 《职业》2007,(25):26-27
6月29日,广受关注的《劳动合同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实现了众多突破,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职业》特邀劳动法专栏作家周斌从本期开始,从劳权的角度对该法进行系列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中,将《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修改为:"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新法一出,便引来了各方激烈的讨论。有人说新法给无数"临时工"带来了希望,也有人说新法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2004年10月29日国土资源部第9次部务会议修订,2008年11月12日国土资源部第13次部务会议修正) 第一条为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8,(7):31
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立法和执法并重,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 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对<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审议修改工作,认真做好各项实施准备工作.研究制定<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工资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职业技能培训条例><失业保险条例(修订)>等行政法规,组织起草<人力资源市场条例>草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